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走出雜亂思緒,你試過「無聲散步」嗎?幫助你在忙碌生活中找回內在安定
by 經理人-更新
撰文:詹絜琋 圖片:網路

無聲散步是什麼?
拔掉耳機、放下3C等科技產品,無聲散步使人平靜、頭腦清晰,「無聲散步」意指在步行過程中,不滑手機、不聽音樂或 Podcast,也不和旁人交談,全心全意投入於自己的步伐之中,強調專注於當下的感覺、情緒與思考,進而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
無聲散步的概念來自 KOL 瑪迪.馬約(Mady Maio)在社群上分享,營養師建議她每日至少散步 30 分鐘,她在影片中說道,「沒有 AirPods,沒有 Podcast,沒有音樂。只有我和我自己。」並表示,無聲散步讓她能從混亂進入心流,最後獲得一顆清晰的腦袋。
事實上,無聲散步就是讓人們回到隨身聽、智慧型手機與社群媒體還未出現的時代,只是單純的走路。根據《富比士》(Forbes)指出,過去有多項研究顯示,透過安靜與大自然、運動結合,有益於促進心理健康,能幫助人們邁向思維更敏銳、更無憂無慮的生活方式。這也正是「無聲散步」帶來最大的好處。
日行一萬步才健康?
快走比慢行更具健康效益,每分鐘 112 步可減少 38% 的失智風險。
那麼到底一天要走幾步才健康?至今仍眾說紛紜。不過,今年 10 月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提供了相對具體的建議與看法。研究指出,每天的行走的步數固然重要,但「配速」的影響程度也很大。
研究人員發現,無論你每天走了多少步,只要走得夠快,就能降低死亡的風險。提升速度會加強運動強度,而中度至強度的運動,被認為對心血管健康最有幫助。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也建議,成年人每周可進行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者是 75 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過去的報告也指出,行走的速度對於降低嚴重疾病與身體保健是非常重要的關鍵點。該研究歷經 7 年回顧受測者的數據後發現,步行較快的組別(每分鐘約 80 步),比步行較慢的組別(每分鐘少於 40 步)更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早逝的風險,也有利於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若進一步提升至每分鐘 112 步的速度行走,還可再降低 38% 的患病風險。
研究發現,相比每日走 2000 步,步行 2500 步左右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大約 8%;步行 2700 步左右,則可顯著降低心臟病發和中風風險大約 11%。若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來說,每日步行 7000 步是最佳數量,可減少 51% 的發生率;若希望減少死亡風險,則應以每日 9000 步為目標,可減少 60% 的發生率。最後也再次提醒,普遍認為每天至少「走滿 1 萬步」最健康,但其實目前仍欠缺支持這項說法的數據。
延伸閱讀:
- 千萬別踩!「超慢跑」愈跑愈胖的5大陷阱區、獻上5個跑步減肥必勝絕招、還有女性專屬的一週超慢跑+飲食減脂計劃!
- 人生改造|8 周斷捨離計畫:清空不必要的,才有空間留給真正重要的
- 為什麼總是一直很累?出現4跡象,代表你可能工作倦怠、壓力太大了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