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職場

一場大病,她放下收入優渥、花錢不手軟的都市生活:我很感恩,還能夏天泡在海裡,賺點錢

王婷瑤決心從收入優渥、花錢不手軟的都市人,搖身一變為下田插秧、釀果醬的農婦,其中關鍵,在於六、七年前的一場大病。

text,photo/cheers

一場大病,她放下收入優渥、花錢不手軟的都市生活:我很感恩,還能夏天泡在海裡,賺點錢

健康的小麥膚色,在王婷瑤身上,好像停留了一輩子之久。日頭炎炎,她三兩下穿上潛水鞋,穿梭在花蓮石梯坪的潮間帶,向遊人細數各種螃蟹、海藻、魚蝦、貝類的名字,語句清晰、神情淡定。 解說到一半,突然,她手指向不遠處的外海,一艘「停格」在太平洋近海的小漁船,皺著眉頭喊:「誰來幫我打電話檢舉!」

原來,這個不時上演的場景,是來自非法捕撈的漁船。他們的違法作業不僅滅絕物種,還讓幽靈漁網成為垃圾,纏住海龜、破壞珊瑚礁,成為生態浩劫。

「要檢舉,還得拍到漁船編號,等到海巡署派船來,他們早就走了,」王婷瑤嘆了口氣說,全球漁業的過度捕撈使外海愈來愈少魚,為了生活,漁船更加肆無忌憚地在近海捕撈。    

花蓮豐濱不是王婷瑤土生土長的家鄉,卻是她看過人生大起大落後,決定島內移民的最終所在。5年來,她致力於花東縱谷環境教育,成為鄰近4、5個學校的獨木舟、水域安全、潛水教練,帶著幾乎已遺忘傳統的部落孩子,重拾大自然的記憶。

從下海到下田,她用人脈和熱情開啟對話空間

她自己種田,成立「下鄉行動」工作室及「依浪」團隊,帶著原住民青年擔任教練,讓都市人從各種體驗出發,傳承阿美文化與記憶,繼而親近、愛上、守護海洋。

她成為重要的橋樑、連結者。王婷瑤協助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東吳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劉維公負責的東管處計畫,以及長期關注花東發展、嚴長壽董事長成立的「公益平台基金會」,連結花蓮豐濱在地業者更多對話討論,發展觀光。

「有一次到當地訪視,在車上,她跟我談了不少對當地的想法,很有熱情、也結合她在海上運動和旅宿的專業,」劉維公說,目前進行中的「雙濱生活趣」計畫,結合花蓮豐濱、台東長濱景點,試圖打造及行銷在地深度旅遊。他認為,花東的產業要發展起來,一定要「打群架」。

而王婷瑤的行動力、熱情,正是近年許多返鄉、定居花東「地方創生」青年的縮影。 

45歲的王婷瑤,畢業於台北體育學院運動與休閒管理系,11歲起即陸續成為游泳與輕艇選手,後來是游泳、潛水、獨木舟、蹼泳等水上運動的專業教練,說她是大海的女兒,一點也不為過。

「海洋運動雖然是專業,但是以女生來說,運動強度太強了!」加上在海上運動教學多年,她看見不少生命因意外流逝,於是在33歲那一年,放逐自己到澳洲打工換宿,在馬場、香蕉園、花園等農莊幫忙,她重新思考人生意義,也證明自己有能力適應異地文化、在語言不通的環境生存。

下一步,她開始轉行。從海洋運動專業跨足旅宿。兩年期間,擔任擁有8個品牌、20餘家分店與500位夥伴的薰衣草森林集團旗下金瓜石、花蓮緩慢民宿的管家,後來又成為設計品牌「蘑菇」銷售經理,把行銷、經營管理的能力,扎實培養起來。

再後來,王婷瑤決心從收入優渥、花錢不手軟的都市人,搖身一變為下田插秧、釀果醬的農婦,過著「夏天划獨木舟、潛水、跳海;冬天種田、煮果醬、滾泥巴」的鄉下生活。

其中關鍵,在於6、7年前的一場大病。 

一場病讓她重省人生,決定提早退休

「我開刀摘除了肝臟腫瘤、一個卵巢巧克力囊腫。思考了很多,覺得生活可以提早退休。」因為生病,王婷瑤辭去緩慢民宿的管家工作,回到台北治病、工作,但過程中,仍不時籌組小旅行,邀三五老友回花東旅行,最終發現,「我還是喜歡看山看海的日子。」

一開始,她在莎娃綠岸文化空間幫忙兼換宿,幫忙種番茄、種稻,向農民收購賣相不好的水果做成果醬,發揮行銷專長,協助銷售農產品。沒過多久,透過農夫朋友介紹,她認識了港口國小的校長干仁賢。 

干仁賢對創造產業、挽救人口外流危機極其有心,遇到愛海、愛土地的專業工作者王婷瑤,就這樣打開了部落環境教育的契機。

「干仁賢校長覺得石梯坪很適合作環境教育、深度旅遊的基本,可以發展成產業,就找我們來開發課程,」包含王婷瑤在內的3人團隊,開始結合文化調查、藝術創作、潮間帶探索、海洋獨木舟等專業,透過校長向公部門申請經費,舉辦各種課程。漸漸地,臨近學校如豐濱國中、光復工商、靜浦國小,遠至花東縱谷的學校,都找上門,邀請王婷瑤成為獨木舟、水域安全等課堂教練。本以為自己要從海洋現場退下的王婷瑤,在人生的奇妙際遇下,又回到了海洋。

只是這次,她背負更深刻的使命:讓忘了怎麼游泳的部落小孩找回失落文化。 

「她接觸這些孩子、家庭的時間,比大部分老師都久,也比其他老師更熟悉部落,努力把部落長輩無力完成的經驗傳承,透過學校教育尋回。」程嘉華曾在港口國小任教一年,也是王婷瑤多年的老友,相當稱許她的拼勁,以及真實坦率的個性。 

「我在學校上獨木舟課時,突然很感恩。我有個恩賜,可以在夏天泡在海裡,又有錢賺。」王婷瑤說。真正到了第一線,才更深刻感受到可以做甚麼來回饋這塊土地。

發動淨海,數百名台灣人一起下海清魚網

「過去,石梯坪的岸邊是有海龜的,部落的人會揀海龜蛋來吃。現在光是划獨木舟,偶然瞥到牠們浮起來換氣,就很稀奇了。」3年前,王婷瑤和部落年輕人開始對石梯坪做淨海、淨灘工作,她潛水下去清理掛在珊瑚礁上面的漁網,並在網路號召有心人響應。結果,第1年有20人、第2年破百人,第3年超過200人加入,帶動眾多人用行動一起愛台灣。 

划竹筏出海、潛水覓海鮮,是海岸阿美族人的基因。本來就很會辦活動、體驗小旅行的王婷瑤,在2019年正式成立「依浪」團隊,和5、6位阿美族男性教練合作,辦理海上獨木舟、捕魚撒網、煮石頭鍋等「水岸生活體驗」。希望自己擔任幕後推手,讓部落的人走到前線成為「文化領航員」。

「部落也會有質疑聲音,覺得我是漢人、女生,是否只是來消費部落。過程中,我有很多衝擊跟修正,讓自己的方向跟角度更貼近部落。」如今,王婷瑤已獲多數族人認同,還被族人取了阿美族名字「紅愛」(Hongay),被認可加入靜浦部落的女性年齡階級,參與豐年祭。

海裡來、田裡去,在花蓮豐濱,王婷瑤開啟她的退而不休「創業」之路。這個第二人生,少了快節奏、豐富的物質享受,卻有滿滿的大自然療癒能量、和豐厚的部落文化底蘊,讓她甘於平凡、甘於樂活。

【 原文於此,本文由《Cheers快樂工作人》提供,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以前我很沒同理心,看不慣請病假的人…」外商CEO的內傷告白:別讓過去的傷,成為身上的刺  

辭掉年薪百萬工作,工程師返鄉當農夫:「以前在台北慾望無窮,好像每天都在跟人比較。」  

借款250萬、每天苦讀12小時,終於能翱翔天際──自訓機師鎖國璽:努力會占成功的8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