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賭一口氣」打造台灣工藝美術學校!陳明輝,涵養生活文化底蘊之美

追尋自我價值,連結對土地的情感,「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陳明輝創新融入傳統,將知識與文化寄於日常生活。工藝,是共同意識的凝聚,是一起前行的動力。

採訪撰文/黃馨慧 攝影/蔡孝如

「賭一口氣」打造台灣工藝美術學校!陳明輝,涵養生活文化底蘊之美

昏黃的燈光下,老師傅仔細地打磨著,搭配一旁老舊機器運作的吱嗄聲,這時心裡總會不禁興嘆,如果老手藝人消失,這項日薄崦嵫的工藝是否也會跟著消亡?「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創辦人陳明輝說,這就是目前大眾對於「工藝」的刻板印象,很多時候的消費,是為了懷舊、購買一份情感,但其實台灣有很多年輕的工藝師和品牌,也有很多強而有力的商品,甚至工藝靠自己雙手也能辦到,「一定要是師傅、很專業?不是,它在你生活裡面」。

推廣在地工藝「賭一口氣開店」

陳明輝踏上推廣工藝教學的路途,所有的轉折都充滿顛簸與驚奇。大學念廣電系的他,因緣際會加入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在「台灣社造之父」陳其南的旗下工作,待在藝文領域罕有聽聞的研發組,他上山下海的跑,研究藝術家、部落和社區的藝文發展狀況,再研擬可行的方案推薦給文建會,方案最後也很有機會變成政策,等同是免費提供文化部政策建議的智庫。


國藝會與台灣工藝中心在2008年合作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了陳明輝開始接觸大量工藝師、工坊、部落等的起點,跑在第一線協助社區發展在地工藝的期間,協助他們開發產品,從外包裝到內容物全都達到符合歐盟標準的品質,卻在談通路時碰壁,他說:「找了一些文化性通路,但進不去,對他們而言,國外的百年工藝品牌才能和他們互相加分,台灣的工藝不算是品牌」。


走到這一步,陳明輝不想放棄,「我們有那麼多地方工藝、設計夥伴,他們做那麼好的東西,為什麼不能賣出去?」他咬牙辭去國藝會的工作,用存款開了「河邊生活」,給這些優質商品最直接的銷售管道,開店時幾乎稱得上是台北唯一一家台灣在地工藝品專賣店。陳明輝說:「人生就是不能賭氣,但我就是賭一口氣。看不下去,就改變它!」講話輕聲細語、慢條斯理的他,和留著一臉絡腮鬍的外表、堅持又堅定的個性充滿反差,用平淡語氣笑著說「賭氣」,背後隱含的是無比的勇氣與決心。

讓工藝與美回到日常

然而投入通路後,卻發現銷售客群「太穩定」,以40歲至60歲的女性為大宗,「但10年後,現在30歲的人變40歲了,他不一定會是你的客群」,意識到消費市場可能遞減,另一個問題是銷售價格過高,消費者的接受度就相對低,有人甚至會說:「日本做得比你好,你怎麼賣得比日本東西還貴?」


台灣工藝師從材料來源和後續處理,幾乎都得自己來,有時連工具都要自己研發打樣,等於一樣產品從無到有,還要加上自己的創意,都必須一條龍包辦,他不諱言:「這成本結構一定是錯的,生產端斷鏈,人才、分工都不足是最大問題。」如果材料有專人處理,工藝師只需要發揮創意,成本就能降下來,消費者接受度也會變高,為了解決問題,他開始參考前人想法。


藝術家顏水龍在1930年左右就想做「台灣美術工藝學校」,想將農村多餘的生產力轉變為工藝生產力,再將產品外銷,除了提升農村經濟、改善生活,同時也可提升生活美學,讓藝術家能存活,「以現代眼光來看,就是地方創生加上文化創意產業」。顏水龍是藝術家,著重在「美術」方面,陳明輝參照這個概念,希望累積大眾美學素養,以期增加未來的消費人口,但他將「工藝」作為發展重點,於是在第二屆「亞洲手創展」上,宣布成立「台灣工藝美術學校」。


當時多數的工藝,幾乎都是由師傅操作,屬於動態展覽的概念,工藝似乎離普通人十分遙遠,但陳明輝認為工藝活在生活裡,自己做出來的就是「美」。他在手創展上,把某個區塊的展場變成教室,一般人也能在這裡親自動手剪黏、做金工,變成互動式的展演,吸引了大批年輕客層,「第一年只有一個教室,隔年整排都是我們的教室」,帶點驕傲的開心語氣說:「讓你回到日常生活,美是屬於你自己的美。」

美學素養與技藝在教育中紮根

一邊培養新的消費群體,他也努力在教育上改變。他說,台灣工藝的相關科系,大學已屈指可數,高中職更寥寥無幾,想進到國中小紮根,讓他傷透腦筋,此時恰巧接觸到「華德福教學系統」的德國木工老師,對執行細節的所有困惑就此茅塞頓開,運用工藝教案的方式,讓老師們也能學習如何教學生們體會與體驗工藝之美,他更希望工藝未來能成為高中職的課程或科系。


陳明輝說,對工藝有興趣的學生,經過國中小陶冶後,進入高中職培訓三年,學習時建立人脈網絡,將來創作者無須擔心材料來源,生產材料者也不愁材料出路,培養出分工人才後,就能從最根本之處降低成本,提升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這些工藝人才高中畢業後就可直接進入職場磨練技藝,這也是所謂的沉浸式學習,開拓不同視野。


他舉例說明,「有個學生學了竹編以後,發現同學都編得比他好,他反而比較喜歡剖竹篾,因為材料工藝很缺人,我們就會鼓勵他創業,除了能把產業斷鏈補起來,我認為一定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陳明輝爽朗笑說:「如果現在有年輕人出來說要剖竹篾,還是願意做藍染材料,我馬上投資你!」

創新延續傳統

對於工藝,難免想到有許多逐漸失落的傳統,以及再也找不到傳人的技術,不禁令人嘆惋,但陳明輝說:「傳統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不斷的創新。」像現今德國保時捷或瑞士鐘錶,都不可能是當年最早期的技術,但創新才是他們能夠代代相傳、聞名全球的原因,「日本工藝也隨著時代改變不斷創新,像本來是鑄造金屬的師傅,把手機的貴金屬拿出來,就用在今年的奧運獎牌上面」。


同理,推廣工藝的模式也不再侷限於傳統的觀念,在許多現代工藝的設計與品牌加入後,新的工藝消費模式也興起。像從前買一台車,會提供售後服務,這是「服務經濟」的概念,「但現在可能是購買把這台車組裝起來的知識,然後你順便送我一台車,這些知識內容累積出作品的價值,未來的工藝也會朝向這種『體驗經濟』的趨勢發展」。


陳明輝指出,像是金工體驗、編織體驗等課程,都很明顯朝向這個方向發展,加上疫情影響,必須思考「如何線上體驗」,在家也能動手做工藝,同時學習工藝知識,在體驗服務的品質與深度上,還有很寬廣的空間可以一起努力。

用工藝打造「公共領域」

如果回歸到市場機制去思考,畢竟有對工藝品的需求,相關技術才會存在,他覺得站在「人」的角度,反而更應該思考怎麼透過工藝讓文化底蘊留在每個人的心裡,「如何藉由文化與美學涵養,陪伴啟發人們的自尊自覺」?


在動手做工藝的過程中,人和材料會互相對話,和創意、想法都會產生連結,他說:「做到某個程度,你一定會問『我是誰』?作為一個人,你自己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對材料的溯源、對想法的思索,進而對文化、對土地層層探究,「無論是創作或使用工藝品都能提升精神層次,它會啟發每個人投注思考,接著就會發現,『我』不只是一個人而已,而是一個有尊嚴的人、自由的主體」,這也是他在投入教育時,不只傳授技術層面,也同時著重文化與知識傳達的重要原因。


陳明輝感性的說,我們有「國」的集體概念,也有「家」的個人意識,但「國」與「家」的中間缺乏銜接性,透過工藝這樣的存在作為連接,產生公共領域,「工藝,是培養全人的基礎。有越多人對自己有自覺,對這塊土地有情感,對文化的來源背景有認識,最後就能共同討論怎麼在這塊土地上好好的活下去」。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