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心理測驗

MBTI|外向人格「E人」的真實內核!ENTP怕不被聽見、ENFJ默默承擔情緒暗流

想像蝴蝶撰寫了好一陣子的MBTI人格探討的專欄,針對每次不同的主題,也是一次一次以不同的面向來認識所有的人格特質。每一種MBTI人格類型,都像是我們在人際互動中選擇的一副面具,而我認為在這裡「面具」並非象徵虛假,更是為了融入環境、生存、被理解與發揮所選擇的行為風格。

Edit / Rose Tai、Photo / Getty

MBTI|外向人格「E人」的真實內核!ENTP怕不被聽見、ENFJ默默承擔情緒暗流

但面具背後,還藏著不願輕易示人的真實情感與脆弱本質。這次的主題將分成上下篇,將揭開16型人格的「表象人格」與真實內核的反差,覺察那些慣性的日常總是壓抑、忽略,甚至連自己都未必清晰辨認的情緒暗流,也會發現每一種人格的外顯,其實內在是很珍貴的「純粹」。笑著說沒事的人,心裡常有好多事。人們總說外向的人容易親近,但外向的能量,從來不等於情緒的透明。他們擅長帶起氣氛、主動開啟對話、自然的與群體連結,可這不代表他們「一直都很外向」。在 MBTI 的分類裡,外向型E人格擅長對外投注能量,他們習慣在互動中調頻,在對話裡找到定位。不過在綻放自我光芒的時候,往往藏著許多「沒有被看見與理解的心事」。

你在世界面前扮演的角色,是你?還是是以為世界需要的你?

ESTP|總是很敢的樣子,其實也怕他人投射失望的眼神

表象人格:無所畏懼、什麼都敢衝、即興反應快、時時保持正能量。

真實內核:不被允許犯錯、失敗的恐懼,以及「我會被接住嗎?」的隱形焦慮。

ESTP 擅長以行動化解困境,他們會先做了再說,用衝勁維持掌控感。但很多時候,他們做的不是自己最想做的,而是「最有把握不會失控的」。他們不喜歡停下來,因為靜下來就會聽見內心的陰暗面,以及腦袋各種吵雜的聲音,那些聲音往往混亂、沒有邏輯。他們的冒險是表象,他們的柔軟不太敢外顯給人看,因為在太多次的生命經驗裡,他們時常體驗到「脆弱就輸了」。

ESFP|活在當下的玩樂之星,其實一直在試探自己「我值得被愛嗎?」

表象人格:好相處、情緒反應大、愛笑、永遠會陪玩與陪笑的存在。

真實內核:怕自己一安靜下來,就被世界遺忘。

ESFP 總能讓身邊的人感覺開心,他們好像總是很有能量。但這其實來自於「我要被喜歡」的深層渴望。他們不一定真的想跳那支舞、拍那張照、參加那場聚會,只是會害怕不參加就會與這一切斷開連結。他們需要很多「情緒的回應」,也常把情緒拉高是為了讓別人「看見我在這裡」。有時候他們選擇離開一段關係,通常不是因為不在乎或沒感覺了,是因為無法感受自己的存在感與值得被珍惜。

ENFP|熱情澎湃的靈魂冒險家,也會被不被理解的孤單淹沒

表象人格:超會說漂亮話、點子很多、可以跟每個人都聊得來、不怕沒朋友。

真實內核:被貼標籤的時候會很受傷,最怕的是「你根本不懂我」。

ENFP 常被說是社交萬人迷,但其實他們的心非常挑剔與敏感,不是誰都能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在世界。他們可以對每個人都很友善、圓融,但心裡其實很少真正認同誰、把自己交出去。很多 ENFP 曾因為展現真心被誤解,所以學會把熱情變成面具,讓笑容變成守門員。他們的「想太多」是對關係的精微感知,當他們一再迎合而無法體驗到真誠時,內在會崩潰、內耗。

ENTP|語言模式的遊戲高手,其實最怕自己的內涵與智慧沒人聽見

表象人格:思路快、嘴巴利、很有趣、幽默、彷彿什麼都不太在意、也不太走心。

真實內核:我的想法如果沒人想聽…我是不是太難懂了?

ENTP 喜歡思辨,喜歡拋出觀點看別人怎麼反應,不過,這些其實是他們「渴望被理解」的一種方式。他們的話語很容易讓人以為「這人好聰明、好機靈」,卻很少有人真的走到他們的情緒與感受深處。他們也會孤單,只是不太會讓人發現。而ENTP最怕的不是不被在意,是那個「認真、努力的自己被輕視」了。

ESTJ|看起來一派從容,其實一直在撐「要對世界負責」的壓力

表象人格:總是冷靜、有條理、問題解決達人、組織力滿分、什麼都不是問題。

真實內核:沒有人問過我:你累嗎?你還好嗎?

ESTJ 的假面最難被識破,因為他們真的「很會撐」,也總是會擔起責任。久而久之,他們變成那個「大家都習慣依賴的人」,彷彿他沒有脆弱與負面情緒。他們老在扮演「照顧別人」的角色,有時候,他們也會想要有人說一句:「今天的你,把自己交給我好嗎?我在。」他們需要一份依靠,一個可以允許自己做回孩子的港灣。

ESFJ|總是顧大局,設想好一切,但有時候自己卻是那個被忽略的人

表象人格:最會照顧他人情緒與感受、活動策劃王、閱讀空氣第一名。

真實情感:如果我不關照大家,還有人會喜歡我嗎?

ESFJ 的世界裡,關係和諧是最重要的秩序。他們願意花很多心力去讓大家都開心、和平,於是犧牲自己的想法與立場,但這種「配合」久了,會讓他們內在感到迷失與委屈。最讓他們難受的,是「我這麼努力顧全大局,卻沒人覺得我可能也想被在乎」。

ENFJ|人群中的光與火,其實默默承擔了最多說不出口的重量

表象人格:最會鼓勵人、最會連結人、最能理解情緒、總是發光發熱。

真實內核:如果我不支持大家,大家還會需要我嗎?

ENFJ 擅長用自己的能量溫暖他人,也因此習慣「先照顧別人,再處理自己」。這樣的他們,很少把自己的心事攤開來說,因為他們習慣成為那個支持著別人的存在。是人,都會疲憊,也有想被陪伴、想充電的時候。於是在他們終於卸下這些高能量的盔甲時,那個「終於有人抱抱我」的瞬間,容易讓他們情緒潰堤。

ENTJ|總是在「搞定一切」的姿態背後,壓抑了對脆弱的極度防衛

表象人格:領導者氣場、效率至上、掌控場面、體面、從不混亂。

真實情感:我可不可以只是一個任性、也會退縮的普通人?

ENTJ 從小就被期待得很高,也習慣把他人對自己的期待轉為動力。在這份高效能與理性輸出的外表下,他們其實壓抑了很多情緒,他們會自我苛責、會自我否定,但也不會輕易承認自己的無所適從。因為一旦感到不知所措,他們怕「會不會就失去大家的信任?」其實,他們也渴望有個空間,可以放下領導的責任,好好休息,好好做自己。

結語|用盡力氣撐起世界的你,也需要被溫柔擁抱

每一種外向人格我們能看見一張張掛著「正向」與「高能量」的面具。那些面具底下,藏著的是脆弱、我也不會、我也不懂、渴望被支持與沒被說出口的「我想被看見」。不是每個 E 型人都擅長把情緒表達出來,但每一個外向的人格裡,其實都住著一個偷偷等著被「允許」的內向小孩。下集,我們將進入 I 型內向人格的世界,去聽見那些安靜卻又豐沛的感性宇宙。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