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The Future IS】一日雜誌人,終生雜誌魂!江家華,「做雜誌的人都是有話想說。」

江家華,八年雜誌編輯,四年報社記者,現任《新活水》雜誌副總編輯,同時也是FB粉絲頁「雜誌現場」創辦人。一日雜誌人,終生雜誌魂,近年格外關注亞洲 Zine 的發展。

攝影/Cheng Chen 妝髮/Manda Wu 圖片來源/雜誌現場FB

【The Future IS】一日雜誌人,終生雜誌魂!江家華,「做雜誌的人都是有話想說。」

做雜誌的人,愛到卡慘死。新聞系畢業的江家華,一路從室內設計、建築雜誌,當到《誠品好讀》編輯,「20幾歲做雜誌真瘋,要做環島,就真的24小時不睡挑戰火車環島,每一站車門一開就衝下去拍照,證明給讀者看。做夜生活,就真的晚上去林森北路採訪。香港回歸十年時,前三個禮拜寫企劃書去跟香港觀光局申請,三個編輯訪了99個路人,神經病啊。」

那是出版業寒冬將至前的臨去秋波。2008年,台灣圖書出版量首度出現負成長。四月,發行24年的《推理》雜誌和創刊八年的《誠品好讀》雙雙停刊。江家華決定暫別江湖,去英國進修。

網路殺了實體出版?

她在歐洲大量接觸獨立雜誌,開啟了後來觀察研究的契機。2014年,她列出17本喜愛的歐美獨立雜誌,一一聯繫前往採訪,「我很好奇做這些雜誌的人是不是圖文相符,發現通常蠻吻合的,如果一定要抓出共同特性,就是大家都會想往好奇的領域一直挖。還有怕拍照,都對雜誌抱有相當的熱情,而且對紙本出版跟網路態度樂觀,覺得網路是打開世界的一扇窗,全世界的讀者找得到他們,他們也找得到全世界的讀者。」

台灣出版業普遍因網路改變閱讀模式而焦慮,「出發前,前輩都會叫我問他們的商業模式,大家關心的是怎麼活下去。可是我看見很多雜誌不是靠雜誌本身存活,而是成為一個品牌,撐出營運空間去做別的事。譬如家居雜誌《Apartamento》,因為視覺能力、深掘議題的方向很不一樣,開始有很多傢俱廠商找他們製作目錄或展覽。《Kinfolk》開始發掘自己的選物風格,賣出國際版權。《Monocle》不管背後有沒有資金,就是堅持內容歸內容,也跟讀者找到連結跟共鳴。」

就決定是你了!小誌!

她也在歐洲書店發現一種叫「小誌」(Zine)的刊物,可能出自影印或隨手塗鴉,印個幾本就賣四歐、十磅。她特地去瑞士訪問專出藝術類小誌的出版社 Nieves,留意起小誌在亞洲的發展。2012年前後,隨著小誌/獨立刊物市集「Not Big Issue」崛起,台灣也掀起一股生猛有勁的小誌浪潮。

無論是藝術創作者、愛塗鴉的上班族,甚至是刺青師、樂團主唱或水電工,只要你有想法,人人都可以 Zine 一波。江家華認為,「小誌變成一種自媒體的形式,我先告訴你我的風格是什麼,你再決定要不要認識我。大部分類別是把生活瑣事畫成故事或寫出來,放到大眾出版不一定會有市場,但只要找到對的族群,就會引起很大的共鳴。」

未來,小誌或許會吸引更多藝術家投入創作,「就像限量藝術品,慢慢往高單價收藏品的方向走。紙質或印刷方式已經不是重點,我覺得比較像買一個帶給你驚喜的點子。」

非說不可,就讓眾聲喧嘩吧

當年的《誠品好讀》,讓熱愛編輯的年輕人窺見文化的縱深和廣度。走遍世界雜誌現場,江家華分享:柏林有本旅行雜誌,整期只訪問一個人。也有單車雜誌不提騎什麼車,而問為什麼要騎車,可能是逃避喪母之痛,或是311海嘯後的療傷之旅。黎巴嫩青年創辦的《The Outpost》,每期主題都是「The possibility of…」,談返家的可能、幸福的可能、藉肚皮舞者的故事探討身體的可能。「也許類別不是那麼難以想像,可是切入的方式非常有意思,而且更以人為主、更有故事性,編輯的角色是幫大家找到更不一樣的角度去了解這件事。」

當雜誌往更分眾、多元的未來走,江家華也冀望島上有更多文化的想像性,「如果年輕人想投入做雜誌,我希望他們可以更天馬行空,關注更不一樣的事,突破原有的想像。不要流行什麼就做什麼,而是你覺得挖掘到什麼東西,市場還沒有就去做,那就是我們缺乏的。」

雜誌會消失嗎?江家華搖頭,「我認為做雜誌的人都是有話想說,想說到非用這樣的媒介不可,否則開粉絲頁不是成本更低?或許聲音會小一點,會不太一樣,但就像廣播,有它存在的價值所以不會消失。未來閱讀形式可能會更漫畫化、圖像化,台灣現在設計視覺在往上走,可是內容面還很薄弱,需要文字邏輯去掌握。」

「接下來要做,我就會做自己的雜誌。」那會是什麼樣子?江家華想了一下,「會隨著我自己年紀成長,也跟著我成長的雜誌。讀者是跟著編輯走的,希望自己會一直是個有趣的存在!」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