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妳的頭比保齡球還重!緩解現代人通病「科技頸」5組黃金瑜珈動作,告別肩頸痠痛、重拾頸椎健康
by fish Weng-更新
Photo/Getty Images、Video/YouTube

妳有「科技頸」嗎?
科技頸(Tech Neck),或稱「低頭族頸痛」、「螢幕頸」,是因長時間凝視電子螢幕或姿勢不良,導致頸椎超負荷、肌肉失衡與慢性疼痛的綜合現象,這幾乎是需長時間辦公或通勤使用手機的現代人無法避免的通病。
1. 頸椎超負荷的物理學真相
我們的頭部平均重約5公斤(約等於一顆標準保齡球),頸椎必須穩定支撐這顆「球」。專家指出,當頭部前傾時,壓在頸椎上的力量會呈幾何級數增長,當頭部向前傾斜僅僅15度時,頸部就必須承受約13.6公斤的巨大壓力;想像妳的頸椎必須整天頂著一個幼兒的重量工作,這就是科技頸疼痛的根源!
2. 長期不良姿勢對身體的影響
長期壓力累積會導致周邊肌肉出現兩種極端狀況:
●後頸與上背部肌肉:因不斷被拉伸或代償,變得疲乏、無力。
●胸部與頸前肌肉:過度緊繃、縮短。
嚴重者可能失去頸椎原本的生理弧度,甚至形成結構上的改變,導致明顯的「駝背」或上身前傾(俗稱「烏龜頸」)的醜體態。
為什麼現代人特別容易有科技頸?
科技頸之所以成為「流行病」,反映了現代生活型態中4個關鍵問題:
1. 辦公與通勤的「靜態化」
高壓的工作環境與長時間的通勤,迫使人們長時間維持單一靜態坐姿,無論是在辦公桌前處理文書,或是在捷運上滑手機追劇,都讓身體缺乏伸展與扭轉的機會,導致筋膜黏滯與關節僵硬。
2. 核心與背部肌群的弱化
現代人常見核心肌群與背部肌力不足。當深層支撐力不足時,身體會讓肩頸肌肉代償,去抓住頭部重量,造成上斜方肌等部位過度緊張、形成結節或慢性痠痛。
3. 缺乏身體「微調整」的意識
許多人缺乏定時休息與姿勢檢查的習慣,最糟糕的情況是人們直到症狀出現、疼痛難忍時才開始調整,往往為時已晚。
運動治療師Catie Miller 鼓勵大家,每30~45分鐘就應該進行一次姿勢檢查,透過「微調整」來重新校正頸椎與核心的位置。
4. 忽略下半身與整體體態連結
骨科專家 Mr Michael Fatica 強調,頸部與下背部的姿勢是緊密相連的。久坐會導致髖部、下肢活動度下降,削弱核心力量。當身體基座(下半身)不穩固,上半身就更容易出現不良代償。因此,緩解科技頸不能只看頸部,必須從核心到肩胛進行整體改善。
從日常習慣開始的姿勢自救術
在執行運動之前,將以下幾個專家的日常提醒融入生活,才能讓瑜珈伸展事半功倍:
1. 主動校正姿勢
設定鬧鐘,每30~45分鐘強制自己進行以下校正:
- 01. 挺拔:想像頭頂有一條細繩將妳輕輕向上拉直。
- 02. 收腹:輕微啟動核心肌群。
- 03. 沉肩:雙肩放鬆,向下遠離耳朵。
- 04. 微收下巴:輕輕將下巴向後收攏,矯正頭部前傾。
2. 運動的「黃金原則」:呼吸與覺察
瑜珈教練強調,伸展時必須有意識地與呼吸連結,透過吸氣與吐氣協調動作,才能更有效啟動深層肌肉、提升肌肉與神經的協調性。
3. 勿待疼痛才行動
骨科專家一致建議,不要等到頸痛發作才開始做運動。應將肩胛骨滑動、頸椎活動度訓練等小動作融入日常,防患於未然。
5組專為「緩解科技頸」設計的黃金瑜珈動作
以下5組動作涵蓋了脊椎活動、肩胛穩定與核心啟動,能幫助妳高效矯正科技頸。建議每日練習,並根據自身狀況調整強度。
1.脊椎靈活術:貓牛式(Cat-Cow)
這是瑜珈中最經典的脊椎伸展動作。以四足跪姿開始(雙手雙膝),吸氣時讓腹部下沉、胸腔打開,頭部微抬(牛式);吐氣時則圓拱背部,將頭部下垂(貓式)。
重點:動作應連貫流暢,核心微收。讓頸部跟隨脊椎一起延展,感受脊椎一節一節活動的感覺。
建議:配合呼吸進行 5~10 次以上。
2.矯正前傾:站立脊椎捲動搭配收下巴
這組動作專門針對改善頭部前傾與脊椎對齊;首先站直,下巴微收,接著從頸椎開始,慢慢將脊椎一節一節往下彎。到底部時可以微彎膝蓋,再緩慢地、有控制地反向將脊椎一節一節疊放回挺直的站姿。
重點:捲動過程務必放慢,感受脊椎的縱軸延展,避免用蠻力扭動頸部。
建議:執行2~3回。
3.釋放緊繃:肩胛滑動
這是緩解上斜方肌(最容易緊繃的區域)壓力、活化中背肌群的關鍵。將雙臂平舉與肩同高,吸氣時將肩膀向上聳起靠近耳朵;吐氣時則用力將肩膀向下沉,同時略收肩胛骨,感覺肩胛骨向後下方滑動。
重點:手臂要保持伸直但不僵硬,動作必須有控制,是肩胛骨在移動,而不是手臂大幅擺動。
建議:進行8回。
4.提升穩定:手臂畫圈+姿勢提升
這組動作能增加肩關節的活動度,同時訓練在動作中維持中立脊椎的能力。站直,雙臂伸展於身體前方或側方。保持頸椎拉長、核心收緊,開始以小幅、有控制的方式畫圓(先順時針再逆時針)。
重點:關鍵在於保持肩膀下沉、遠離耳朵,並穩定核心,而不是追求畫圓的幅度。
建議:每個方向畫圈10回。
5.強化深層:平板預備式肩胛骨穩定
這是一個強效訓練肩胛骨穩定肌群(如前鋸肌)的動作,能強化身體的支撐力,減少頸部代償。進入前臂或手掌撐地的類似平板支撐姿勢,保持頸椎中立。接著,讓肩胛骨做「前推」(上背微拱)與「後收」(胸部微降)的緩慢滑動。
重點:頸椎要保持中立,不能抬頭或低頭。核心與臀部要繃緊,以身體不動、單純肩胛骨移動為目標。
建議:重複30秒或按自身體能漸進。
延伸閱讀:
- 每日睡前「跪地蹲」30組 從54減到47公斤!小紅書爆紅日本主婦Junka 即使53歲也能改變身形
- 小紅書1.3萬人跪求!54歲李靜14天減肥食譜,狂減27.5公斤被稱第二個賈玲
- 超慢跑、瑜珈都沒上榜!哈佛大學公布最佳抗衰老5大運動 30+的人練起來!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