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電影
《人生海海》導演廖克發挑戰最佳劇情片!電影劇情亮點、評價卡司一次看!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Text/奈耶里Edit/小律 Photo/甲上娛樂提供

看點一、「人生海海,沒什麼大不了」?用家庭故事折射族群身份議題
《人生海海》中文片名取自「人生海海,沒什麼大不了」的俗語,帶有面對人生起伏的平淡語氣。英文片名 The Waves Will Carry Us 則呈現人生如潮浪推動,即便遭遇困境,仍會被時間帶往前方的意象。電影聚焦馬來西亞華人家庭,從喪禮事件出發,呈現跨世代形成的文化矛盾、身份認同與離散之痛,雖然題材涉及宗教與族群背景,但敘事並非艱澀論述,而是以家庭視角切入,使觀眾得以在生活感十足的情境中,理解背後更深層的社會處境。

看點二、劇情簡述:一場葬禮引發的黑色幽默搶屍事件?
故事主角阿耀旅居台灣多年,久違返鄉奔喪,和兄弟姊妹原以為能替父親辦一場平靜莊重的告別式。然而後事尚未正式開始,宗教局人員便突然上門,宣稱阿耀的父親生前秘密皈依伊斯蘭教,依法必須以穆斯林儀式下葬,這項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家屬極度錯愕。
兄弟姊妹三人對此反應迥異,哥哥傾向息事寧人,認為應遵照制度避免對立;弟弟情緒激動,希望抗爭到底;妹妹努力維持後事運作,試圖在混亂中保留家族尊嚴。
原本屬於家族的哀悼時刻,瞬間演變為跨宗教、跨價值觀的對立衝突,家屬決定展開一段「找回父親遺體」的旅程,過程充滿荒誕、混亂與意料之外的情節,電影同時穿插父輩過往經歷與家族記憶,讓事件不僅止於衝突,而是逐步揭開家族成員之間始終未被討論的傷痕與牽連。

看點三、馬來西亞導演廖克發,以劇情片延伸紀錄片視角
廖克發出生於馬來西亞,創作核心長期圍繞土地、記憶與身份議題。2024 年以紀錄片《由島至島》奪得金馬最佳紀錄片與台北電影獎百萬首獎,他的紀錄片作品《不即不離》、《還有一些樹》、《野番茄》亦曾入選各大國際影展;2019 年,他以合導劇情長片《菠蘿蜜》入圍金馬最佳新導演及釜山影展新浪潮競賽,而《人生海海》是他第二部劇情長片作品。本片延續導演在紀錄片中慣有的觀察視角,保留真實質地,同時加入戲劇結構、人物弧線與黑色幽默,使作品兼具紀錄片的現實感與劇情片的故事張力。

看點四、用生活感與真實度提升角色說服力
《人生海海》由魏雋展、陳雪甄、呂楊、鄒暟澐、王肇陽、莊可比、官佳志等演員共同演出。卡司選擇並未以明星陣容堆砌,而是以角色適配度為優先,使表演自然貼近生活。觀眾不難從演員身上看到亞洲家庭中熟悉的原型,像是壓抑的長子、衝動的次子、夾在家族情緒中的女兒。這種真實感,有助觀眾進入電影所設定的文化脈絡,此外,陳雪甄憑本片入圍金馬最佳女配角,表演受到肯定,她得知消息時身在印尼劇組準備新作品,形容入圍是對整個團隊的肯定,也期盼更多觀眾能走進戲院支持。
看點五、電影4大亮點:以黑色幽默拆解沉重議題
1、以幽默抵達嚴肅核心
電影以輕巧方式呈現宗教、身份與家庭對立,並非以悲情堆疊情緒,而是透過荒誕情境引導觀眾反思。笑點背後的現實力量,使作品在娛樂性與深度之間取得平衡。
2、離散與身份認同具普世性
劇情聚焦馬來西亞華人處境,但離鄉、返鄉、文化斷裂與「我屬於哪裡」的疑問,對台灣觀眾、海外移民或外地求學者皆具共鳴。

3、家族記憶與沉默傷痕的揭露
透過父輩故事與家庭回憶的穿插,呈現上一代因政治、制度或歷史形成的創傷。電影不強調控訴,而是呈現「沉默的後果」,提醒理解才是和解前提。
4、宗教議題處理不偏不倚
電影並未將宗教塑造成對立來源,而是呈現制度、文化與家庭價值交錯下的現實矛盾。此種多角度視野,使作品避免淪為立場單一的衝突敘事。

看點六、第 62 屆金馬獎入圍 5 項大獎!
《人生海海》入圍第 62 屆金馬獎五項大獎,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以一部文化背景具地域性題材的作品而言,能在華語電影最高殿堂獲此肯定,代表其敘事方式與主題具跨文化溝通能力。導演廖克發在入圍時提到,自己從小著迷於「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而《人生海海》能夠完成,本身就是一段在現實中對抗限制、仍堅持創作的歷程。

看點七、國際影展表現也亮眼!尚未全面上映已受海外關注
《人生海海》入選第 45 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並於 10 月舉行世界首映,映後安排導演與觀眾交流。作品陸續獲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台灣文化內容策進院、台北市電影委員會等單位支持,後續預期將參與更多國際影展,具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看點八、解析《人生海海》以日常、樸實的視角凝視「家」與「自我」
《人生海海》結構完整、議題鮮明,具備討論度與延展空間,即使觀眾未接觸過馬來西亞華人社會背景,仍能從家庭關係與自我認同切角找到共鳴,同時電影在呈現議題時保持客觀,避免情緒過度引導,使觀眾能以自身經驗解讀情節。《人生海海》不以激烈情緒或戲劇化衝突吸引觀眾,而是透過平實、具觀察力的敘事方式呈現家庭與社會議題,適合對家庭議題、文化身份、跨國族群議題或黑色幽默題材感興趣的觀眾,亦可作為理解馬來西亞多元文化與宗教制度的切入作品。而本片在延續廖克發導演過往創作脈絡的同時,也展現了其在劇情片敘事上的成熟度與穩定性,是今年金馬獎中具代表性的華語作品之一。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