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設計說:身體的故事】李佩琪:「如果有意識自己是被環境塑造的,我們或許能拿回生活中的主控權。」

「文化是容器,身體是水。」──李佩琪 Pei-Chi Lee
【設計說:身體的故事】李佩琪:「如果有意識自己是被環境塑造的,我們或許能拿回生活中的主控權。」

身體,蘊藏著日常裡與自己最密切的情緒、感官之記憶,承載意識並參與生命中的種種經驗。不論外在各異的形貌,每個人都以身體在感受並且設計著生活。《美麗佳人》邀請五位不同領域的女性設計師,以「身體」作為創作出發點,用作品來說身體的故事;同時,也進一步跟她們聊聊關於設計與創作這回事。


李佩琪 Pei-Chi Lee

跨領域藝術家與插畫家。創作專注於「玩樂」和「幸福感」之間的連結,以及對公共空間的影響;進而探索「文化」和「生活環境」如何塑造行為與肢體語言,與突破這些規範的可能性。她以不同形式的作品,結合多樣媒材展示不一樣的運動形式,從織品、繪畫、雕塑到裝置,期許用互動型的裝置成為人與其空間或生活環境互動的催化劑,以便從不同角度來看待日常經驗。(作品攝影/Can Köroğlu)

Marie Claire(以下簡稱M.C.):請分享這次與《美麗佳人》以「身體」為出發點所做的作品、創作概念和過程。

李佩琪 Pei-Chi Lee(以下簡稱佩琪):「文化是容器,身體是水。」這組照片特別邀請了土耳其裔的影像創作者 Can Köroğlu 一起合作,以同樣身為外國人居住在倫敦的身份去探討「文化與生活環境如何塑造我們的行為和肢體語言?」

裝置作品「The Brilliant Shadow of The Canopy」,每一副旗幟都有上面都有一到兩個洞,象徵不同的文化與社會架構。拍照時,Can 隨機的疊加不同圖樣配置的旗幟在我身上,而我要試著在與旗幟上的圖樣互動的同時去伸展與平衡身體,Can 再趁那時候捕捉我扭曲肢體並試著支撐全身力量所展現出來的不適感。而當我們不斷更換旗幟的配置,我的身體姿態也不斷的解構和重組。

「That’s how culture did to us!(文化就是如此對待我們的!)」Can 在我快要抽筋的時候開玩笑的表示。

M.C.:啟發你從事設計創作的契機是?

佩琪:大學和研究所雖然念的都是織品,但以前在學校老師就會很鼓勵我們跳脫織品的框架去做接觸不一樣的領域。那時候雖然不是很確定自己想做什麼,但是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可能本身也是一個喜歡東學一點西學一點的個性,就一直去嘗試很多不一樣的東西與參與各種合作項目,也因此種下了很多種子吧!感覺比較像是就是自身的個性和本身的研究領域,與一些大大小小的機會與幸運逐漸帶我走上這條路。


M.C.:從事設計工作需要的特質是?

佩琪:觀察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再來就是開放的心吧。


M.C.:為什麼設計創作是重要的?

佩琪:設計與文化一樣,有很強大的滲透能力,能在無形之間影響我們的思想。如果可以妥善運用,是真的可以緩慢又有力的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


M.C.:希望作品對觀眾帶來什麼影響?

佩琪:我希望能讓觀眾用不同角度去看待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

回到「文化是容器,身體是水」這句話,其實我們每天的行為模式都在潛移默化中被無形的文化和建築架構所影響了。一個指令,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舉例來說:同樣是吃飯,每個地方的餐具使用就不一樣 ;同樣泡茶,不同國家就有屬於自己的儀式。同樣是開窗戶,每個地方的窗戶因應不同氣候就有不一樣的設計,開法也不同。這些行為的細節差異搜集起來真的很有趣!

由於多年在不同文化之間穿梭的經驗,我對於環境的感受漸漸得從體驗者轉化為觀察者,當你能用後退一步的方式去看待文化差異時,你的思考方式也會不停的解構再重組,而不斷在形成新的可能。這也進而影響到我的創作。所以我的作品的目的都是想去探索並建議一種思考和存在的方法,希望能鼓勵大家去重新思索人的基本需求與生活本質,並挖掘我們的居住環境的潛能,進而去創造出各種可能性。 

在當下這個相對混亂的世界裡,如果我們有意識地注意到自己是被環境潛移默化下塑造的,我們或許能拿回生活中的主控權,在混亂中尋找平靜,並學會與之共存。


M.C.:身為女性設計師,有沒有因此遭遇相關困境或者優勢?

佩琪:我不會特別去看身為女性創作者這件事,我常常覺得當你把自己放到這些框架後反而好像更綁手綁腳了。

而這個問題很因接觸到的產業而異,還要看你身處在哪個文化。我同時也覺得很多社會議題都是很多不同的面向問題堆積而成的,當社會的組成越多元,裡面參雜的問題越複雜,很難用幾個例子一以概之。近幾年各種意識抬頭,全球社會結構正在產生重大的改變。國際社會越來越關注女性以及弱勢團體的權利,雖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當這些問題赤裸裸的攤在大眾面前時,各個機關也不得不去面對,並開始創建許多相應的改善措施以及補助。

在倫敦,身為亞裔女性創作者的背景,加上語言與文化的差異,看起來是各種困境的組合,好像反而也能成為讓你乘勢而起的優勢了。我覺得不如著重在自己的創作,善用自己的能力與特質,去創造和拓展可能性。

當你的腳步站穩,聲音越大,這些所謂的「限制」好像就愈來愈模糊了,我認為這種默默突破邊界的柔性力量是很強大的。

最近開始學麻將的感覺就是,看你手中有什麼牌,只要夠了解自己與自己身處的環境並妥善運用,爛牌也能換成一手好牌!


M.C.: 有什麼設計企劃是接下來想實踐的嗎?

佩琪:最近正要開始一個與藝術團體 Leap Then Look 的為期半年的合作項目「 PLAY INTERACT EXPLORE」,以玩樂的概念為主軸,在英格蘭南部的四個社群團體帶領互動性的工作坊,共同創作參與式的互動裝置,並會於明年二月在 Towner Eastbourne 舉行展覽。再來另一個就是已經很久籌備的場域裝置計畫,將會與舞者合作,去實驗與探討身體與空間的對話。也希望還能有更多有趣的跨域合作機會!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