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最新研究:不用1萬步,每天走7千步就能提升健康,降低死亡風險,真是如此?專業醫師揭真相

妳是否也曾為了達到每日要走1萬步而感到壓力重重?其實這個數字源自於1960年代日本的行銷口號,並沒有實質的醫學根據,而最新研究顯示,每天走7千步就足以帶來顯著的健康效益,包括降低死亡風險及改善心血管疾病和情緒狀態。

Photo/Getty Images

最新研究:不用1萬步,每天走7千步就能提升健康,降低死亡風險,真是如此?專業醫師揭真相


每日走7千步是一項比想像中更科學的新標準

長久以來,「每天1萬步」幾乎成為健康代名詞,很多人甚至把它當作必須達成的每日任務。然而,多項研究指出,這個數字最初並不是來自醫學研究,而是日本1960年代一款計步器的廣告宣傳,雖然1萬步確實能帶來健康益處,但最新研究卻指出,其實只需要走7千步就已足夠。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追蹤2千多名中年人,結果顯示:

●與每天僅走2千步的人相比,每天走到7千步的人,早死風險下降了50–70%。

●走超過7千步以上,健康效益仍會持續增加,但效益曲線逐漸趨緩,換句話說,7千步」是個關鍵分界點。

專業醫師怎麼說?

英國IQdoctor 醫療顧問Suzanne Wylie博士 表示:「每天走7千步,比起長久以來推廣的1萬步,更加實際且能被多數人堅持。對於大多數人來說,7千步已經足以顯著降低心臟病、糖尿病、早死風險,同時改善整體身心健康。」

她同時提醒:「對某些人而言,1萬步依然有幫助,因為活動量越多確實帶來更多益處。但如果因為無法達到而感到沮喪,反而會失去動力。7千步是一個更容易持續的門檻,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走7千步為身體帶來的好處有哪些?

心血管健康:規律的步行能讓心臟肌肉更強壯、血壓更穩定,並有效降低中風及心臟病的風險。研究顯示,與2千步相比,每天7千步可顯著降低約25%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理健康與情緒:步行不只是運動,也是一種「低門檻療癒」。僅僅10分鐘的快走,就能促進血清素與多巴胺分泌,有效舒緩焦慮、改善情緒。尤其在戶外陽光下走路,對於提升心情更有幫助。

認知功能與延緩老化:科學證據指出,規律步行能刺激腦部血流,有助於記憶力、專注力,甚至降低失智風險,研究顯示,每天走30–45分鐘快步走的人,認知功能下降的速度比久坐族慢了近一半。

Photo/Getty Images
Photo/Getty Images

7千步與1萬步:差別在哪?

如果妳的目標是維持健康、避免慢性病,7千步已經足夠。當然,若妳是以減脂或進一步強化體能為目標,1萬步甚至更多的步數會帶來額外好處。不過,醫師強調:「比起追求完美數字,更重要的是找到能長期實行的習慣。」換句話說,從2千步增加到7千步的健康收穫,遠大於從7千步增加到1萬步。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達成7千步?

  1. 01. 其實要走到7千步並不難,妳可以透過生活習慣的小改變來輕鬆累積:
  2. 02. 通勤時多走一點:提早一站下車,或是選擇爬樓梯代替搭電梯。
  3. 03. 午休散步:利用午餐後10–15分鐘繞公司或社區一圈,不僅幫助消化,也能增加專注度。
  4. 04. 晚餐後快走:與家人或朋友到公園散步,既能促進感情,也能幫助血糖控制。
  5. 05. 結合休閒活動:逛街、遛狗、去市場買菜,這些看似日常的行動,都能成為你的步數來源。
  6. 06. 善用科技工具:使用手機計步器或智慧手錶,設定每日提醒,讓自己不會忽略小小的活動。

Photo/Getty Images
Photo/Getty Images

可持續才是真健康

每天走7千步,不需要昂貴器材,也不必大幅改變生活方式,只要持續下去,就能帶來顯著的健康改善,所以別再因為未達到1萬步的目標而自責或沮喪,試著把7千步當作新標準,妳會發現健康比想像中更容易實現。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