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心理情緒肯定會影響身體健康!壓力太大的時候記得練習這七種療癒法

健康有三大支柱:身、心、靈,忽略任何一個面向只會招致不平衡與疾病。而這些療癒法則有助於培養情緒能力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當身體說不的時候:過度壓抑情緒、長期承受壓力,身體會代替你反抗》

心理情緒肯定會影響身體健康!壓力太大的時候記得練習這七種療癒法

1.接受(Acceptance)

接受的概念很簡單,就是願意瞭解、承認實際情況。接受就是有勇氣在瞭解情況的過程中加入負面思考,但不會以此主導面對未來的方式。接受不代表屈服於使我們煩惱的情況,但我們不能否認當下的實際情況。某些人根深蒂固的信念是,他們不值得、不夠「好」、不應得到圓滿,接受的概念向此提出挑戰。接受也意味著與自己建立富有同理心的關係,拋下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中過於氾濫的雙重標準。給予自己同理心不代表要喜歡自己的每一種特質,只是把自己也當成其他受苦、需要幫助的人,給予一樣不帶批判的接納。


2.覺察(Awareness)

覺察也意味著學習認識自己感到壓力時會出現什麼徵兆,瞭解當意識忽視壓力源時,身體如何向我們傳遞訊息。在動物與人類研究中,研究者皆觀察到,比起主觀意識的覺察或客觀觀察到的行為,生理的壓力反應更能準確探知生物體真實的感受。

一連串生理徵兆,例如心跳加速、出汗、頻尿、頭痛、背痛、腹瀉、口乾;以及情緒徵兆,例如情緒緊繃或過度緊戒、焦慮、失去生活之樂;另外是行為方面的表現,包括不尋常的衝動、易怒、過度反應的傾向。我們可以學著解讀這些徵兆,不只把它們當作應克服的問題,而且要視為應關注的身體訊號。


3.憤怒(Anger)

伍迪.艾倫電影中的一個角色這麼說道:「我從來不生氣,我只是長出一顆腫瘤。」本書提到眾多針對癌症患者的研究,再再印證了這句玩笑話。我們也知道,壓抑怒氣會提高生物體所感受到的生理壓力,因此是眾多疾病的危險因子。壓抑怒氣會提高患病機率,而感受怒氣則有助於治癒,至少對延長生命有益。舉例來說,曾對醫生發怒的癌症患者,其壽命較平靜的患者長。而且比起壓抑怒氣,表現怒氣所帶來的生理壓力較少。

健康的生氣過程中,不會有任何激烈的舉動,而是會觀察到肌肉的緊繃都放鬆下來,下巴放鬆了,因此嘴巴張大;聲帶放鬆了,所以語調變低。肩膀垂下來,所有肌肉緊繃的跡象都消失了。


4.自主(Autonomy)

界限和自主對健康很重要。我們透過身體來體驗生命,如果我們無法述說生命經歷,那麼身體會代替心靈和嘴巴表達出來。界限是看不到的,是來自有意識的內心感受,定義著自我。這從捫心自問開始:「在我的人生和人際關係中,我想要什麼?希望擁有多一些什麼?少一些什麼?不要什麼?我有哪些明確的限制?」在此自我定義的過程中,透過自我參照,我們就能勾勒出在此當下的人生中所重視、欲求的事物;控制的中心就在我們的內心。而自主就是從內在的控制中心發展出來。

5.依附(Attachment)

依附是我們與世界產生連結的方式,在最初的依附關係中,我們學會(或失去)坦承、照顧自我、維持健康的能力。在這些早期的依附關係中,我們懂得體驗憤怒,或是對之感到恐懼並進而壓抑。我們於此時培養出自主意識,或是因自主的凋零而難受。

對於連結的渴望可能帶來痛苦,一旦遭到拒絕,會引發憤怒,因此有時候,比起讓自己體會這種渴望,我們反而覺得感受苦澀和暴怒比較容易。親密的連結需求不被滿足,這是所有怒氣的背後原因。我們必須瞭解當初使我們關閉情緒的弱點所在,如此才能治癒。我們已不再是無助、依賴他人的小孩子;我們不必再害怕情緒弱點。世人都需要人際連結,我們大可讓自己滿足這項需求,也要挑戰「自己不值得被愛」。


6.自我主張(Assertion)

除了接受、覺察、體驗怒氣、培養自主、慶賀自己擁有依附的能力並敢於追求連結,再來要討論的是自我主張:對自己與世界宣布自己的存在,我就是我。自我主張就是宣告自己的存在,是對自我的一種正面評價,無關乎個人經歷、個性、能力或外界對我們的看法。自我主張所挑戰的核心觀點是:「我們必須有所作為,才能顯現存在的價值」。自我主張不需要行動或反應,重點在於存在,無關乎行動與否。因此,自我主張可說是行動的反面,不僅在狹義上拒絕從事自己所不願做的事,更進一步是放下該做些什麼的想法。


7.自我肯定(Affirmation)

肯定自我,就等同做出正面積極的宣告,並朝有價值的事物邁進。追求下述兩種值有助於治療與保持完滿。

第一種價值就是創造的自我。

每個人都有創造的慾望,表現方式可能有很多種:寫作、藝術、音樂、創作,或是任何獨特的方式,例如烹飪、園藝、社交。重點在於,要實踐創造的衝動,這不僅有助於治癒自己,也能治癒他人;逃避創造則會扼住身體和心靈。

第二種價值是宇宙本身,也就是我們與周遭一切的連結。

人類是斷絕、孤立、毫無連結的看法具有毒性,而不論生命是多麼殘酷、多麼頻繁地呈現其陰暗面,我們都要知道,這只是苦澀的幻覺,這是致病的信念生物學的其中一種面貌。

許多人從心理著手,未曾思考自己的靈性需求;也有人只透過靈性方式來尋求治癒,只追尋上帝與宇宙的自我,卻不瞭解找到並發展個人自我的重要性。請牢記,健康有三大支柱:身、心、靈,忽略任何一個面向只會招致不平衡與疾病。

當身體說不的時候:過度壓抑情緒、長期承受壓力,身體會代替你反抗

你無法說出口的﹑習慣壓抑自己的, 身體會代替你說不。 為什麼有人不菸、不酒,注重健康,卻還是罹癌? 是什麼削弱人體的防禦機制,喚醒原本存在的癌細胞,使其激增?本書作者在數十年的行醫經驗中,發覺所遇到的重症患者,幾乎都有類似的行為與情緒感受模式,為自己帶來過度龐大的壓力。自我壓抑、無法拒絕他人、缺乏憤怒的自覺,這些特質也使個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無法表達、需求被忽視、善良被濫用的情境。不論有沒有意識到,這些情況都會誘發個人壓力,多年來一再發生、程度倍增之下,可能會傷害身體內在的衡定狀態與免疫系統,最後直接反映在身體上!當身體開始出現明顯的症狀,就是一種強烈的警訊,告訴我們:已經承擔太多。找回感知實際情緒的能力,學習認識自己感到壓力時會出現什麼徵兆,瞭解當我們忽視壓力源時,身體是如何向我們傳遞訊息,不要讓隱性壓力危及健康。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