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居家生活

獨家專訪|從阿姆斯特丹到紐約時裝周「Taiwan-Lantern」以臺灣工藝燈籠點亮世界空間

從小熱愛繪畫和手作,Pei-Ching 在完成臺灣的學業後前往英國修讀行銷碩士,之後在荷蘭工作期間, 遇見了從事平面設計的 Jean-Marc。初次一起到臺灣旅行體驗,讓 Jean-Marc 愛上了這座島嶼,兩人心想:「如果能讓更多人認識臺灣的美,那該有多好?」於是這個念頭慢慢扎根,終於在2013年共同創立了設計品牌 Taiwan-Lantern。

編輯/陳純純 採訪撰文/Charlie Lee 攝影/Roos Veenendaal 圖片提供/Taiwan-Lantern

獨家專訪|從阿姆斯特丹到紐約時裝周「Taiwan-Lantern」以臺灣工藝燈籠點亮世界空間

點亮一盞傳承情感的燈

來自傳統臺灣家庭的 Pei-Ching 分享,小時候會和家人去看廟會活動,現場掛滿紅燈籠的熱鬧氛圍,以及每逢祭祖時,家中用以象徵家族傳承興旺的添丁燈,都是他難忘的回憶之一。 「這些儀式都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燈籠對我而言是情感、文化和家鄉。」在他眼中,傳統燈籠不只是手藝的展現,更是一種連結情感、傳遞文化的方式。Jean-Marc 則表示,他發現在臺灣,大多數的燈光是為了「照亮」空間而存在,比較重視功能性:「在歐洲,人們著重於光線營造的氛圍。晚上家裡很常只點桌燈或落地燈,那種柔和的光讓空間充滿了溫度,這也影響後續我們對光與燈籠的想像。 」

Jean-Marc 和 Pei-Ching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流露寧靜氛圍。
Jean-Marc 和 Pei-Ching 位於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流露寧靜氛圍。

工藝總是在很日常的習慣裡,藉由時間、經驗打磨,慢慢發酵出靈魂。談到創作時的靈感來源,Pei-Ching 和 Jean-Marc 表示,兩人經常往返歐洲、臺灣與亞洲各地,旅途中所見的人文景觀、自然風景,或是與人的交流、走訪藝廊、藝文活動與表演,都可能成為兩人的靈感起點。「對我們而言, 這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他們解釋:「『工藝』一直是我們品牌的核心,秉持把工藝融入現代生活,讓其能在讓它不只是一種傳統,而是能夠在日常中實際使用、自然地與生活空間融合。同時我們也認為,將工藝與『設計』和『品牌』結合,是另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像兩顆輪子一樣,把台灣文化與工藝駛向國際與未來,讓更多人有機會看見和擁有。

Taiwan-Lantern 將傳統的照明設備,作為一種藝術媒介,揉入臺灣的土地情感、文化傳統,再透過光線照亮人們的生活。
Taiwan-Lantern 將傳統的照明設備,作為一種藝術媒介,揉入臺灣的土地情感、文化傳統,再透過光線照亮人們的生活。

延伸閱讀:



以品牌作為跨文化的橋樑

Taiwan-Lantern 的工作室位於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這座城市的晴朗日子大多集中在暑期,於是 Pei-Ching 和 Jean-Marc 選擇了一個具備雙面採光的空間,就算是陰雨綿綿的天候,也能保有明亮的光線和能量,讓人不那麼陰鬱。從設計發想、成品組裝到最後修飾與檢查,每項步驟都是在這個工作室完成,確保每一盞燈籠都能完整傳遞臺灣工藝的精神。因此,這裡不僅是他們日常的創作基地,更是連結臺灣工藝師與全球顧客的重要橋樑,希望讓臺灣燈籠能自然地走進西方的生活空間。帶著這份初衷,團隊在設計時,多以西方室內風格為出發點,有時會根據不同企劃、客戶設計,讓作品貼近使用空間的需求。

燈籠上裝飾,拆開來看就像是精緻的小配件。
燈籠上裝飾,拆開來看就像是精緻的小配件。

「不過,燈籠最終會落腳在哪個空間,常常超出我們的想像,像是 Leverone Design 把我們的燈籠置入 Airstream 露營車裡。針對特定的專案,我們也會為設計師或品牌量身訂製,從顏色、布料到配件,一同討論找到最適合的呈現。」Pei-Ching 說,年輕時,他和先生喜歡把空間填滿喜愛的物件,來感受生活的充實。但隨著年紀漸長,兩人慢慢理解到,(生命的)「豐盈」是來自於體驗與感受,而不是著重在物件的多寡。「空間裡只擺放幾件真正有意義、和我們文化和記憶產生連結的物件,像是家人的照片、我們欣賞的畫家的畫作,還有由工藝師們用畢生功夫結合而成的燈籠。」這樣的思維也從私人生活、辦公空間,一直延伸到產品設計上。
 品牌的每一盞燈籠,都集結了六至八位工藝師的心血之作。每位匠師都將大半輩子奉獻給這門技藝,不斷磨練,才淬鍊出今日的手藝。如兩人所說:「能與這些工藝師合作,是我們莫大的榮幸,他們對工藝的執著和精神,時時激勵著我們。這份來自手作蘊含的意義、美感和價值,是工廠量產無法取代的。我們所選擇的共創之路,不僅美,也更有意義與價值。」作為品牌創辦人,設計對 Pei-Ching 和 Jean-Marc 而言不只是形式上的表達,更像是一種價值的延伸與工藝實踐回應文化、傳遞理念。他們親自構思與主導每個細節,並邀請台灣工藝師手工製作,讓設計理念具體實現,慢慢形塑出品牌的語彙與視角。

每一項零件都會在工作集結,由團隊組裝、審視、檢查完成,再從阿姆斯特丹出發,將臺灣工藝精神傳遞給世界。
每一項零件都會在工作集結,由團隊組裝、審視、檢查完成,再從阿姆斯特丹出發,將臺灣工藝精神傳遞給世界。


工藝是需要被看見的未來

我們相信,人們更需要這些由時間與雙手慢慢打造的作品,去感受人性與溫度。工藝不是一項沒落的產業,而是正重新被世界看見的未來。

最初只是單純把臺灣的燈籠帶出國販售,如今則是從設計、商品到行銷親自打造的國際品牌。這一路走來,Pei-Ching 和 Jean-Marc 投入了大量時間與心力學習和成長,不斷調整商品設計的獨特性、品牌形象、品質細緻度等。兩人表示。儘管有過許多挑戰和挫折,但每當看到自己的燈籠被世界各地優秀的品牌或設計師選用,聽到他們對品牌的讚賞以及對臺灣工藝的肯定,兩人就像是被加滿了油,帶著動力持續前行。

每一個組件都是都是不同工藝師畢生經驗的積累,每一盞燈籠都像是一則人生故事。
每一個組件都是都是不同工藝師畢生經驗的積累,每一盞燈籠都像是一則人生故事。

Taiwan-Lantern 的作品時常流露出一種既親密又遙遠的熟悉感,彷彿某些來自日常的片段、傳統的記憶,悄悄滲透進其中。無論是來自臺灣或荷蘭的風景,或是成長過程中與工藝相處的經驗,這些記憶都在無形中被轉化、延伸,最終成為一項有形的作品,在不同空間裡,默默閃耀自己的光芒。訪問尾聲,我也好奇,如果可以讓 Taiwan-Lantern 的作品,走進任何一個夢想的場域,那會是什麼地方?兩人又最想讓那個地方說出怎樣的故事?

「我們沒有特別設定夢想的展示場域,但能與這麼多國際知名的設計品牌和作品並列,那已是曾經從未夢想過的可能。對我們來說,只要我們的燈籠能在某個家中、某個空間裡帶來感動,那就是最美好的呈現。」Pei-Ching 說道,未來 Taiwan-Lantern 將持續探索臺灣工藝,與更多工藝師合作,也期待能與世界各地不同的職人交流。「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現代生活裡,我們相信,人們更需要這些由時間與雙手慢慢打造的作品,去感受人性與溫度。工藝不是一項沒落的產業,而是正重新被世界看見的未來。」

.工作室裡的擺設,是兩人生命故事濃縮。只放置幾件深具意義物品,讓空間顯得乾淨寬敞,腦袋也比較不容易打結。
.工作室裡的擺設,是兩人生命故事濃縮。只放置幾件深具意義物品,讓空間顯得乾淨寬敞,腦袋也比較不容易打結。




Jean-Marc Daniëls & Pei-Ching Hsiao

Jean-Marc 來自荷蘭的平面設計師組合,擅長以概念為核心發展出深度的視覺設計。Pei-Ching 來自臺灣,擁有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與英國市場行銷碩士的背景,熱衷於材質與結構的探索。兩人在荷蘭相遇,並於2013年共同創立 Taiwan-Lantern,開啟了「Neo-Traditional Lanterns」的設計旅程。品牌以臺灣傳統燈籠為本,結合當代設計語彙,打造出適合現代空間的燈具,並堅持透過設計與匠造,讓世界看見臺灣工藝的深度與美感。

www.taiwan-lantern.com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