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歌劇魅影》2026台灣場必看8個原因?男女主角是誰、此生必看4大音樂劇、40週年特別版、高科技舞台必看

《歌劇魅影》2026台灣即將巡演,《歌劇魅影》音樂劇為什麼好看?值得推薦的原因有哪些?《歌劇魅影》2026台灣男女主角是誰?

Photo/IG@kham_tw、roadtophantom、samuelwynmorris、graceyroberts

《歌劇魅影》2026台灣場必看8個原因?男女主角是誰、此生必看4大音樂劇、40週年特別版、高科技舞台必看

《歌劇魅影》台灣場近日開始售票,預計2026年開始巡演。不過《歌劇魅影》音樂劇為什麼好看?台灣場《歌劇魅影》又有什麼特別之處?許多人關心的就是2026台灣場《歌劇魅影》男女主角是誰,會否踩雷?

什麼是全本音樂劇?

先了解這次主打的《歌劇魅影》「全本音樂劇」是什麼意思?其實全本音樂劇是指Book Musical,是指有完整劇本、有劇情框架的完整音樂劇,這種全本音樂劇的特色,通常會有兩幕,也有中場休息,會有音樂、台詞、歌詞(libretto)、舞蹈、佈景等。相較於另一種名為sung-through musical整齣戲都是唱歌,對白極少或甚至沒有來說,全本音樂劇意指就是比較完整有著音樂、對話、舞蹈、場景,而不是精簡版。但也有網友表示,「全本音樂劇」或許也是這次為了宣傳而發明的簡略說法,並非真正Book Musical翻譯過來的意思。

IG@kham_tw
IG@kham_tw

2026 台灣版《歌劇魅影》推薦原因1|40週年紀念版

2026是《歌劇魅影》自 1986 年首演以來的 40 週年,因此本次來台巡演的是特別紀念演出版,包括聲光設計、舞台機關都號稱將進行全面升級,務必讓台灣觀眾體驗到《歌劇魅影》的強大魅力。而這次在台灣一口氣上演64場,雖說已經是《歌劇魅影》第五次來台演出,但根據製作方表示,這也是台灣最多場次的一年。

2026 台灣版《歌劇魅影》推薦原因2|劇情共感性強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小說。 故事發生在巴黎歌劇院,圍繞著一位被稱為「魅影」的神秘人物與女主角之間的關係展開。 「魅影 – 克莉絲汀 – 拉烏爾」的三角情感是音樂劇中最動人的核心之一。根據外媒報導,劇評家表示,Phantom(魅影)作為一個「被社會拒絕、長相畸形但極富天賦」的角色,他是孤獨的藝術家,也是一個被誤解的人,因此能夠擁有廣大粉絲,不只是音樂性值得一看,劇情上也有很多人被他的悲劇與美所動容。使得《歌劇魅影》不只是歌舞秀,而是對人性、外貌、社會認同與自我認同的一種探討,無怪乎能夠激起多年來這麼多觀眾的共感。


2026 台灣版《歌劇魅影》推薦原因3|百老匯四大音樂劇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歌劇魅影》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音樂劇之一。它在百老匯(Broadway)運行了 35 年,是最長壽劇目之一,直到後來被1996年開演的《芝加哥》擊敗。而通常所說的百老匯必看四大音樂劇,指的是《悲慘世界》、《貓》、《歌劇魅影》及《西貢小姐》這四部作品。都是票房成績精彩,且上映歷史悠久的百老匯音樂劇。

2026 台灣版《歌劇魅影》推薦原因4|男主角山謬溫莫里斯Samuel Wyn-Morris

男主角山謬.溫-莫里斯(Samuel Wyn-Morris)曾接受外媒訪問表示,自己17歲之前從沒唱過歌,但聽見學校裡一名男同學歌唱卻走音,當時熱愛橄欖球的他忍不住開口唱了,就此改變命運,選擇唸戲劇學校。但畢業後兩年卻未能找到適合的工作,他甚至當過屠夫、賣過酒,直到疫情讓他有機會遞補原有的演員,才獲得了正式演出《悲慘世界》的機會。在Threads上已有網友表示,山謬.溫-莫里斯(Samuel Wyn-Morris)演出的魅影歌聲很有力量,且收放自如、極具魅力,而且從他演出第一場《歌劇魅影》就收穫滿滿好評,雖然不是許多人引頸期盼的Ramin,但仍是非常值得一看!


2026 台灣版《歌劇魅影》推薦原因5|女主角葛蕾絲.羅伯茨Grace Roberts

她出生六週後,全家從英國移民到新加坡。她在新加坡生活到18歲,18歲後才搬到倫敦,在皇家音樂學院接受培訓,並於2018年畢業。她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自己小時候至少去過新加坡動物園50次,喜歡沙爹、雞飯、炒粿條和老曾記咖哩角等食物。她的歌聲被網友們推崇柔和不刺耳,有種楚楚可憐的感受。


2026 台灣版《歌劇魅影》推薦原因6|科技化佈景聞名

《歌劇魅影》音樂劇在百老匯至少上演過35年,如今在全球巡演也邁入40個年頭,音樂劇的佈景也隨著科技年年進化,因此《歌劇魅影》音樂劇的舞台視覺效果聞名世界,像是水底湖泊、吊燈墜落、歌劇院神秘空間等,都能夠在舞台上直接展現,氣勢磅礴。外媒 Architectural Digest 等報導則是指出,《歌劇魅影》音樂劇在舞台上的場景構造,以及歌劇院建築靈感都來自巴黎歌劇院(Palais Garnier)。 


2026 台灣版《歌劇魅影》推薦原因7|經典歌曲耳熟能詳

《歌劇魅影》音樂劇必看原因肯定就是其中的歌曲了!安德魯.洛伊.韋柏(Andrew Lloyd Webber)為《歌劇魅影》創作的音樂幾乎每首都令人印象深刻,且非常琅琅上口,像是〈The Music of the Night〉、〈All I Ask of You〉和主題曲〈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等,因為不只是好聽,歌曲的旋律深具感染力,是音樂劇史上的經典,所以即使不是平常熱愛音樂劇的觀眾,也能夠充分擁有沈浸式的美好聆聽體驗。

2026 台灣版《歌劇魅影》推薦原因8|輝煌紀錄

在《歌劇魅影》音樂劇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肯定是水晶燈和風琴了,而百老匯博物館收藏了一個《歌劇魅影》的水晶燈,《衛報》報導,上面綴有超過13,000顆水晶,每一顆水晶就代表了一場《歌劇魅影》在百老匯的演出。

BroadwayInbound 則是指出,《歌劇魅影》音樂劇全球已上演超過 65,000 場,並且跨越超過 25 個國家、124 個城市演出,全球觀看人數超過1億6000萬人。回想1988年開幕首映時預售票房高達2600萬美元,在當時可是不小的金額數字,而至今全球總收入估計超過 60 億美元。 

根據BroadwayInbound指出,在全球有至少 11 個同時製作(productions)運行版本,包括倫敦、西安、巴西、德國、南非、美國巡演等,而該劇以 21 種語言巡演過。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