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黑寡婦》:既是情感充沛的告別,也是一場具有鼓勵性質的反叛之旅

在由於疫情而睽違了兩年以後,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的第一部作品《黑寡婦》(Black Widow)總算出現在我們眼前。這部電影的故事時間點是在《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與《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之間,交代了「黑寡婦」娜塔莎.羅曼諾夫(Natasha Romanoff)在被美國政府追捕的這段期間所發生的事情,同時也讓她未曾言明的過去,就此呈現在觀眾眼前,真正完整了這個知名女英雄的故事……

Photo / MarvelTW

《黑寡婦》:既是情感充沛的告別,也是一場具有鼓勵性質的反叛之旅

如果你是漫威電影宇宙的忠實支持者,那麼肯定對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飾演的「黑寡婦」十分熟悉。這個角色自《鋼鐵人2》(Iron Man 2)首度登場後,便長期穩居漫威一姐的位置,以其俐落身手與總是讓人摸不清真實想法的神祕魅力,就這麼吸引了無數觀眾的心。

不過,到了《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Avengers: Endgame)時,這個角色卻出現了頗為劇烈的變化,相當程度地蛻下了她過往的掩飾,使她看重復仇者聯盟相關成員的程度,也因此被明顯地展露出來,就此奠定了這個角色自我犧牲的結局。

當時那個讓人稍感突兀的變化,透過她在《黑寡婦》中總算擁有充足戲份的情況,以及解釋過去一度提及的「布達佩斯事件」等內容,使我們這才有機會對這個角色產生更進一步的理解,因此也讓她雖然已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向我們就此告別,卻也在這樣的最後時刻,真正綻放出最為完整的個人光輝。

有趣的是,《黑寡婦》想做的還不僅是好好地說完這個角色的故事而已,就電影的內在主題來說,除了故事表面上強調的家庭元素,其實更為有趣的部份,還是在於那些緊緊扣在女性主義上頭的相關描述。

這點可說是《黑寡婦》最令人佩服的部份。編導利用了諜報驚悚片的各種常見情節,將其成功地轉化為女性受到壓迫的各種隱喻。舉例來說,在諜報片裡被情報單位嚴格訓練,在不知不覺中遭到洗腦,因此對上頭言聽計從的冷血殺手,在《黑寡婦》則成為了父權對女性長年宰制的一種隱喻。像是劇中被控制的那些特務,連番追殺那些心智好不容易獲得自由的同袍等相關情節,甚至還會讓人想起現實中依舊可以見到女性為難女性,以及厭女症患者不一定只有男性等光景。

而就受到心靈控制的相關情節方面,《黑寡婦》也藉由細節上的安排,告訴我們那種經年累月透過教育與社會文化不斷洗腦的行為,將會使某些錯誤觀念如何滲入人心,使我們就算知道哪些是有問題的想法及歧見,卻也可能依舊難以擺脫影響,甚至連自己都毫不自覺的駭人可能。

更有甚者的是,就連《黑寡婦》中一些頗有自嘲意味,拿超級英雄特有的一些招牌姿勢來搞笑的情節,竟也在片中同時被賦予了一個有趣的解釋,講述那些刻意的動作乃是為了要成為象徵,藉此來強化印象與影響力的作法,因此也讓《黑寡婦》那個與現實相較之下,還是顯得較為天真良善的結局,也因此有了一定程度的立基,透過主角一群人對於父權隱喻的反叛,成功強調出了這則故事鼓勵團結的正面意象。

說真的,比起漫威先前的《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而言,《黑寡婦》在角色發展、故事主線、娛樂效果與內在主題間,都明顯有著更為平衡的表現,彼此環環相扣的情況,也成功不使任何一端顯得過於突兀,因此就整體來說,也確實是一部表現相當精采的商業大作。

至於就黑寡婦這個角色來說,雖然史嘉蕾.喬韓森已在訪談中表示,這回將是黑寡婦最後一次在漫威電影宇宙中登場,但說真的,由於「平行宇宙」看起來將會是漫威接下來的重點元素,再加上《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到《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之間其實還有5年的空白時間可供發揮,因此我們會不會於未來再度看到黑寡婦登場(就算是另一個平行宇宙的她),恐怕也仍屬未定之天。

但在這樣的可能性以前,《黑寡婦》確實透過了頗為出色的表現,讓這個角色有了一個令人滿意的收場,因此無論是就此告別,又或者還有機會再度重逢,在看完這部電影的那一刻,似乎也都由於那股滿足感,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是結局也好,還有機會延續也罷。能在延宕兩年後總算看到《黑寡婦》,確實也就夠讓人心滿意足了。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