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聊心事

友情跟你想得不一樣!別以為把閨密都拉到群組小圈圈,彼此就是一輩子的朋友。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會與一些曾經熟悉的朋友漸行漸遠,這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威廉新書《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說道:「沒有一輩子的朋友,只有記得一輩子的人。」

Photo/IMDB、悅知文化

友情跟你想得不一樣!別以為把閨密都拉到群組小圈圈,彼此就是一輩子的朋友。

文/精神科觀察日記-威廉《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出版社/悅知文化

曾以為把朋友用小團體圈起來,拉到群組就能一輩子。

每當我翻起一張張舊照片,發現有不少合照已變成經典。所謂經典,是畫面裡幾張笑臉貌似親密,如今卻成為絕響。曾經以一群人為中心的人際圈,撐不到一起點著相簿回憶青春的人生階段,令我唏噓不已。仔細回想,從「我們這群」變成小團體的過往時日,所受過的傷全來自於過分投入,世界總繞著那幾個人轉。

人是群居動物,只有極少數能夠遺世獨立又活得自在,談起小團體總讓人又愛又恨,過往人生在聊天群組幾進幾出,始終沒辦法來去自如。也曾想過要以孤鷹姿態獨來獨往,可惜我註定瀟灑不了,好幾次拖著疲憊黯然退群,一身腥要不就一身傷。

剛到陌生環境,成群結黨是最快得到安全感的方式,學校相對單純許多,要好要壞也拖不過畢業,一段關係就會成定局。進入職場後,我則是雷達全開、刻意避開派系之爭,與其選邊站,不如埋頭苦幹,不做多事八卦之人。

多數的小團體是情感脆弱的組成,依賴的背後是害怕。

要徹頭徹尾感受小團體的甘苦,得把時間往前推,回推到初入社會,正值二十二、三歲要開始一段新生活之時。頭一年通常是公司跟家裡兩邊跑,刻意跟同事保持距離,假日偶爾跟老同學聚會,拜網路所賜不至於寂寞。

當時這城市對我來說還算陌生,扣除零星幾個家住台北的大學同學,嚴格來說,一個熟人都沒有。因緣際會下,在某次聚會上認識幾個新朋友,相處得異常融洽,說一見如故太矯情,只能說笑點哭點都有共鳴,就此產生引力,將飄浮狀態的我拉回地面。

就像談戀愛,總想要每天都見到對方,就算無聊也想賴在一起;不久之後演變成固定班底,到哪都同進同出,有著彼此才懂的手勢跟暗號,自然而然開始用「我們這群」來代稱。幾次喝嗨之後,我們這群開始有了名字,一個想要非我族群都必須認得的名字。

賴著一群人的生活像手拉著手兜圈,彼此就這樣原地轉了好幾年。與其說小團體,不如說成是情感信仰,認定有這群人就夠,只要彼此撐著彼此,就能順風順水的過完這輩子。但過程中有愛有恨,最後這段關係禁不起時間的沖刷而崩解,離開結成小團體的時空,友情漸漸失溫。

那幾年,內心異常脆弱,一有風吹草動就嚷嚷著崩塌,誰跟誰失和避不見面,誰和誰又不知道怎麼了,明明事不關己,還是得拼了命守住堡壘,三不五時陷入恐慌,甚至擔心被排擠而提心吊膽。把所有安全感都放在同個地方,不是好的人際策略。

沒有一輩子的朋友,只有記得一輩子的人。

一點開通訊軟體,滑過幾個彷彿被切成靜音的群組,失去無話不談的氣氛,不知該進該退,時常看著舊合照想著當初形影不離,如今卻慢慢淡去,淡到再遇見也僅能寒暄幾句,很難不感傷。可感傷無濟於事,倒不如把一次又一次的小團體看成旅行,曾有過共同目標,心裡明白總有一天會往各自理想走去,註定分道揚鑣,就可以成熟以對。

想起一部韓國電影《陽光姐妹淘》(Sunny),內容敘述七個感情要好的中學女生組成「七公主」,曾說好永不分開。事隔多年斷了音訊,再見面已不是當年單純的七個人,各自經歷不同的人生,有人意氣風發,當然也有人落魄。

故事最後來到大姐頭春花的葬禮,為實行遺囑,必須在靈堂前重跳當年校慶沒有完成的舞蹈,幾個中年婦女恥度全開,跳到忘我,笑容還是二十五年前的那群小女生,讓看似破碎、現實到刺痛的故事變成溫馨結局。

要知道一起喜歡一件事,一起討厭一個人,遠不及一起互相提醒、成長的關係來得堅固,喜好是會改變的,再強烈的感覺都將隨著時間淡去。你說可惜嗎?從前的我肯定說是,但現在卻希望各自安好,等著再聚首不見得要談近況,能笑著聊從前就不可惜。

眼前的人生將越來越沉重,要彼此跟在身邊一輩子太強人所難,再輝煌、再熱烈的小時代終將過去,人來人往是自然法則,別被幾個人給絆住了。讓小團體變成一個安心的角落,往後日子裡受了委屈就往裡頭躲一躲,等待復原再回到各自生活,切記這裡是停靠站、加油站,不是終點就不要逗留。

#群組小圈圈

過於專注經營小範圍的人際關係,情緒容易被放大再放大,窩在裡頭會得到極大快樂,相對也得承受極大悲傷。

購書連結:《絕交不可惜,把良善留給對的人》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