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旅行

下一條值得走的朝聖之路!法蘭奇納古道 Via Francigena 正吸引新一代靜旅者走向羅馬

旅行不再只是為了被看見,它可以是一場和自己內心深處的對話。擁有千年歷史的法蘭奇納古道(Via Francigena)悄然回到現代人的視野,如今,越來越多人走上這條路,走向更自由的自己。

編輯撰文/許家菱 照片提供/EAVF -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the Via Francigena ways

下一條值得走的朝聖之路!法蘭奇納古道 Via Francigena 正吸引新一代靜旅者走向羅馬

2004 年 Facebook 的誕生標誌著社群媒體時代的來臨。那一刻起,我們不只活在現實也活在網路中,「打卡」也變成旅行中不可或缺的儀式——如果沒上傳,是不是等於沒去過?許多人擠在比薩斜塔或蒙娜麗莎前,擺出大同小異的姿勢,機械式的按下快門,彷彿旅行的目的只是為了收集可被上傳的紀念。追逐異地的渴望,淪為自拍與購物的重複,最終造成許多景點漸漸「迪士尼化」(看看早已被「I love Paris」紀念品店佔據的巴黎蒙馬特區。)而在短影音與演算法的加乘之下,這種踩點式旅遊的現象已成了消費時代的集體風景。

直到疫情爆發,在暫停的日子中,許多人第一次被迫停下腳步,重新檢視過往生活:我們為什麼那麼忙?為什麼總是疲憊不堪?限制解除後,固然迎來爆炸般的報復旅遊潮,但也有一部分人開始思考:除了觀光之外,旅行還能有什麼別的意義?旅行的意義不再只是逃離日常,而是重拾感知的練習。因此,何不回到最原始的移動方式,走路。在稀釋的節奏中,與自己的身心重新對話。

在這樣的風潮中,「朝聖之路」意外受到關注。而比起每年吸引超過五十萬人踏上的西班牙聖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法蘭奇納古道(Via Francigena)顯得寧靜而低調,卻也因此更引人嚮往。這條古道從英國坎特伯里(Canterbury 是羅馬天主教會在英國最早的落腳地)出發,橫越法國、瑞士與義大利,最終抵達聖城羅馬。它曾是中世紀時信徒朝聖及商旅、軍隊通行的要道,而此時此刻,在托斯卡尼起伏的葡萄田之間、塔樓小鎮聖吉米尼亞諾(San Gimignano )的古老石街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正試圖走出一條回歸自我的途徑。

然而,聽來浪漫的「朝聖」卻也充滿現實挑戰。過去,許多旅人反映路標不清、住宿難尋、水源補給站不足,甚至部分路段需與車流共道,一路上充滿風險,令人卻步。但自 2001 年起,「歐洲法蘭奇納之路協會」(European Association of Via Francigena Ways, EAVF)逐漸有系統的整建與推廣,他們改善路線標示、製作紙本與數位地圖、整合周邊小型旅宿,也持續透過雜誌出版、文化活動及多語言平台,讓全世界認識這條擁有一千兩百年歷史古老路線。

今年起,EAVF 也正式推動申請將法蘭奇納古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並獲義大利文化部的支持,預計在2029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作出審議決定,希望透過文化保存,延續這條路線自中古世紀所承載的精神內涵。法蘭奇納古道也許仍不完美,旅途中依然有挑戰,有不便,有不確定。但它所代表的旅行精神,正是給這個躁動時代的提醒。或許,我們真正需要的,不過是一段時間、願意前行的腳步與直視內心的勇氣。如此,才能看見前方獨特的風景,那也是會一道通往內在的門。


認識法蘭奇納古道 Via Francigena

法蘭奇納古道曾促進許多城鎮興起,在歷史上有重要的貿易地位。這條路線將歐洲北部連接往東方國家,因此得以運來大量東方絲綢與香料,到了十三世紀,由於通行量日益增加,開始出現多條替代路線,其名稱也從「法蘭奇納」轉變為「羅馬之路」(Romea),強調「目的地羅馬」的象徵性,而非只是單一出發點。隨著佛羅倫斯和其他亞諾河谷城市的重要性提升,交通逐漸東移,原始法蘭奇納古道的地位逐漸衰退。

到了20世紀,隨著西班牙聖雅各之路再度被發現,許多路段歷經世紀更迭後仍可追溯,歐洲大陸上的其他古老朝聖路線也重新受到關注。為迎接2000年禧年(Jubilee),許多研究、出版與相關計畫如雨後春筍般展開。義大利觀光部也於1993年聯合各地區與市政單位啟動了重要計畫,並獲得歐盟支持,使法蘭奇納古道在1994年正式被認定為「歐洲文化路線」(Cultural Route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誰適合走法蘭奇納古道?

喜愛歷史文化、大自然探索者:此路線雖長,但無特殊高難度技術要求,適合喜愛歷史文化、自然景觀與修行體驗的旅行者,包括徒步與單車者。

尋求身心平衡者:適合追求「靜旅」、「慢旅」、靈性省思、想透過文化探索與自身建立對話的人。 

喜歡文化交流者:就算是獨行,也會在路上遇見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非常適合喜歡文化交流的人,若害怕單獨行動,也可以參加團體(如 I Love Francigena),一路上不僅能互相支援,也有交新朋友、打開文化視野的機會。


踏上法蘭奇納古道前的準備?

選擇適合的季節與行程:建議春季(4–6月)或秋季(9–10月)前往,氣候宜人、遊客較少;夏季白晝較長但天氣炎熱,冬季偏冷且濕滑 

依自身能力規劃行程:因步行時間長,要依自身體力與時間規劃,切勿逞強。各站之間交通與住宿要預先確認 。

精簡裝備打包:背包總重量(不含水)不應超過體重的十分之一,衣物需包含保暖材質與防曬裝備,且需攜帶急救包 。

申請朝聖證件:「Credentials(朝聖護照)」可在教區、遊客中心或朝聖住宿拿到並蓋章,當你完成最後100 km步行,可換取「Testimonium」朝聖證明。相關資訊可至官方網站(viafrancigena.visittuscany.com)查詢。

預先下載輔助工具:可下載並隨時參考官方導遊書或用 App(如 DormiTopoFrancigena)查看 GPS 軌跡、路線圖與住宿資訊。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