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到北美館「星象探索」前的6大亮點介紹

2020台北雙年展以《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為主題回歸!從星球角度探索關於人類地球上的生存議題。

Photos/台北市立美術館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到北美館「星象探索」前的6大亮點介紹

第12屆「台北雙年展」於本月登場,邀請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法國獨立策展人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共同策展,有來自27個國家的57個參與者/團隊,在疫情限制時期更突顯了本次雙年展的豐富及珍貴性。


2020台北雙年展亮點1: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本此雙年展立題為《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企圖以星球的角度審視人們價值之間的差異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並對當前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提出詰問。策展人指出:


「人們對如何讓世界保持宜居的分歧日益擴大,這不僅因為彼此政治意見相左,更關鍵的原因在於我們對地球現況的認知似乎毫無共識。甚至有些人直到今天還認為世界是平的!人們彷彿各自立足於擁有不同特性和負載力的星球上,造成個人在感受、行動,以及預測未來時的歧異。」

伊山.貝哈達,《預兆》,2020,錄像裝置,10分11秒。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伊山.貝哈達,《預兆》,2020,錄像裝置,10分11秒。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因此,本屆雙年展將北美館視為一個模擬天體運動的「星象廳」,受邀的藝術家、行動者和科學家將探索不同「星球」之間的引力,而參觀者將在這些不同的「星球」間,體驗人類當前需面臨的各種議題。


2020台北雙年展亮點2:全球化星球

法蘭克.列布維奇 & 朱利安.塞胡西,《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2016,裝置,磁性漆、磁性架、磁鐵、雷射印刷、簽字筆、亮光漆、中介者,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法蘭克.列布維奇 & 朱利安.塞胡西,《穆遵古(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2016,裝置,磁性漆、磁性架、磁鐵、雷射印刷、簽字筆、亮光漆、中介者,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這個星球由現代化夢想塑造而成,儘管這個世界氣候變化與不平等日益加劇,仍然持續吸引著人們。法國藝術家法蘭克.列布維奇(Franck Leibovici)及法律分析師朱利安·塞胡西(Julien Seroussi)的作品《穆遵古》(muzungu),以海牙國際刑事法院仲裁的一宗案件為研究標的。本計畫特別招募導覽員作為現場中介者,引導觀眾重整證據資料、透過圖像創造出新的敘事,從而由其觀點對該案例產生新的論述。


2020台北雙年展亮點3:維安星球

尤拿斯.史塔,《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與回顧》,2018–2019,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尤拿斯.史塔,《史蒂夫.班農:宣傳大業的梳理與回顧》,2018–2019,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星球的出現,源自於如美國總統川普前首席策略長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這樣的人物,他們在眾多紀錄片中操縱部分群眾的恐懼,讓那些希望建立共享世界的人們之間產生分裂。尤拿斯.史塔(Jonas Staal)系統性地剖析美國極右翼黨派的宣傳機制,回顧了班農執導的影像作品。而在臺灣,「維安」的概念也是一個不斷被審視和討論的熱議題,藝術家秦政德以士林及北投的軍事和歷史背景為根據,作品《在冷戰裡生火》由臺灣冷戰時期地下防空洞及防禦設施相關的各種裝置和文物排列組合而成,談論當時國家如何進行監控、維持黨國政權。


2020台北雙年展亮點4:脫逃星球

范柯.荷瑞古拉芬,《腐敗的空氣──第六幕》,2019,複合媒材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范柯.荷瑞古拉芬,《腐敗的空氣──第六幕》,2019,複合媒材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這裡探索少數特權人士的渴望,他們想要離開地球、殖民火星,或者深入地下建造碉堡以避開氣候變遷的影響。荷蘭藝術家范柯.荷瑞古拉芬(Femke Herregraven)以作品《腐敗的空氣──第六幕》(Corrupted Air–Act VI)邀請我們進入一個生存主義者的地下碉堡,一個假想在發生災難時可供躲避的「安全屋」。藝術家產出可視化數據、地景浮雕、聲音和影像,為末代人類的未來提出預言與想像。


2020台北雙年展亮點5:實地星球

張永達,《scape.unseen_model-T》,2020,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張永達,《scape.unseen_model-T》,2020,裝置,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這個星球無止盡地在地球負載界限內尋找實現人類文明繁榮的方法。重點作品將觀眾帶到熟悉的中部太魯閣峽谷,此處因地震、山崩、侵蝕、風化等地理動力格外活躍而設有地質觀測站,藝術家張永達轉化他在當地田野調查的經驗,以裝置作品探索地球臨界區,亦即岩石、空氣和動植物相互作用,創造生命存活條件的地球表層。


2020台北雙年展亮點6:另類重力星球

雋.巴爾達扎+皮耶.保茲,《Mass(質量/彌撒)》,2020,雙頻道錄像、木頭、泡沫、綜維素、聚酯樹脂、水性顏料、石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片、人造植物、緩衝器、鋼、舞臺燈、燈架,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雋.巴爾達扎+皮耶.保茲,《Mass(質量/彌撒)》,2020,雙頻道錄像、木頭、泡沫、綜維素、聚酯樹脂、水性顏料、石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片、人造植物、緩衝器、鋼、舞臺燈、燈架,尺寸視空間而定。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這個星球表明,如果我們同時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則必須適應這種奇特的地緣政治模式,來感受星球間的縱橫捭闔。雋.巴爾達扎(June Balthazard)與皮耶.保茲(Pierre Pauze)的全新影像裝置作品《Mass(質量/彌撒)》,透過現實中兩位知名物理學家的對話,探索當代物理學有關世界物質性的辯論。而雙年展將以拉圖的劇場式講座影片《顛動地球》(Moving Earths)作為結尾,探討兩種對於運動中的地球所持觀點的相似之處:伽利略大約在1610年的觀點,以及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從蓋婭假說中推衍出的當代見解:地球做為一個生命與環境相互回饋與調控的體系,會受人類行為影響而產生反應。

MILLIØNS, The Ghost Acres of Architecture, 2020, installation ©MILLIØNS (Zeina KOREITEM + John MAY), Peter OSBORNE
MILLIØNS, The Ghost Acres of Architecture, 2020, installation ©MILLIØNS (Zeina KOREITEM + John MAY), Peter OSBORNE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提出:當全世界的人們不再對「生活在地球上的意義」有共識,分歧的立場間會帶來何種撞擊?這之中協商的可能性又怎麼演化?這樣的假設,並將視野拉高到星球的角度,而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在疫情重創全球之餘,我們意識到人類所能掌控的事物極其稀少,亦不再有權利去忽視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台北雙年展雖順利開幕,然而它不應該只被視為一個事件,而應是一個促使大眾逼視人類現實和生存處境的契機。」


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

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

時間:2020.11.21~2021.03.14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官方網站: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

蜜卡.羅登伯格,《宇宙生成器(AP)》,2017,單頻道錄像裝置,彩色、有聲,26分36秒。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蜜卡.羅登伯格,《宇宙生成器(AP)》,2017,單頻道錄像裝置,彩色、有聲,26分36秒。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