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特別企劃 2025 彰化普拉斯+|林予晞 X Puzzleman X 朱逸文 X 陳逸宏 數位攝影展
by 派脆克-更新
企劃/廖崇捷 統籌/涂千曼 採訪編輯/解光芸(陳逸宏)、廖崇捷(Puzzleman Leung、林予晞)、涂千曼(朱逸文)

當地居民為了信仰,齊聚在一起。在淹水之後、風雨之中也要辦一個慶典。可以碰上這個充滿生命力的事件,我想也算神明有趣的牽引跟緣分吧。—林予晞
彰化與臺灣其他地方不太一樣。氛圍純樸而熱情,但不過度,一切都剛剛好。沒有城市的緊繃與壓力,路上的人都顯得很從容。這種氣質,更像是我內心臺灣原本的樣貌。—Puzzleman Leung
井字搭配著不同材質的毛玻璃,乍看都是玻璃,細看卻是在朗朗大同中,藏著各異其趣的紋理與色澤,如同彰化深邃的底蘊,得貼近仔細端詳,才能識得品鑑其中不同的樂趣。—陳逸宏
我忽然感受到一種新的彰化可能性。那是一棟極為節制、純粹的建築體,深深地嵌入在極為尋常的社區肌理中。這座城市不是停留在傳統,也不是追求快速現代化,是讓新的東西長進來的同時,仍願意與舊的事物好好相處。—朱逸
隨順世間,常行慈悲。亦即順應世間的變化,時時保持慈悲之心。—釋迦摩尼佛
屬於我和彰化的故事
四位攝影創作者特為本次攝影展重新發現彰化。那些在畫面裡沒有被看到或是枝微末節卻珍貴的小事,以及當下在觀景窗後的心情,凝在一瞬間的記憶,讓他們娓娓道來。
Marie Claire(以下簡稱 M.C.):這次您選擇哪些場景或物作為拍攝主角?
一路上感覺似乎有神明指路,蠻奇妙的。遇上了颱風,雖然已經過了兩天,心中還是有點不安,猶豫到底要不要改期時,輾轉發現預定拍攝日期是神明生日前一天,便決定出發,一路上風雨不小。跟廟方的人閒聊,他們認為廟裡的事情應該大家一起決定,這種良好的世代交流令我印象深刻。
M.C.:按下快門時,最重要的考量是什麼?如何衡量並取捨「真實性」與「美感」?
尊重當地的節奏、不勉強取材,是我最在意的。對我而言,「美感」與「真實」之間並不需要取捨。因為無論是過於唯美還是過於寫實,都不是我想追求的美學特質。
M.C.:哪些畫面讓您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生命力?
因為這次的緣分,剛好拍攝到歌仔戲戲棚搭設的三人小隊。作為演員,在一旁觀察那三位師父,從無到有地搭起一個舞臺。動作之熟稔,身體節奏與姿態這些對演員而言,都是非常珍貴的觀察。透過這次颱風過後的紀錄,感受到當地居民為了信仰,齊聚在一起。在淹水之後、風雨之中也要辦一個慶典。可以碰上這個充滿生命力的事件,我想也算神明有趣的牽引跟緣分吧。
M.C.:走入彰化,最吸引您的,是哪個景、哪個人,或者哪個瞬間?
是間非常老舊的文具玩具店。雖然看似平凡,但走進後被各式景象所打動,有種回到童年的感覺。老闆與原本背對我們小憩著,後來才驚醒過來。最初看到他一個人做著自己的事,店外街道空無一人,彷彿整條街只剩那間店在運作。老闆乍看並不親切。但當我們挑了幾樣有趣玩具和文具準備結帳時,他露出滿足的笑容。那一刻,感覺我們為他的生活帶來一點快樂。
M.C.:走訪拍攝過很多地方。在您眼中,彰化在地的氣質與氛圍,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彰化,距離上次已是十多年前。和以前完全不同,也許是因為長大了。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天,但感受到彰化與臺灣其他地方不太一樣。氛圍純樸而熱情,但不過度,一切都剛剛好。沒有城市的緊繃與壓力,路上的人都顯得很從容。這種氣質,更像是我內心臺灣原本的樣貌。
M.C.:有沒有哪位長輩、小孩或職人等,讓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生命力?
最讓我感受到生命力的,是畫燈籠的老先生。當天路過覺得空間很酷,並沒有事先做功課。一聊才發現整個店其實大有來頭,曾有不少國際媒體和名人造訪。起初他對拍攝有些半推半就,當我們正式開始時,他熟練地擺出工具與燈籠,彷彿已經習慣被拍。他甚至會提醒我哪些元素要記得拍到,整個過程充滿趣味。
M.C.:按下快門時,最重要的考量是什麼?如何衡量並取捨「真實性」與「美感」?
影像真正有趣的地方,不在於畫面「好看」,而是「好奇」。當你看著它,會想停留、想深呼吸、想知道背後發生過什麼。「真實性」不是紀錄所有細節的準確,而是保留當時最不易察覺的層次,也許是一扇不小心沒關緊的窗,一張椅子斜放的角度,又或是一抹牆上未乾的水漬。「美感」是畫面自然浮現出來的節奏。
M.C.:如何用一張照片表現出「地方感」 ?
巷弄的動線設計從來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被生活雕刻出來的。每一條彎曲、每一個水溝蓋的位置,甚至盆栽的排列,都來自於使用者對空間的直覺反應。這也使得巷弄成為地方感最自然的載體:沒有被美學過度介入,但它就是「那個地方」的樣子。就像曲巷冬晴,磚紅色的小巷道,把觀者的視線引進畫面中央,一路延伸到畫面盡頭消失在光裡。兩側的牆面貼滿了手寫符紙與招牌,植物與老建築交錯而立,而電線像一條條未完成的線稿,在空中牽引出一種不確定的張力。
M.C.:拍攝背後有沒有什麼故事讓您特別觸動?
這次因為工作關係造訪鹿港,來到一座極富時間感的空間:長源醫院。建築的主人許蒼澤先生是一位痴迷攝影的醫師。他的診療室早已停業,但裡頭的光線、牆上的照片、斑駁的器械與藥櫃,彷彿都還在繼續運作。我在那裡拍了許多張照片,窗外是今日鹿港,窗內是時間留下的細節。我想,那畫面說的不是老醫院,也不是攝影,而是關於一個人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與空間交疊,進而變成城市記憶的一部分。
M.C.:這次拍攝經驗,是否讓您對彰化有新的理解?
當我站在劉克峰老師設計的建築 M House 前,我忽然感受到一種新的「彰化可能性」。那是一棟極為節制、純粹的建築體,它以混凝土構築,幾何清晰,光線在其間斜斜地流動,不張揚,卻極具當代感。它深深地嵌入在一個極為尋常的社區肌理中,周圍是騎樓老屋、學校、公寓與樹影。原來這座城市不是停留在傳統,也不是追求快速現代化,它走的是另一條安靜發展、自我咀嚼的路。彰化的當代性,是讓新的東西長進來的同時,仍願意與舊的事物好好相處。
M.C.:這次走入彰化,最初吸引您的是哪個景、哪個人,或者哪個瞬間?
八卦山大佛。因為正在拍攝《魔幻台灣》攝影集,抵達時剛好是攝影的魔幻時刻(Magic Hour),所以光是八卦山大佛我就嘗試了數種不同的影像書寫方式。
M.C.:您走訪拍攝過很多地方。在您眼中,彰化在地的氣質與氛圍有什麼特別之處?
彰化自古有鹿港港口,繁盛一時、人文薈萃。如今港口風華不再,「港」去水字旁變成「巷」,許許多多令人驚喜的亮點,並不急於賣弄風情,而是曖曖內含光,隱身在巷弄間,等待有心人去發掘。
M.C.:如果只能選擇一張照片來代表你眼中的彰化,您會選哪一張?為什麼?
高賓閣窗景。上面的井字,搭配著不同材質的毛玻璃,乍看都是玻璃,細看卻是在朗朗大同中藏著各異其趣的紋理與色澤,如同彰化深邃的底蘊,得貼近仔細端詳才能識得品鑑其中不同的樂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