COMMUNITY玩味特搜

蔡康永:我沒有一秒鐘覺得「聽話」值得驕傲

每個人都想做自己,但你真的搞清楚「自己」是怎麼回事嗎?作家、主持人蔡康永開門見山就點出,「搞定自己」的難度和必要性,遠勝於「應付別人」。在新書《蔡康永的情商課》中,蔡康永對心理、情商議題有諸多見解,來看看他怎麼解讀。
蔡康永:我沒有一秒鐘覺得「聽話」值得驕傲

沒有人不想「做自己」,偏偏「自己」卻往往是「世界上那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多人說旅行會找到自我,鬼咧,你不面對,出去就會自動找到嗎?自我會站在路上等你撞過去?不會的,」蔡康永連珠炮般地一口氣說:「肯面對它,就算到馬路轉角的小店,都找得到。不打算面對,飛到北極去也沒有用。」

「先弄清自己是怎麼回事,才可能開始做自己啊,」這是蔡康永的結論。不然,一切都只是說著玩。這門功課並不簡單。畢竟每個人從出生開始,身上就不斷被四面八方貼上各種「理應如此」的標籤。

這些標籤一面被拿來作為評價他人的武器,只要對方表現不如預期,馬上召喚出各種憤怒、猜忌、嫉妒等「應戰情緒」;另方面也拖垮、遮蔽自己,分不清哪些標籤需要珍視與追求,哪些根本來路不明、未經驗證,不但不用在意,更應該愈早丟掉愈好。

從小在沒有太多情感包袱的環境中長大,蔡康永早早就意識到「搞定自己」的難度和必要性,遠勝於「應付別人」。他喜歡和自己「抬槓」,藉自問自答探求內心的「明白」,再從中挑戰各種左右人生的「習以為常」。

事實上,2年前獨排眾議,堅持停下《康熙來了》,也來自這反覆自我對話的結果。

生活步調更從容,蔡康永開始研讀認知心理學,對應長期在娛樂圈中的觀照,就怎麼分辨、安置當下感受,有了更多思考:「辨識情緒從哪裡來?它們來做什麼?它們來了以後,我該怎麼辦?要把它們各自安放回去時,該放回哪裡?」找出一長串問題的答案,是他對「情商」的詮釋。

透過新作《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他記錄探測自我的歷程,也希望讀者拿去探測自己。

Q1、你在書裡一開始就提到「舒服地做自己」是追求情商的主要目的。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思考「做自己」?

我爸爸買了非常多書放在家裡,但他從不閱讀。現在我只能推測:我出生時,他年紀已經很大了,可能沒什麼意願或力氣來教導我,就靠著在家裡堆滿書,讓我到這些書裡晃來晃去,看看能撞上什麼。

而我的確因為從小亂翻這些書,變成了一個不安分的人。我從沒有一秒鐘覺得聽話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我媽媽最常對我講的一句話,也是「你為什麼那麼不聽話。」不過,當她這樣說時,我聽來就像是句日常問候語,一點都不覺得是責備。

這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就是「我不需要是個聽話的人,還是可以擁有父母,順利長大」。當我發現可以輕易排除別人對我的為難,就知道最可怕的事是面對自己 。我必須好好地和自己相處,才能安定下來。

Q2、探索情商的過程中,誰曾經影響過你?

每個人都有情商,所以隨便抓一個身邊的人,都能夠拿來研究。

我想講的例子是林志玲,她被公認情商非常好,因為每次出現都笑咪咪。可是,有沒有人問過她快不快樂?這是我覺得很奇妙的事,當我們誇獎一個人情商好,是在誇獎他壓抑所有自己的情緒,不惹麻煩。這是種誤解。

以我和她相熟的程度,就算我當著她的面說:「我覺得妳不快樂」,她會點頭。或者倒過來,她也可以說:「蔡康永,你不快樂」,不過,我會說:「可是我還滿平靜的。」這是我在寫書時一再確認的:平靜比快樂重要。

我們怎麼區分一個人是大人還是小孩?在於這個人要的是快樂還是喜悅。

快樂來自外在,所以小孩第一次吃到冰淇淋很快樂,而要讓一個人快樂,得不斷提供他外在的刺激。喜悅不一樣,它的來源只有一個:就是感動。

一個人感受喜悅的能力愈強,愈不在乎快樂。而要體會喜悅,得先是個平靜的人。 

所以當我問志玲:「妳快不快樂」時,更該問的或許是:「妳平不平靜?」、「妳是否喜悅?」如果有,快樂與否就不重要了;如果沒有,那就不能說她真正感受到情商帶來的力量。

Q3、關於如何分辨快樂和喜悅,你有過摸索的過程嗎?

從停掉《康熙來了》之後。

2016年正式停掉,但之前我想了3年。如果《康熙來了》是份老師交給我的作業,我已經做完了。不斷考一份已經會了的考卷,即使考100分,又有什麼好高興?既然一直被這張考卷絆住,只好停掉這門課。

這是我對自己的測驗,如果通過,我會對自己放心很多。知道自己不會被別人綁住,或被所謂「功成名就」的意義綁住。

我一直隱約覺得,有一件重要的事我沒有搞定,而且大部分人都一樣。

處在繁華娛樂圈,我身邊有這麼多明星,享受著最多的光環,但他們跟一般人一樣不快樂,承受情緒巨大的干擾,包括我自己在內。

節目停掉後,意味著我從某一個社會角色退出了,不再每天出現在大眾面前,這給了我很大的自由。我忽然多出很多心力,可以專注在一些根本的事物上。

所以,我認真去讀了很多跟認知心理學有關的書,試圖驗證我對身邊這些人的觀察,發現它的確可以,才寫下這本書。

Q4、涉獵心理學之後,你有沒有發現過去不曾發現過的自己?

比方說,我變成一個主持人,這原來是個「好逸惡勞」的決定。我當時並沒有看到這一點,後來看到了。

小時候模糊的夢想,是「我想被看見」,但透過什麼方法?不知道。後來去學電影,以為應該透過電影被看見,卻當上了主持人。

這時候,如果是個「明白」的人,應該說「我不要做,我要去拍電影」,可是好逸惡勞讓人覺得「既然這也可以被看見,那就做吧」。

做了之後,僥倖「真的被看見」,於是就一直做下去。我是個不錯的學生,只是老是在考一門已經會了的學科。不過,我不認為我是唯一,大部分人如果對自己誠實一點,也都是這樣。

Q5、會因此感到後悔或遺憾嗎?

我們的時間和心力都有限,做這件事就會錯過另一件事,然後非常後悔錯過的那一件。可是,我剛說這個「好逸惡勞」的選擇,說不定對大家,包括我,都是件好事。

我有沒有後悔不去勇敢拍電影?有,但我幾乎確定,我最後會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拍廣告,以我的個性,拍廣告不會快樂。

相對來說,我做《康熙來了》,一絲後悔都沒有。它的自由來自於成本不高,所以我可以任性地做很多事,也才會有火花。

最近我花了一個禮拜重看錯過的各國經典電影,有些是看3分鐘就停掉,有些是快轉才看完。

到了一定年紀,知道人生苦難已經那麼多,不管這部電影用再怎麼偉大的手法來描述,我只會看著它說:「老兄,我已經知道了。」對電影系學生來講是聖經,但對一般人來說,你饒了大家吧。

如果像本來那樣死命地堅持拍電影,我會拍出很多讓我現在覺得丟臉的東西;可是我真的很慶幸,我沒有做出很多讓我覺得丟臉的電視作品。丟臉度大概只有50%,有50%的節目,都是現在看,我仍會邊看邊笑很開心的。

Q6、看完你的書之後,你會建議讀者馬上去做一件什麼事?

不要講空話,要「具體化」。

比如,我問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說「想過開心的生活」,這是空話。所謂具體化,是去思考:「怎麼樣才會開心?」然後不能逃避,認真執行。 

如果你的「開心生活」是指「想住在倫敦」,那就排除不能住在倫敦的困難。錢不夠?去募款;不會講英文?去學英文。事情一清楚,才有進行的步驟。等到真的去了倫敦,發現不如預期,那很好,你又會有新的下一步。

完成,本來就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邁向完成的過程才是。

《快問快答》

▼不用考慮可行性,最想採訪卻還沒採訪到的人

毛澤東。每件事都想問他「為什麼」。

▼一樣不用考慮可行性,最想嘗試的事

在太空中一直漂流。面對無盡的空虛,還能感覺自己存在,是很迷人的考驗。

▼下一個想和「蔡康永」3個字發生連結的角色

如果再做一件讓我引以為傲的事,希望不要再用我的名字。我希望做出不要讓別人因為是「蔡康永」才注意到的事。

▼去無人島只能帶一樣物品,會帶什麼

紙和筆。與其帶一本書去理解對方的心靈,不如帶紙筆去開發自己的心靈。

▼看過最多遍的電影

只要有人播,我就會看的電影,包括《神隱少女》、《教父》,還有所有的《哈利波特》。

▼認為最適合自己的形容詞

應該是「管他的!」不管別人怎麼看我,都是「管他的!」如果最後別人看到我,也認為「管他的,他愛幹嘛就幹嘛」,我就覺得很幸福了。

【 原文於此,本文由《Cheers快樂工作人》提供,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蔡康永:自卑,是來自腦中「理想的我」

蔡康永:你全身都貼滿了 「應該」的標籤嗎?

蔡康永:好好說話,你才會過得好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