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職場

滿意目前生活嗎?工作的三個關鍵心態與策略,建立你的理想職涯優勢

不論要找工作、換跑道,或是想斜槓接業外case、發展副業,當我們剛踏出第一步時,不要完全用「價錢」來做決定。起步階段(第一份工作、準備轉換跑道或發展副業,甚至創業)時,你所做的選擇,要為了「未來」思考。

photo/by Лариса Мозговая、 StockSnap、 Welcome to All ! ツ 、tookapic from Pixabay

滿意目前生活嗎?工作的三個關鍵心態與策略,建立你的理想職涯優勢

前陣子有幸受到成大邀請,擔任「生涯規劃~精英論壇」講師。這個論壇過去涵蓋了各行各業、不同領域的菁英,例如徐重仁、眭澔平、蛋堡、紀政、張泰山、郭泓志、馬克、志祺七七、王小棣等,能受邀分享實在深感榮幸。

我分享了自己身為「斜槓心理師」、「自由接案者(Freelancer)」的生涯經驗。演講結束後,我擷取了部分精華內容,重新從「社會人」的角度切入,想給已經踏入職場的讀者們一些建議。其實比起「職場溝通」、「合作管理」等技巧,「生涯規劃」往往被忽略;尤其台灣一直有「照著長輩意見」、「跟著社會期待」走的習慣。

然而,思考並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工作模式,會直接影響到你「怎麼過生活」甚至「如何度過這一生」,從大局觀的角度來看,實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以下是我建議建立的三個職涯心態。

心態一:不要只看價錢,要看的是價值

不論要找工作、換跑道,或是想斜槓接業外case、發展副業,當我們剛踏出第一步時,不要完全用「價錢」來做決定。起步階段(第一份工作、準備轉換跑道或發展副業,甚至創業)時,你所做的選擇,要為了「未來」思考。也就是不要急著「win now」、賺快錢,而是將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一個品牌來思考,才不會被眼前的數字蒙蔽。

我斜槓工作之一是寫文章,如同大部分的斜槓都是從「興趣」開始,當初寫文也是因為「喜歡這件事」。我在PTT分享、回答網友情場的疑難雜症,以及後來開設粉專來寫,都是沒有稿費的,也可以說是「寫開心」而已。

剛開始寫文雖然沒錢,卻也因此有機會成為某時尚雜誌線上專欄作家,除了增加能見度與知名度,也開始接到一些合作case。更重要的是,那段時間,讓我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事物、累積了某些獨特經歷(當然也包括人脈),這些對我來說,都是遠超過「價錢」,而富含「價值」的事情。

又例如,在結束該時尚雜誌合作後,我受自由時報邀請成為婚姻家庭版的專欄作家,雖然稿費並沒有很多,但「看到自己文章刊載於報紙上」是我從小夢想之一,對我來說自然是「高價值」的事。而且有些來找我諮商、諮詢的個案,或某些講座的邀請,是因為對方看到專欄文章,主動與我聯繫。當我不急著索取「價錢」,而是讓「價值」逐漸發揮作用,最後反過來獲得「價錢」。

因此,在規劃職涯時,不要只想「這件事可以為我賺到多少錢」,而要進一步思考「這件事可以幫我累積什麼東西」以及「對未來的我有什麼幫助」。當我們聚焦在「價值」時,才不會只想「賺快錢」或「趕著收割」。

甚至我也想鼓勵大家,除了思考「對自己有什麼價值」外,還可以思考「對別人有何價值」、「對社會有何價值」。這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與人連結、讓社會更好。我接過軟骨發育不全協會的講座,與病友們分享表達技巧;也接過偏鄉學校的課程,與學生們聊如何辨識危險情人等,這些鐘點費都不高,但我卻一口答應下來。為什麼?因為對我來說,這是能提供別人價值的工作。


心態二:人生並非先苦後甘,而是邊苦邊甘

你或是身邊的朋友們,也許有這樣的經驗:

學生時,長輩會說:「努力唸書、考上好學校再談戀愛」

考上後,長輩又說:「談戀愛不急,先好好充實自己,等出社會還怕沒對象嗎?」

工作幾年後,長輩則說:「怎麼還沒結婚?鄰居小孩都生兩個了,我們也想抱孫耶」

台灣有個傳統文化(尤其對老一輩的人來說),「先苦後甘」是種美德;學生時期你得瘋狂唸書考試,出社會後又得努力賺錢,被通膨與房租追著跑。我們咬牙硬撐,看著遠方那模糊的美好未來,以為死拼活拼,苦個二三十年有房有車,從此可以謳歌人生、輕鬆躺著享樂。

但現實是,在這段時間有些錯過的東西,即使你未來財富自由也換不回來。家人親戚會老會離開,友誼與愛情也需要時間經營;錢永遠有機會賺,但時間流逝……很抱歉就真的「啪,沒了」。

別誤會,這可不是要大家直接躺平耍廢。人生並非只有「拼過頭」與「躺著爛」兩種極端。「該拼的時候,把握時間努力」絕對是重要的,但不能變成「生活完全被工作佔滿」。抓取平衡,是每個人重要的職涯課題,而且人生從來就不是什麼先苦後甘,而是「邊苦邊甘,有苦有樂」。努力的同時也要善待自己、珍惜當下。

若你目前感到厭世無力、身心俱疲,別幻想撐個幾年就能豁然開朗,還不如此刻就嘗試改變,把握現在、好好生活。尤其與家人相處的時光、與伴侶互動的日常,不要想著「之後再補」,不同年齡、時空所創造的回憶,是很難「相互彌補」的,因為它們就是不同的東西。

我覺得「先苦後甘」其實是種魔咒,讓我們誤以為只要先存到多少錢、爬到某個位子,從此一帆風順可以謳歌人生爽爽過。但通常的情況是:1. 到了那個階段後,你會有新的煩惱(不同的年齡、環境而有不同課題)2. 你可能需要「還債」(過往帶來的負面影響,例如生活枯燥、夫妻感情、親子關係、健康狀況等)3. 你未必能瀟灑轉身(金錢牢籠)

所謂金錢牢籠就是,當你賺得愈多、爬得愈高,你反而捨不得放掉那份薪水與職位。「乾脆再拼幾年,可以換更大的房子給家人住」、「如果再做個幾年,這樣存款又可以增加幾桶金欸」的想法會牢牢束縛妳。

請記得,不要傻傻為老闆付出所有的時間與青春,妳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心態三:人生除了賺錢,還有很多重要的事可以做


我選擇踏上斜槓工作者這條路,一大主因是: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我最後一份正職工作,工時是從中午到晚上九點,某天當我走出公司,面對燈火通明的台北街道,不禁問自己:「什麼時候可以下班時看到夕陽呢?」

以一般上班族(非業務性質)來說,我們通常一天八至九小時,算上加班甚至十到十二小時都在公司裡,雖然未必全都時間都處於忙碌狀態,但也不能隨便離開,等於是被「綁」在這裡。當然,付出這代價的好處是,我們每個月會有固定的薪水入帳,應付生活開銷並換來一股「安心感」。

然而,我發現自己不喜歡為了賺錢,被迫綁在一個地方。

這彷彿被高牆保護在一個安全區裡,同時也像是種束縛,偶爾才能到外面放風。但我希望有更多時間,可以走出去看看更寬廣的世界,來場屬於自己的冒險。踏入職場幾年後,我愈來愈明確知道「兩點一線」生活不是我要的;人生除了賺錢,還有太多事情可以做:培養興趣、休閒娛樂、休息放空、享受愛情、幫助他人、回饋社會、結交朋友、與家人好好相處、發展斜槓、實踐夢想、探索世界……等。

只為賺錢而活的人生,好像無聊了點。

比起被高牆保護在安全區,我更想要多一些自由;即便當個「自由的奴隸」似乎還是好過當「金錢的奴隸」吧(笑)。但我認為,所謂「自由」並非天上掉下來、毫無代價的,我們得靠自己去爭取、獲得。很多時候,阻止我們踏出高牆、開拓世界的未必只有高工時與慣老闆,而是已經選擇放棄、只想躺平的自己。

若妳對自己的人生沒什麼想法,已經習慣日復一日但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不妨找個不被打擾的空間與時間,放慢呼吸與步調,好好思考自己「有什麼想要做的事情」、「希望過著怎樣的生活」吧!

所以,好好善用「上班之外」的時間,持續提升自己吧!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