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熱門話題

2023夏至到!冬至吃湯圓、夏至吃什麼?理髮、生氣竟會影響運勢?

2023年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夏至重要性不亞於冬至,傳統上飲食和生活習慣上都有不少有趣的習俗,還有夏至千萬不能做的事,以免影響後面運勢喔!

圖/翻攝自Pixabay;Pexels作者Khanh Le、Nguyen Phuong NGUYEN、NIKOLAY OSMACHKO

2023夏至到!冬至吃湯圓、夏至吃什麼?理髮、生氣竟會影響運勢?

2023年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太陽會在這天直射北迴歸線,因此也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古人說:「夏至一陰生,冬至一陽生。」也就是表示,過了夏至以後,白晝會逐漸變短,黑夜則會逐漸變長。


俗諺有云,「芒種落雨,端午漲水」、「芒種夏至,水浸禾田」,指的是從夏至上一個節氣「芒種」就是梅雨季,這段時間會有比較多的降雨機會,等過了芒種以後,台語俗諺則說:「夏至風颱就出世。」代表這段時間就要開始真正進入颱風季。

▲夏至陽氣最旺盛。(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夏至陽氣最旺盛。(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夏至有許多習俗。(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Khanh Le)
▲夏至有許多習俗。(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Khanh Le)

夏至習俗─洗澡、避暑

「夏至」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節日,被稱為「夏至節」或「夏節」,古代還會為此放假,宋代的官員們在夏至節甚至能獲得3天「休沐」,也就是3天的假期,官員們通常會在這時候回家洗澡沐浴與避暑。


在現代看來普遍的洗澡習慣,由於古代取水不易,還有種種條件上的限制,古代的「沐浴」通常都是重要儀式之一,夏季酷熱難耐,加上有許多害蟲孳生,對衛生和身體條件都沒那麼好的古代人來說是相當難熬,很多人常會在夏季中暑、生病,接著一病不起。


從三國開始,就有著在夏至相約到河邊洗澡的習俗,將身體洗淨避免病菌入侵,同時也有著洗滌心靈的意思,久了以後衍生出各種相關活動,比如賞花、坐船遊玩、飲酒等,像在遼代的記載中,女孩會在夏至拿著漂亮精緻的彩扇,然後互相贈送有裝著香粉的香囊,彩扇可以用來搧風驅熱,香囊則是可以驅趕蚊蟲,還能抑制汗臭味,彩扇和香囊可說是當時夏至節的時尚配件。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雖然沒有特別的夏至習俗,但早期的台南地區會在夏至時「鬥蟋蟀」。由於夏至和端午節時間相隔不遠,習俗也類似,後人也多把夏至和端午節一起過。

▲夏至吃麵有「嘗新」的意思。(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Nguyen Phuong NGUYEN)
▲夏至吃麵有「嘗新」的意思。(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Nguyen Phuong NGUYEN)

夏至吃什麼?

古諺:「冬至湯圓,夏至麵。」傳統上「冬至」會吃湯圓,也有人是吃餃子跟餛飩,由於夏至是新麥剛收割的時節,很多地方都會「吃麵」,或是吃麵食,也就是配合時節進食,有著「嘗新」的意涵。另外夏至也有許多當令的食材,各種瓜果類、白蘿蔔、小白菜等,這些都是傳統中醫上認為「退火」的食物,攝食當令食材也是夏至風俗之一喔!


▲夏至最好不要空腹喝茶。(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NIKOLAY OSMACHKO)
▲夏至最好不要空腹喝茶。(示意圖/翻攝自Pexels作者NIKOLAY OSMACHKO)

夏至禁忌

夏至陽氣最旺盛,因此在養生上有三大禁忌,首先是飲食上盡量避免在晚上時吃生冷食物,也要避免空腹喝茶,生活習慣上也要盡量避免沖冷水澡,也不能因為晝長夜短就有不正常的作息。夏至天氣炎熱,難免心浮氣躁,因此也要避免吵架或口出惡言;另外夏至最好避免理髮,民俗上認為這會讓運勢不佳。

忌行房

《黃帝內經》內提到農曆五月為「天地交泰月」,此時陰陽混沌、邪祟滋生,人體的精氣也容易因此流失,農曆五月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和二十七這9天被稱為「天地交泰九毒日」,再加上農曆五月十四日的「天地交泰日」,這10天是最容易傷損人體精元的日子,建議最好不要有性生活,以免讓「外邪」侵襲身體。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但也由此可知從古人角度看來,農曆五月以養生保健為宜,飲食、性生活都須節制有度,才能讓身體常保健康。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