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從前作、音樂劇到《綠野仙蹤》,這就是《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的21個隱藏彩蛋與連結!

日前上映的《魔法壞女巫:第二部》,在延續前作的優異口碑下,於上映第一個週末便創下北美1.5億,全球合計2.26億美金的優秀票房,不僅超越上一集的成績,更直接封頂創下音樂劇改編電影中的首周票房影史紀錄。而在這回,《魔法壞女巫:第二部》又隱藏了哪些與前作、音樂劇,甚至是《綠野仙蹤》有關的彩蛋與連結呢?

Photo / 環球影片、IMDb

從前作、音樂劇到《綠野仙蹤》,這就是《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的21個隱藏彩蛋與連結!

由朱浩偉執導,辛西婭.艾利沃(Cynthia Erivo)、亞莉安娜.格蘭德(Ariana Grande)、喬納森.拜利(Jonathan Bailey)、楊紫瓊與傑夫.高布倫(Jeff Goldblum)主演的《魔法壞女巫:第二部》(Wicked: For Good),延續前作劇情,改編自音樂劇原作的第二幕情節,將這則改寫於《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內容的故事給訴說完畢。

也因為如此,《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自然與前作相同,擁有不少和前作、音樂劇,甚至是《綠野仙蹤》1939年經典電影版的隱藏連結及彩蛋內容。而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藏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的21個相關內容吧!

1:環球影業標誌

在前作《魔法壞女巫》裡,環球影業標誌被換成類似1930年代的版本,也就是《綠野仙蹤》上映時的時間點。而這次除了繼續沿用此版本外,甚至還在環球影業的名稱後方加入龍捲風的圖案,進一步與這回的劇情和《綠野仙蹤》具有更為密切的連結。

2:片名字體

在片名字體設計方面,《魔法壞女巫:第二部》也與前作相同,採用了與1939年《綠野仙蹤》相同的片名字體。

3:用雲寫成的文字

在《綠野仙蹤》裡,瑪格麗特.漢彌頓(Margaret Hamilton)飾演的西方壞女巫騎著掃帚,在天空用雲朵寫下「投降吧,桃樂絲」的字樣。而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辛西婭.艾利沃飾演的艾法芭,則以相同方式寫下了「大巫師說謊」這幾個字。

4:〈沒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魔法壞女巫:第二部》有兩首全新的原創歌曲,分別是亞莉安娜.格蘭德飾演的葛琳達的〈泡泡中的女孩〉(Girl in the Bubble)與艾法芭的〈沒有比家更好的地方〉(No Place Like Home)。而後者的歌名則是出自1939年《綠野仙蹤》裡,渴望回到家鄉的桃樂絲所唱出的一句歌詞。

5:與樹葉融為一體

在《魔法壞女巫》中,喬納森.拜利飾演的王子費耶羅初次遇到艾法芭時,曾開玩笑地說,自己差點就沒發現「與樹葉融為一體」的艾法芭。而在這一集裡,艾法芭便是藏身於樹葉當中,藉此躲避費耶羅與他的部下。

6:變色馬

在1939年的《綠野仙蹤》裡,曾出現一匹會不斷變成特殊顏色的變色馬。而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費耶羅的坐騎則是一匹藍色的馬,同樣是現實中沒有的顏色。

7:由東向西之旅

本片的美術指導指出,《魔法壞女巫:第二部》有不少設計其實都在影射艾法芭由東向西的旅程,藉此暗示她逐漸接受自己西方壞女巫的身分,並成為奧茲國的惡人這件事。因此,艾法芭藏身之處的開口便是朝向西方,而到了結尾,她則抵達了西邊的城堡,就此完成了她的西方之旅。

8:鐵樵夫的暗示

伊桑.斯萊特(Ethan Slater)飾演的博克,於《魔法壞女巫:第二部》首度登場時,便是在瑪麗莎.博德(Marissa Bode)飾演的涅莎蘿絲房間裡劈柴,暗示了他之後成為鐵樵夫的命運。而在鐵樵夫的外型設計上,則是由於博克是在涅莎蘿絲家中變成鐵樵夫的,所以屋內的金屬則紛紛成為他身體的一部分。例如水壺把手變成耳朵、手指則由鹽罐與胡椒罐構成等等。

9:紅寶石鞋

由於有版權問題,所以在《魔法壞女巫》裡並未使用1939年《綠野仙蹤》版的紅寶石鞋,而是採用原著小說裡描繪的銀色鞋子。但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涅莎蘿絲穿著這雙鞋子飛起來時,劇組則刻意使用紅色燈光,使這雙鞋子因此呈現出經典的紅色光芒。

10:「這些事必須謹慎處理」

楊紫瓊飾演的莫里貝爾夫人,在打算召喚龍捲風前,說出了「這些事必須謹慎處理」這句話。而這句台詞則是出自瑪格麗特.漢彌頓在《綠野仙蹤》裡的台詞,暗示了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誰才是真正的壞女巫。

11:反覆出現的彩虹元素

1939年《綠野仙蹤》最知名的元素之一,便是茱蒂.嘉蘭(Judy Garland)演唱的經典歌曲《彩虹之上》(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而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也以反覆出現的彩虹元素致敬,包括籠罩在大巫師宮殿中的彩虹色燈光、葛琳達兒時生日派對出現的彩虹,以及芒奇金國的人民在慶祝西方壞女巫消滅時,天際上的那道彩虹等等。

12:「我要去見大巫師了」

艾法芭在某個場景告訴葛琳達「我要去見大巫師了」。而這句台詞同樣源自1939年《綠野仙蹤》裡,桃樂絲所唱出的某句歌詞。

13:音樂劇版艾法芭再度客串

在葛琳達兒時生日派對的橋段中,曾在前作客串演出葛琳達母親的愛麗絲.費恩(Alice Fearn)再度登場。而她過去曾在2017年至2019年間,於倫敦西區上演的音樂劇版本中飾演艾法芭。

14:稻草人的線索

雖然《魔法壞女巫:第二部》直到最後,才揭曉稻草人其實是費耶羅變成的,但其實相關伏筆一直都在觀眾眼前。在他某套衣服的胸前圖案處,早已繡有幾束稻穗,暗示了他的未來。

15:罌粟花

在《綠野仙蹤》裡,桃樂絲一行人曾由於途經一片罌粟花田,因而陷入沉眠。而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中,傑夫.高布倫飾演的大巫師書桌與長袍上,都有出現罌粟花與相關花紋,暗示了他透過言語影響他人的作法。

16:桃樂絲的服裝

雖然桃樂絲並沒有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直接露面,但她身上所穿的藍色格子連身裙,則是沿用自1939年《綠野仙蹤》的經典設計,就連被龍捲風吹來的那棟房子,窗簾也同樣為藍格花紋。

17:不自由的動物

當桃樂絲一行人沿著黃磚道前進時,我們會發現桃樂絲用繩子拴著她的小狗托托。而這則暗示桃樂絲正在依循大巫師的意圖行事,箝制了動物們的自由。

18:壞女巫的笑聲

在艾法芭與葛琳達的打鬥段落中,艾法芭在被葛琳達打了一巴掌後,發出特殊笑聲,刻意模仿了瑪格麗特.漢彌頓在《綠野仙蹤》裡的經典演繹。

19:壞女巫之死

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裡,艾法芭被水融化時的場景,採用了與音樂劇相同的形式,透過剪影手法加以呈現。而在之後的劇情裡,我們會得知艾法芭其實是躲在腳下的暗門中。有趣的是,不管是在音樂劇或1939年的《綠野仙蹤》裡,這個段落也同樣是利用在演員腳下設置一道暗門的方式來處理的。

20:「出來吧,出來吧,無論你在哪裡」

在《綠野仙蹤》裡,比莉.伯克(Billie Burke)飾演的葛琳達迎接桃樂絲來到芒奇金國時,唱出了「出來吧,無論你在哪裡」的歌詞,鼓勵那些害怕的芒奇金人現身。而在《魔法壞女巫:第二部》中,葛琳達在片尾的演說裡,也引用了「出來吧,出來吧,無論你在哪裡」這句歌詞,邀請那些逃亡的動物們回歸奧茲。

21:致敬經典海報

《魔法壞女巫:第二部》的最後一個鏡頭,是葛琳達與艾法芭以前在學校時的回憶段落。而在那個畫面裡,葛琳達在艾法芭耳邊低語的動作,則致敬了音樂劇版本《魔法壞女巫》的經典海報構圖。

以上便是《魔法壞女巫:第二部》與上一集、音樂劇,以及1939年《綠野仙蹤》電影版的相關連結及彩蛋。不知道你是否喜歡這回的《魔法壞女巫:第二部》?又覺得其中的哪個隱藏彩蛋最為有趣呢?

《魔法壞女巫:第二部》預告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