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台北登場!認識啟發莫內的光影先驅

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獲英國民眾票選為「英國最偉大的畫家」,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 (King Charles III))同為現今20英鎊紙鈔的封面人物。此次來台史無前例地展出80件最具代表性真跡。

文字整理/Melody TU,資料及圖片提供/聯合數位文創

英國最偉大畫家威廉.透納特展台北登場!認識啟發莫內的光影先驅

今年台灣的夏日,充滿光影的美感。除了6/11在富邦美術館登場,來自美國伍斯特美術館(Worcester Art Museum),橫跨歐洲與美國的印象派鉅作展覽「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6/14 在故宮博物院亮相,來自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 ),呈現雷曼家族等收藏家視角的「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近日,位於中正紀念堂,由英國泰德美術館(Tate Modern )策劃,史上最大規模的透納展:「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也在六月底盛大開展(2025.6.27 - 10.12)。

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1842,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1842,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阿波羅和達芙妮的故事(Story of Apollo and Daphne),1837,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阿波羅和達芙妮的故事(Story of Apollo and Daphne),1837,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呼應「崇高」美學,當代藝術家凱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的作品《全食》(Totality)
呼應「崇高」美學,當代藝術家凱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的作品《全食》(Totality)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

延伸閱讀:


啟發莫內與印象派的時代先驅:「光之畫家」威廉.透納

獲英國民眾票選為「英國最偉大的畫家」,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 (King Charles III))同為現今20英鎊紙鈔的封面人物,以其命名的「透納獎」更是當代藝術界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

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擅長通過對色彩及光線的卓越掌控能力,生動捕捉大自然的動態與力量,並重新定義了何謂「風景畫」。 他不僅澈底改變19世紀的藝術面貌,影響力更延續至西方藝術運動,啟發了包括莫內等畫家,印象派與抽象表現主義在內的後世藝術發展。

「歡呼吧!幽冥號捕鯨船!又獲一鯨!」(‘Hurrah! for the Whaler Erebus!….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歡呼吧!幽冥號捕鯨船!又獲一鯨!」(‘Hurrah! for the Whaler Erebus!….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布魯嫩,從琉森湖的視角:樣本研究畫(Brunnen, from the Lake of Lucerne_ Sample Study),1843-5,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布魯嫩,從琉森湖的視角:樣本研究畫(Brunnen, from the Lake of Lucerne_ Sample Study),1843-5,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據說,透納曾邀請賓客造訪他位於倫敦的住所與畫廊,並讓他們先在一間昏暗的房間中稍作停留。他相信,短暫的黑暗能清除人們眼中原有的視覺印象,提升視覺敏銳度,從而強化對光線與色彩的感知力。

透納面對威尼斯相同的景色,呈現出不同時刻下截然不同的光線及氛圍。他對色彩的精準掌握,讓後世評論家盛讚:透納是極少數能與這座水上城市的獨特氣質,產生共鳴的藝術家。海洋與天空也一直是透納作品的重要創作主題,擅長描繪海上風暴的他,以強烈的張力讓人宛如置身於驚濤駭浪之中,但又展現出詩意迷人的繪畫風格,針對飄渺的雲彩、充滿能量的浪花等細節反覆著墨,從中探索創新技巧。

懸崖上的城堡廢墟風景畫(Landscape Composition with a Ruined Castle on a Cliff),1792–3,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懸崖上的城堡廢墟風景畫(Landscape Composition with a Ruined Castle on a Cliff),1792–3,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三個海景(Three Seascapes),1827,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三個海景(Three Seascapes),1827,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圖片來源:TATE)

延伸閱讀:


七大展區貫穿一生,最具爆發力的「威尼斯」、「海景」名作登台

英國泰德美術館,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透納作品收藏。2025年適逢威廉.透納250周年誕辰,英國泰德美術館發起「Turner 250」一系列的紀念活動。當中的重頭戲,也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威廉・透納全球巡迴展覽:「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繼摩納哥、上海站之後,全球第三站於今年6月移展至台灣展出。包含素描、油畫、水彩等,史無前例地展出80件透納最具代表性的珍貴真跡。包括廣受推崇、充滿詩意的「威尼斯」系列,景象壯闊的「海天之間」,以及氣勢磅礴的「海上風暴」等主題作品。

結合透納的旅行經驗與藝術創作主題,展覽以七大展區貫穿他精彩的創作生涯。從早期描繪英國風景的細膩筆觸,到阿爾卑斯山景光影變幻的技法,可以看見他的風格逐漸超越寫實主義,有別於透納同時代畫家一貫追求的古典細緻筆觸,反而以光線、氛圍掌握風暴、雪景、海洋、月光等大自然風貌的技巧。

其中,耗費超過2億新台幣,由英國全民募資保存的國寶級鉅作《藍色瑞吉山之日出》(The Blue Rigi, Sunrise),更是展覽中最為矚目的亮點之一。這幅被譽為「全球最知名的水彩畫」,在台北展出結束後將返回英國,封存長達十年。

延伸閱讀:


與奧拉弗.埃利亞松等藝術家並陳「崇高」(Sublime)美學與影響力

聚焦在「崇高」(Sublime)美學的核心概念,展覽中除了珍貴的透納真跡,更有來自14位知名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共同展出。將透納真跡鉅作與當代藝術家作品並陳展示,經典與現代橫跨250年的歷史與現代對話。從社會、科技、環境與哲學等多元角度,呼應透納的創作主題與他對「崇高」意境的追求,這顯示即使時隔250年,藝術家們依然在持續探索透納所關注的核心議題,並且在許多創作上更直接承襲他在畫風與題材處理上的創新精神。

展覽最想呈現的是透納畫作的『永恆性』。他永遠都能與當代發生的事情做連結,期望觀眾在欣賞畫作的同時,可以透過想像力讓自己置身在透納繪製的景色中。透過當代藝術作品,理解創作者們關注議題的共同性。──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Elizabeth Brooke)

英國泰德美術館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Elizabeth Brooke)、藝術家凱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於其作品《全食》(Totality)前分享創作與共同展出的策劃構想。
英國泰德美術館策展人伊莉莎白.布魯克(Elizabeth Brooke)、藝術家凱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於其作品《全食》(Totality)前分享創作與共同展出的策劃構想。

如同透納在藝術生涯中專注光線和光影一般,當代藝術家凱蒂.帕特森(Katie Paterson)的作品《全食》(Totality),亦在探索自然界中光與暗的戲劇性交錯。她提到:「《全食》這個作品透過人類觀測到的日全蝕影像來展現宇宙浩瀚的運行週期,從數百年前精緻的手繪圖,延伸到現在最先進的望遠鏡技術所捕捉的畫面,超過一萬張獨特的影像在展間中追隨著日蝕的軌跡,日蝕投射在觀眾的身體上,讓所有人都被它的存在所籠罩。」影像最終組成一件懸浮球體裝置,當球體旋轉時,觀眾將置身於白天與黑夜、光明與黑暗界模糊的空間當中,彷彿穿越自然現象的瞬息與永恆。

而理查德.朗(Richard Long)採集英國山區的石頭為媒材,將「風景即藝術」的理念發揚光大,直接在大地中創作,呼應了透納的藝術創作中對戶外寫生的重視;與透納同樣關注壯麗冰川的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運用冰河碎片創作,透過冰塊與顏料的交互作用,展現出自然的力量、不可預測性與脆弱之間的矛盾共存;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簡化至極的構圖,則強烈呼應透納晚期對光與空間的深刻沉思,成為連結浪漫與現代主義的精神橋梁。

延伸閱讀: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英國泰德美術館典藏  

展期|2025.6.27 - 10.12  
地點|中正紀念堂1、2展廳  
時間|每日10:00 - 18:00(17:00停止售票入場)

授權單位|英國泰德美術館  
主辦單位|聯合數位文創

售票連結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