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膝蓋肉肉的好顯胖?專家親授有效運動+飲食技巧 緊緻膝蓋,讓腿部線條更修長!
明明體重不重,膝蓋肉肉的讓雙腿看起來臃腫、比例走樣,其實膝蓋周圍脂肪的堆積不僅和體脂有關,還涉及水腫、肌肉鬆弛、姿勢與年齡等多重因素,專家指出,局部減脂幾乎不可能,唯有透過「全身減脂+下肢雕塑+飲食管理」才能真正改善。
by fish Weng-更新
Photo/Getty Images、Pexels.com

為什麼膝蓋會肉肉的?
關於膝蓋周圍的脂肪堆積,健康網站 Healthline 強調,與其說是「膝蓋特別胖」,不如說是全身脂肪分布與局部鬆弛的結果,主要原因包括:
- 01. 全身體脂過高:膝蓋和腹部、大腿一樣,當全身體脂升高,脂肪自然也會堆積在關節周邊,造成線條模糊。
- 02. 肌肉鬆弛、缺乏張力:如果股四頭肌、腿後肌與臀部缺乏鍛鍊,下肢線條不緊實,膝蓋看起來就會「腫腫的」。
- 03. 水腫與循環差:久坐久站、淋巴循環不良,會導致膝蓋與小腿浮腫,讓關節區域看起來更寬厚。
- 04. 年齡與皮膚彈性下降: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流失,皮膚支撐力不足,脂肪更容易鬆弛下垂。
- 05. 體質與荷爾蒙差異:有些人天生下半身容易囤積脂肪,或因懷孕、停經導致荷爾蒙波動,更容易堆積在膝蓋。
專家提醒:「區域減脂(spot reduction)」幾乎不成立。;換言之,單做膝蓋附近的運動,無法只消除這裡的脂肪,必須搭配全身減脂與針對性的訓練才會有效。
6組改善膝蓋肉的必練動作
整理健身專家與運動醫學推薦,適合大多數女性居家或健身房練習的運動,每週建議做2–3次下肢力量訓練,再搭配有氧運動幫助燃脂。
動作1. 深蹲
訓練目標:大腿前側、臀部,增強下肢線條
- 01. 雙腳與肩同寬站立,腳尖微外開。
- 02. 核心收緊,臀部向後推,好像要坐椅子。
- 03. 膝蓋彎曲至90度,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
- 04. 使用腳跟施力站起。
組數:10–15下× 3組。
動作2. 弓箭步
訓練目標:大腿前後側、膝蓋穩定度
- 01. 一腳向前跨步,後腳腳跟抬起。
- 02. 前腳膝蓋彎曲90度,後腳膝蓋接近地面。
- 03. 推回站立,再換腳。
組數:每腿10下× 3組。
動作3. 側弓箭步
訓練目標:大腿內外側、改善膝蓋外緣脂肪
- 01. 向一側跨步,彎曲膝蓋往下蹲。
- 02. 保持另一腿伸直,臀部後推。
- 03. 回到中間,再換邊。
動作4. 單腿硬舉
訓練目標:腿後肌、臀部、核心
- 01. 單腳站立,另一腿後伸。
- 02. 上身前傾,雙手向下。
- 03. 控制身體回正。
動作5. 髖橋
訓練目標:臀大肌、腿後側,幫助下半身緊實
- 01. 平躺,雙腳屈膝踩地。
- 02. 抬臀,直到身體呈一直線。
- 03. 收縮臀部,再慢慢放下。
動作6. 踏台步
訓練目標:大腿與膝蓋穩定肌群
- 01. 找一個膝蓋高度的平台。
- 02. 一腳踩上去,另一腳跟上。
- 03. 控制動作再下台。
小提醒:運動時務必控制動作,不要彈震或代償借力,並且搭配伸展放鬆,避免膝蓋過度壓力。
可搭配以下有氧運動:
- 01. 快走/快步上坡:低衝擊燃脂,改善下肢血液循環。
- 02. 游泳/水中有氧:對膝蓋壓力小,適合膝蓋敏感者。
- 03. 室內腳踏車:強化腿部耐力,幫助消耗熱量。
飲食建議:從內而外改善膝蓋肉
若要控制膝蓋脂肪,應以「熱量赤字+營養均衡」為原則:
- 01. 控制熱量:每日減少300–500大卡,避免過度節食。
- 02. 高蛋白飲食:每公斤體重攝取1.2–2.0克蛋白質,幫助維持肌肉。
- 03. 選擇全穀類與蔬果:如糙米、燕麥、地瓜、豆類,提供纖維,增添飽足感。
- 04. 健康脂肪:堅果、深海魚、橄欖油,維持荷爾蒙平衡。
- 05. 減少高糖與加工食品:避免精緻甜點、炸物、含糖飲料。
- 06. 補充水分:每天至少2000ml的飲水量,促進代謝與減少水腫。
- 07. 適度控制鹽分:避免組織液滯留造成膝蓋浮腫。
注意事項:
- 01. 區域減脂不可行: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指出,單做局部動作無法讓膝蓋先瘦,改善需要「全身減脂+下肢肌力訓練」。
- 02. 保護關節:若有膝蓋舊傷或退化,建議選擇低衝擊運動,並在專業指導下練習。
- 03. 耐心與長期性:膝蓋周圍屬「頑固脂肪區」,減脂速度可能比腹部更慢,需要持之以恆。
延伸閱讀:
- 健康編輯實測:把睡前滑手機換成10分鐘瑜珈,挑戰7天後身體的變化超乎想像!
- 覺得很鬱悶?專家推薦11招小確幸技巧:每天10分鐘激發快樂,改善情緒找回幸福感
- 李周安《暴君的廚師》孔吉角色爆紅:長髮俊秀外型+結實名品六塊肌,反差感魅力掀熱議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