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吟遊時空—霍剛、權純益》金馬賓館開展!走入幾何抽象大師的想像宇宙

將93歲的華人幾何抽象藝術先鋒霍剛(Ho Kan),與韓國當代抽象藝術家權純益一起觀看(Soonik Kwon),會帶來怎麼樣的想像宇宙?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舉辦展覽「吟遊時空」,多達 72 件展品,時間跨度七十年(1955 至 2024),涵蓋繪畫、物件裝置及藝術家早期的珍貴手稿。結合造型與色彩,展現既童趣又宛如冥想的氛圍。

編輯&文字整理/Melody TU;資料提供/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吟遊時空—霍剛、權純益》金馬賓館開展!走入幾何抽象大師的想像宇宙

萬物皆由一個點開始。每個點,都是一個想像的宇宙。

將93歲的華人幾何抽象藝術先鋒霍剛(Ho Kan),與韓國當代抽象藝術家權純益一起觀看(Soonik Kwon),會帶來怎麼樣的想像宇宙?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舉辦展覽「吟遊時空」(2025 年11月23日至2026年11月1日),多達 72 件展品,時間跨度七十年(1955 至 2024),涵蓋繪畫、物件裝置及藝術家早期的珍貴手稿。結合造型與色彩,展現既童趣又宛如冥想的氛圍。

吟遊時空—霍剛、權純益


當霍剛遇見權純益,抽象藝術大師對話打開敏銳感知

抽象不是脱離現實,而是進入存在的現實。

霍剛為縱橫全球七十年的華人戰後大師,而權純益正當盛年,是植根韓國而揚名於世的藝術名家。素昧平生的兩人,卻共享東亞文明根源,在不同地域經歷相同時代的波瀾。

對看兩位藝術家作品,霍剛(右側)、權純益(左側)。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對看兩位藝術家作品,霍剛(右側)、權純益(左側)。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策展靈感源自劉以鬯的小說《對倒》,兩位藝術家在展覽中既可單獨成篇,又能滙流共振。展名《吟遊時空》,則寓意時間與空間川流不息,無始無終。

霍剛以圓、方、三角與短線為引,將陰陽調和及宇宙虛空融入神秘意象《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霍剛以圓、方、三角與短線為引,將陰陽調和及宇宙虛空融入神秘意象《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兩位藝術家不僅在創作特徵與藝術哲學展開引人深思的對話,其於內在精神層面也有諸多共鳴之處。霍剛從權純益的作品中,感受到「空間的靈性與極簡」,而權純益則在霍剛的畫面裡,被「時間與存在的厚度」所吸引。作為通往記憶與心靈的入口,於形與色之間、物質與時間之間、思維與感知之間,抽象不是脱離現實,而是進入存在的現實。

延伸閱讀:


策展觀點:東方抽象的浩瀚感

獨立策展人郭東杰表示:「《吟遊時空》是一場關於時間、空間、人物的展覽,起點是相近的過去,發生於際會的當下,目標在共享的未來。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霍剛和權純益,過去各自有著獨立故事,卻乘風破浪於相同的時空巨流;時值 2025 年,三者匯集為一,讓歷史派生的藝術,藝術蘊藏的哲學,哲學吟唱成詩歌,於此時此地共冶一爐,成就這場展覽。」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館長暨總策展人邵雅曼分享:「我非常鼓勵大家在觀展時,能用心感受顏色的明暗、畫面的觸感,還有幾何造型所形塑的空間意象。當我觀看西方早期的幾何造型時,會感覺設計感多於藝術感,但當我看到這兩位藝術家的抽象藝術時,卻感覺像在閱讀山海經,有許多奇思妙想蘊含其中,每一次觀看都帶來不同體會。這裡頭有一種非常古老的東方性浪漫,當人吟遊其中,彷彿感受自身縮小到一個非常小的點,小到近乎消融而與浩瀚的宇宙合而為一。這種感覺難以通過手機螢幕體會,因為螢幕規格限制了人的觀看尺度,唯有親臨畫作前方,才能敲開那扇通往永恆的精神門扉。」

延伸閱讀:


如何看展?貫穿五大展區的「形與氣」

【形的秩序.氣的流動】

自狹窄如防空洞的甬道,走向前衛藝術思潮萌芽的起點,欣賞兩位藝術家的創作方法與東方精神對話:霍剛以去除多餘回到本質的「減法」,探尋形的空間意趣,善用邊線和色塊來壓縮、扭轉空間;權純益以每日臨帖修行般的「加法」,流露光點在行進間的流動之氣,經由層疊筆觸與物質質地,凝聚時間的能量。在此,「抽象」化為一種感受自身存在的觀看方式,不再是向外的凝視,而是一場向內的修行。

霍剛以去除多餘回到本質的「減法」,探尋形的空間意趣,善用邊線和色塊來壓縮、扭轉空間《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霍剛以去除多餘回到本質的「減法」,探尋形的空間意趣,善用邊線和色塊來壓縮、扭轉空間《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權純益以每日臨帖修行般的「加法」,流露光點在行進間的流動之氣,經由層疊筆觸與物質質地,凝聚時間的能量《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權純益以每日臨帖修行般的「加法」,流露光點在行進間的流動之氣,經由層疊筆觸與物質質地,凝聚時間的能量《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東亞抽象再凝視】

分別以「霍剛 — 漢字的空間造型」與「權純益 — 見黑而見光、照見物我」的空間裝置,獨立呈現兩位藝術家的風格特質:霍剛的畫面構圖引申漢字結構之美的哲學,結合巧置於空間的家具,為觀者營造舒適靜觀的感官經驗;權純益以近十年來每日往復塗抹的石墨瓦片,為展間築造頂天觸地的巨型石碑,墨在燈光照射下明如「心鏡」,隨自然光線灑落,心鏡由墨黑轉而明亮,導引觀者在墨韻光點中遊入藝術家的內在心畫。

霍剛的畫面構圖引申漢字結構之美的哲學,結合巧置於空間的家具,為觀者營造舒適靜觀的感官經驗《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霍剛的畫面構圖引申漢字結構之美的哲學,結合巧置於空間的家具,為觀者營造舒適靜觀的感官經驗《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權純益以近十年每日反覆塗抹的石墨瓦片,在展間築造頂天觸地的巨型石碑;在光線照耀下,墨面如「心鏡」般由黯轉明,帶領觀者沿著墨韻光點走入藝術家的內在心畫。《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權純益以近十年每日反覆塗抹的石墨瓦片,在展間築造頂天觸地的巨型石碑;在光線照耀下,墨面如「心鏡」般由黯轉明,帶領觀者沿著墨韻光點走入藝術家的內在心畫。《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從靜到動:圓點、方、三角】

營造展間如一座色彩遊樂園:權純益運用堆疊和研磨的筆觸,以圓、方、三角、十字,來象徵天、地、人、方向,彷彿摺紙般的空間意趣,體現從俯瞰或仰望角度所疊合的多次元空間;霍剛以圓、方、三角與短線為引,將陰陽調和及宇宙虛空融入神秘意象。權純益的畫面似吸鐵般引人進入,霍剛的畫面則如外太空般令人漂浮其中,觀者將在「引力」、「漂浮」間的張力與平衡中「行走」,感受天、地、人與多重空間的關係。

霍剛以深綠圓形映襯亮黃色畫面,搭配粉紅幾何形體,營造兼具張力與靜謐的幾何抽象畫面。《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霍剛以深綠圓形映襯亮黃色畫面,搭配粉紅幾何形體,營造兼具張力與靜謐的幾何抽象畫面。《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權純益的畫面似吸鐵般引人進入,霍剛的畫面則如外太空般令人漂浮其中,觀者將在「引力」、「漂浮」間的張力與平衡中「行走」,感受天、地、人與多重空間的關係。《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權純益的畫面似吸鐵般引人進入,霍剛的畫面則如外太空般令人漂浮其中,觀者將在「引力」、「漂浮」間的張力與平衡中「行走」,感受天、地、人與多重空間的關係。《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形與氣之間:通往永恆的入口】

循粉色狹縫進入:霍剛的作品恍若超現實山水,極簡中趨於無限,散發如深海般的靜謐與神秘;權純益的作品則如微風撫過稻田般清新,從溫潤色階中透出微光的「間隙」,照映了有關色彩的生命記憶。看似安靜的作品,卻如投入心湖之石,引發陣陣漣漪。抽象在此不再是逃離現實,而是進入更深層的現實,體現眼睛看不見但真實存在的精神世界。

抽象在此不再是逃離現實,而是進入更深層的現實,體現眼睛看不見但真實存在的精神世界。《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抽象在此不再是逃離現實,而是進入更深層的現實,體現眼睛看不見但真實存在的精神世界。《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循粉色狹縫步入展間,霍剛的畫如極簡超現實山水,靜謐又神秘;權純益的畫如微風掠過稻田,於溫潤色階間透出微光的「間隙」,喚起關於色彩的生命記憶。《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循粉色狹縫步入展間,霍剛的畫如極簡超現實山水,靜謐又神秘;權純益的畫如微風掠過稻田,於溫潤色階間透出微光的「間隙」,喚起關於色彩的生命記憶。《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繪畫是我們之間的橋樑】

為觀者搭起了一座彷如走入中式庭園的月橋: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在四面展牆相互輝映,通過彼此的框景來借景,並與窗外館舍的獨有山景,共譜詩情畫意。霍剛、權純益與金馬賓館交疊了相同的時代軌跡,儘管代表亞洲藝術發展支線的兩個世代藝術家相差近三十歲,卻在此展的對話中體現了歷久不衰、超越時空維度的永恆特質。

作品在四面展牆相互輝映,通過彼此的框景來借景,並與窗外館舍的獨有山景,共譜詩情畫意《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作品在四面展牆相互輝映,通過彼此的框景來借景,並與窗外館舍的獨有山景,共譜詩情畫意《The Bards of Time and Space 吟遊時空──霍剛 Ho Kan、權純益 Kwon Soonik》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 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ALIEN Art Centre


從視覺到舌尖,更多不同的美學體驗

《吟遊時空》展區結合錯落巧置的設計家具,以或高或低的視線落點編排,為觀者提供一個由策展角度觀看作品的體驗。館方偕栢悅國際合作,引入丹麥設計品牌 Fritz Hansen 多款經典座椅,在展區中營造詼諧有趣的尺度對比,展期間將規劃特定時段在工作人員引導下,邀請觀者自由移動家具位置,徜徉在無盡意的「藝境」之中。

展期間,金馬咖啡廳 ALIEN ALL DAY LOUNGE 聯合夏甜點 Shah Pâtisserie 推出特展獨家限定甜點 —「霍剛的霧山珍奶」與「權純益的石墨千層」,延伸自兩位藝術家最具代表性的「圓點」與「石墨」特質。對霍剛而言,「點」能激活空間構圖,燃亮畫面想像力;於權純益來說,石墨深邃的黑能喚起觀者凝視探尋的心。在體感、視覺、味覺的多重感官交織下,邀請觀者走入抽象藝術的意與境。


吟遊時空 — 霍剛、權純益

展期|2025.11.23 (SUN) – 2026.11.01 (SUN)
地點|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二樓、三樓
策展人|邵雅曼、郭東杰

更多詳情請見官網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