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流行快報

勞力士展覽GMT-Master「穿越時區」免費預約參觀!首次抵臺,地點日期等資訊一次看

Rolex勞力士GMT-MASTER「穿越時區」繼日內瓦首展與香港特展,即將於12月在臺登場展覽,錶迷們不能錯過!

Photo/ROLEX

勞力士展覽GMT-Master「穿越時區」免費預約參觀!首次抵臺,地點日期等資訊一次看

不只「水鬼」,認識Rolex勞力士, Oyster Perpetual GMT-Master(蠔式恒動格林威治型,以下簡稱)將成為另一必須認識的腕錶。勞力士GMT-Master在1950年代推出,背景恰逢商業航空、環球旅遊興起時代,以「24小時制顯示第二時區時間」GMT兩地時區專業功能的面世,為旅人、探險家、飛行者帶來能輕鬆掌握當下不同時區的便利性。從首度露面的1955年至今已70週年,Rolex為其舉辦「穿越時區」主題特展—從日內瓦、香港,12月將降落臺北巡展,並開放民眾免費預約參觀,對鐘錶文化有興趣的人不能錯過。

延伸閱讀:

GMT-Master II,不銹鋼,紅藍雙色字圈,1959年,型號1675(上)及GMT-Master II,蠔式鋼,紅藍雙色字圈, 2018年,型號 126710 BLRO(下)©Rolex/Alain Costa
GMT-Master II,不銹鋼,紅藍雙色字圈,1959年,型號1675(上)及GMT-Master II,蠔式鋼,紅藍雙色字圈, 2018年,型號 126710 BLRO(下)©Rolex/Alain Costa


勞力士GMT-MASTER「穿越時區」展出亮點預告

Rolex這場展覽著重GMT-Master與GMT-Master II (格林威治型 II)腕錶的歷程回顧,與幾大重要技術與設計的創新里程碑。展覽中更有機會欣賞到由勞力士經典傳承部門所珍藏的古董腕錶,以及多款當代GMT-Master。GMT-Master與航空、旅人靈感有極高淵源,錶款也曾伴隨多位名人腕間,或走過航空史重大時刻,這些錶款背後的有趣故事也將同場展出。

延伸閱讀:

太空人斯圖爾特・A.・羅薩在執行太陽神14號任務期間為自己佩戴的GMT-Master腕錶拍攝的照片,附本人親筆留言 ©Rolex
太空人斯圖爾特・A.・羅薩在執行太陽神14號任務期間為自己佩戴的GMT-Master腕錶拍攝的照片,附本人親筆留言 ©Rolex

勞力士刊登廣告慶祝泛美航空開通首班 紐約直飛莫斯科的跨大西洋航班,機長 C.N.華倫在飛行途中佩戴GMT-Master 腕錶 ©Rolex
勞力士刊登廣告慶祝泛美航空開通首班 紐約直飛莫斯科的跨大西洋航班,機長 C.N.華倫在飛行途中佩戴GMT-Master 腕錶 ©Rolex

前網球選手兼勞力士代言人羅傑・費德 勒,佩戴搭配藍黑雙色Cerachrom陶質 字圈的蠔式鋼款GMT-Master II腕錶, 慶祝在2017年澳洲網球公開賽奪冠 © Rolex/Gianni Ciacci
前網球選手兼勞力士代言人羅傑・費德 勒,佩戴搭配藍黑雙色Cerachrom陶質 字圈的蠔式鋼款GMT-Master II腕錶, 慶祝在2017年澳洲網球公開賽奪冠 © Rolex/Gianni Ciacci


快速認識勞力士GMT-MASTER 腕錶細節特色

01設計

以第二地時區做為主打功能特色的初代GMT-Master腕錶自1955年問世,至今秉承的設計精髓,在於雙色旋轉外圈及四枚指針的配置。從推出至今70年以來經過多次改良與升級。錶款也在商業市場和歷史流轉中取得經典名錶的象徵。

GMT-Master II,不銹鋼,紅藍雙色塑膠玻璃字圈,1955年,型號 6542 ©Rolex/Jean-Daniel Meye
GMT-Master II,不銹鋼,紅藍雙色塑膠玻璃字圈,1955年,型號 6542 ©Rolex/Jean-Daniel Meye

不同GMT-Master II款式的24小時指針 ©Rolex/Christophe Lauffenburge
不同GMT-Master II款式的24小時指針 ©Rolex/Christophe Lauffenburge

02錶圈

GMT-Master腕錶外圈最初由塑膠玻璃製成,後於1959年改用鋁材質,再於2005年改為陶瓷外圈,材質迭新也帶來多種色彩美學。

完成刻字鍍層工序後,進行紅藍雙色Cerachrom字圈的表面磨光 ©Rolex/Cédric Widmer
完成刻字鍍層工序後,進行紅藍雙色Cerachrom字圈的表面磨光 ©Rolex/Cédric Widmer

03夜光

Chromalight夜光顯示於2021年改良,指針及鐘點標記塗有夜光物料,在黑暗中散發藍色強光,提升讀時用錶體驗感。


04錶帶

除了三板帶結構的蠔式錶帶,另有五珠帶結構的紀念型錶帶(Jubilee)自2018年回歸搭配於GMT-Master II。GMT-Master II於1982年面世,其特色功能與初代腕錶相同:藉由三角形箭頭24小時指針搭配24小時刻度雙向旋轉外圈,可以讀取第二時區時間。兩種版本的主要差異在於「所在地時針的調校方式」:GMT-Master II時針可獨立調校,以一小時為單位,並無礙腕錶運行。

延伸閱讀:

Oyster Perpetual GMT-Master II ©Rolex/Ulysse Fréchelin
Oyster Perpetual GMT-Master II ©Rolex/Ulysse Fréchelin

Oyster Perpetual GMT-Master II ©Rolex/Ulysse Fréchelin
Oyster Perpetual GMT-Master II ©Rolex/Ulysse Fréchelin

05機芯

機芯歷經十一次改良優化,從1955年的1036 GMT型機芯,到如今的3285型機芯。上述提及,1982年推出之3085型機芯具備獨立調校時針,為彰顯其技術革新,搭載此機芯之錶款更名為GMT-Master II。

3285型機芯 ©Rolex/Ulysse Frechelin
3285型機芯 ©Rolex/Ulysse Frechelin

組裝1575 GMT型機芯的自動上鏈系統,GMT-Master於1965年至1983年間搭載此機芯 ©Rolex/Cédric Widmer
組裝1575 GMT型機芯的自動上鏈系統,GMT-Master於1965年至1983年間搭載此機芯 ©Rolex/Cédric Widmer


勞力士GMT-MASTER「穿越時區」展覽,預約免費參觀

日期:2025年12月20日(星期六)至28 日(星期日) 週一至週五中午12點至晚上8點,週六及週日上午11點至晚上8點。 

地點:臺北市松山文創園區一號倉庫 開放民眾免費參觀。

點選連結預約: https://gmt-exhibition-tw.rolex.com/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