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Gen Z/2023年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得主蕭君恬:把興趣當工作,幸運又幸福

拿下2023年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蕭君恬看自己與同屬Z世代的女孩們,有著獨特的眼光,在創作中綻放熱情,在自我追求中永不滿足,她說別因為與眾不同感到恐懼驚慌,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自己就是自己的標準,然後超越自己的標準。

圖/蕭君恬提供

Gen Z/2023年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得主蕭君恬:把興趣當工作,幸運又幸福

採訪蕭君恬這天,她和家人正在美國進行公路旅行,從LA一路開往約書亞樹國家公園,這也是她和爸爸蕭青陽拿下2023年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後,給自己的犒賞,對於得獎,她大笑說:「到現在還是覺得很夢幻,但是我不能表現得太高興,因為爸爸已經入圍7次了,所以我就是微微的開心。」仍是學生身分的她,旅程結束後將返回英國倫敦繼續課業,她也已經訂了一些表演和服裝秀的票券,除了獎勵自己,也想多看看不同的藝術作品。

用設計「提問」,For Fun

蕭君恬雖有個設計師爸爸,但她並不是從小就對設計感興趣,「小時候都是做勞作,也沒有覺得自己是在設計,而且以前我學鋼琴、琵琶,高中就純畫畫,像國畫、水墨」,她剛到英國時,創作較偏向藝術類,比如當代藝術裝置等,後來發現自己對互動類的新媒體興趣濃厚,「英國的設計風格是比較走批判性路線,他們的設計並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用設計傳遞想要提出的概念。我想要提出問題,觀眾看到我的作品可能會產生疑問,或是讓他們有一點點的心理上的改變」,從這個角度中發現設計的樂趣,甚至能發揮許多想像力,「我喜歡用設計當一個方法,推測可能的未來,它是介於『可能發生』跟『不可能發生』,像在科幻電影的中間叫做『不無可能發生』的一個階段,我滿喜歡這種想像力,有點諷刺、有點批判」。

熱愛創作的她,笑說自己很難停下來,甚至外出旅行或任何時刻,只要有靈感就會記錄整理,「我覺得自己是理性又感性的人,可是滿跟隨直覺的,有靈感時會進入Flow的狀態,想一鼓作氣把作品完成,可能晚上都睡不著,就會熬夜到天亮」,聊起創作時遇到的關卡,她想了想:「比較多是自我拉扯,我很容易對自己的作品感到很不滿意,或是一下就看膩,會覺得很無聊,但後來就把它當作是在眾多實驗中,其中一個冒險的過程,也會把它當作刺激思考靈感的動力。」她說自己不太會有負面想法,碰上問題就換個角度、方向去解決它,一如畫油畫時,離開座位看整體色調、比例,跳脫原本的近距離視角,所有的自我拉扯,都讓蕭君恬看到更全面的自己,若碰到停滯期,也更容易跳脫出來。


「我喜歡大膽又好玩,在過程中一次次嘗試的感覺,不要那麼快定義結果」,她在所有自己進行的實驗中尋找樂趣,這也是讓她覺得相當過癮的事情,「很高興沉浸在一件事情裡面,熱情也會感染給大家,我覺得觀眾都看得出來,一個作品就會表現一個人的個性,這句話是很準確的」,她也直呼:「能把興趣當工作,我覺得很幸運也很幸福!」


把焦慮化為能量

身為Z世代女孩,她認為:「以前阿公叫爸爸去繼承他的麵包店,但爸爸做了自己想做的事,Gen Z就像這樣,是一種挑戰未知的精神,不想守舊,做自己想做的。」她以#Multidisciplinary、#Provocative和#Conflict三個詞形容Z世代,她認為這世代的人能從事非常多元化的事情,「像我做設計,其實也可以嘗試時裝、編程,我以前學的音樂,也能變成現在的養分,並不是什麼科系出來就一定只能做什麼事情;另外我覺得自己和身邊的朋友都是叛逆的,沒有那麼循規蹈矩;再來是因為多元讓界線變得模糊,像男生戴珍珠項鍊也會讓人覺得很好看,中性感、衝突感讓大家產生更多靈感」。


生於網路世代,資訊爆炸難免引發焦慮感,她說找尋自己的重心就十分重要,「先思考自己想變成什麼樣的人?不需要成為別人的樣子,也不要被大眾風向影響,了解那些讓自己焦慮的資訊,才能把焦慮變成能量。像我之前有個作品,叫『I’m so popular』,它是一個AI機器人,你講什麼,它就會回你一些正面肯定的話,反正大家都很焦慮,就做點有幽默感的東西,讓大家快樂」。


超越自己的標準

這回她和爸爸共同創作奪下葛萊美獎,兩人跨海透過訊息溝通彼此概念、完成作品。父女強強聯手,工作起來一拍即合嗎?她笑說:「我一直反駁他,他也一直反駁我,我自己覺得他嘴上說不要,心裡是認同我的概念的。」對於拿獎,她也直說是給了自己一個鼓勵與肯定,堅定她走設計之路的決心,「但我想要走自己的風格,總之不要跟爸爸一樣。他之前也做同樣的事,現在可能要接受我的叛逆」,她大笑補充。


今年9月畢業的她,7月將會舉行畢業展,正在享受最後的校園生活,「大家來自不同背景,靈感來自於生活,就會從和其他人聊天中得到想法,當然對出社會的人生新章節有點擔憂,不過我滿正向的,什麼事情都會想試試,有問題也會找解決方法,比較勇於挑戰」,現階段先穩紮穩打,她也期待之後有機會能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每年返台之前,她都會寄一張明信片給明年的自己,「每次都會寫對自己的總結和檢討,回台灣就可以收到,有一句話到現在感受還是很深刻,『Dream- Goal- Plan- Action -Reality』,將夢想變為目標,目標成為計劃,計劃化成行動,行動實現夢想」。她也期望Z世代女孩活出自我,「從來沒有不完美跟完美,不要因為與眾不同感到害怕,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應該要勇於嘗試冒險,自己就是自己的標準,然後超越自己的標準」。

推薦幾個在倫敦常出沒的地點?

1.IKLECTIK

常在那裡看很多實驗電子音樂表演,我有一次也在那辦過結合聲音和視覺影像的白噪音活動。


2.FOLD

它每個禮拜二或禮拜三都有一次實驗性表演活動,也會有實驗電子音樂,不過更多是結合表演藝術家的演出,可能有當代舞蹈或儀式感的音樂,在這裡可以遇到各式各樣的創作者,聊天很有啟發。

3.180 The Strand

我在倫敦最喜歡的展場,偏清新的數位藝術作品,旁邊有一個書店,書店裡面也很常會辦講座。


4.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Shoreditch

禮拜天下午的時候會去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有時候可以用很不錯的價格買到喜歡的花或陶器,有時候就是去看看人家怎麼插花捏陶。


Shoreditch那邊是在東倫敦,有很多有趣的小店,或是自有品牌,也可以逛Vintage,看各式各樣的人,見識各式各樣的事情,都讓人滿興奮的。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