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職場

YouTuber Alizabeth娘娘的職場之道:你可以做自己,但不要變白目

來自泰國,言詞辛辣又直接的YouTuber Alizabeth娘娘,接受《Cheers》雜誌的採訪時,展現沉著的一面。面對每個問題,總會細細思考再回答,語速也放慢許多,展現不同於鏡頭前的一面,也難得與媒體分享她的工作觀。

text、photo/cheers、Marie Claire Taiwan

YouTuber Alizabeth娘娘的職場之道:你可以做自己,但不要變白目

來自泰國、Facebook擁有29萬名粉絲、言詞辛辣又直接的YouTuber Alizabeth娘娘,在影片中常常「鼓勵」酸民,要罵她之前要多做點功課。網友罵她是「死Gay」,娘娘卻悠悠的回覆:「我不是Gay,我是跨性別,罵人前也要搞清楚對方的性別認同。」 回覆酸民留言總能四兩撥千斤、內容中肯,看似衝勁十足的她,接受《Cheers》雜誌的採訪時,展現沉著的一面。面對每個問題,總會細細思考再回答,語速也放慢許多,展現不同於鏡頭前的一面,也難得與媒體分享她的工作觀。

作為泰國華人、跨性別網紅,甫出版人生第一本書《不被認同,才與眾不同》的Alizabeth娘娘(林正輝,以下簡稱娘娘),讓人好奇她對「自我認同」的挖掘深度。沒想到她卻說:「我是來台灣念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後,才了解自我認同和性別認同的定義。」原來,在泰國,比較少人談「認同」,但回顧過去,娘娘認為自己早就意識到「自我認同」。

以前,她對認同的定義是「能不能得到幸福」,現在則專注在「自我」。當把眼光看向自己,要「做自己」就不難,因為你清楚自己要什麼。也因此,面對職場、人際關係,娘娘自有一套「與眾不同」的法則,不追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娘娘認為,每個人都有追求認同感的方式,「不能因為一個人的行為,就判斷他的性格,要看背後的人生脈絡。」才剛露出認真的神情,下一秒娘娘卻又笑笑地說:「但我也很懶得去了解一個人為什麼會變這樣,太累了。我主要還是看臉,因為看帥哥會讓我有愉悅感。」

工作的成就感是來自個人努力,要感謝自己

有的人會把成就感建立在工作上,娘娘認為這是件危險的事。「萬一你沒了這個工作,或是得不到掌聲了,該怎麼辦?」對娘娘來說,她的工作觀就是:自己比工作重要。「要時不時的鼓勵、讚美自己,有機會就要站上舞臺,有人說『謙虛使人進步』,我覺得根本是廢話,」她大笑。

看開工作中得失,是娘娘過往工作經驗的積累。她曾在泰國當過娛樂記者,最大的體悟就是:「沒有誰不能被取代」。因為娘娘會中文、泰文,又會主持,當時她抓緊各種採訪機會,拼命問問題。因為她的積極,得到許多獨家內容,也成為她工作的籌碼。

後來公司經營逐漸走下坡,娘娘離職後,公司找了另一個人來接替她的工作,但對方無法延續娘娘的風格和工作態度,節目很快就收了。這讓娘娘體認到,建立自己的無可取代性非常重要,一切的努力都要為了自己。

若在同事身上注入太多情感,反而拘泥

面對職場各種鳥事,與主管、同事相處之道,娘娘有一套生存之道。曾經在當記者時,與同事建立深厚感情,後來這群同事因公司發展不佳、相繼離職,當時她遮不住難過的情緒。

但她很快就明白:「同事,就只是同事」。畢竟,同事們來來去去是常態,在工作上多少需要相互協助,她告訴自己,保持良好互動,不一定要投入太多情感。適時把自己抽離,反而會更自在。

至於向上管理,雖然娘娘會跟著同事一起抱怨主管,但卻不會因此對主管持負面觀感。「同事和主管對你都會有利益關係,但可以給你更大利益的是主管,讓你工作順利、升遷的也是主管。雖然這樣講好像很虛偽,但清楚自己要什麼,至於別人要怎麼看,就是另外一回事,」娘娘說。

這樣的個人見解,也許在他人眼裡顯得勢利,但過往工作經驗讓她體會到,在職場上,就是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和環境,做好該做的事。

「沒有一個企業體制和主管是完美的,有句話說『對事不對人』,但對主管就是要『對人不對事』。」她強調,要摸透主管的喜好,就算是白目主管也有適合的溝通方法。「如果主管喜歡人家拍他馬屁,那就拍啊!」娘娘笑著說。

她認為,每個人走進職場,或多或少都會戴上面具,但只要掌握「個人角色」的分寸,在職場上做自己,並不是這麼難。「有的人說自己就是說話直接,但如果在主管面前講話很直接,那不叫做自己,叫白目。」

來自泰國、Facebook擁有29萬名粉絲

也正因著娘娘的外型、性別認同挑脱傳統社會期待,所以磨練她這些年更加堅定的信念。「要我談霸凌和歧視,講都講不完,唯一應對的方法,就是心理認同。」她的祕訣是,要夠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跟別人的不同,才能過得快樂。

娘娘坦承,國一以前,她覺得自己長得醜、不喜歡拍照,後來慢慢接納自我性別,才走出困境。

面對各種批評、偏見,她認為,要怎麼解讀都取決自己。「當二元對立被打破後,你就有很多選擇,世界不是只有黑白、好壞,很多時候,可能是灰色。」所以,娘娘喜歡傾聽社會上不同的聲音,這也是她拍訪談影片的初衷。主持人曾寶儀、金鐘影帝吳慷仁、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翁麗淑等,都曾是座上賓。而她最想邀請、卻一直得不到回應的,是護家盟。

「邀請他們,是想聽對方怎麼說。我覺得溝通很重要的一件事,是你有沒有把對方的話聽進去。」娘娘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邏輯,就算不認同對方的觀點,她也不會想反駁。「溝通不一定要達成共識,如果大家想得都一樣,我反而會懷疑自我存在的價值。」

也就是說,當自己的立場被否認,也不一定是失敗的溝通,娘娘認為,只要對方有聆聽你的立場,再表述另一種思維,即便沒有共識,也只是兩條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如同她書中所說:「有效的溝通是一方把另一方的話聽進去,不見得要有共識,但至少願意接受對方的論點。如果只能接受單方觀點,那叫洗腦。」

勇於與眾不同,在職場、人生打破傳統價值,正是娘娘受網友喜愛的原因,不需要事事追求他人認同,正是娘娘的人生核心信念:「如此,我才與眾不同。」

【 原文於此,本文由《Cheers快樂工作人》提供,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會議 總是沒效率?跟著 Netflix 學高效會議3原則

誰說內向就吃虧? 6大優勢讓內向者在職場更吃香

「人因夢想而偉大」沒有夢想,就不偉大嗎?《靈魂急轉彎》給大人的3堂哲學課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