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想保護胃黏膜、減少胃酸刺激並幫助修復受損胃壁,這些天然食材請筆記!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Text/Irving k Edit/Rice Photo/Gettys

維護胃部環境健康與觀察身體發出的警訊
人類的胃黏膜厚度約為1毫米,其表面光滑、柔軟,會分泌黏液形成保護膜,防止胃酸直接侵蝕組織,然而一旦這些保護機制被破壞,胃酸就會「反噬自己」,造成發炎、糜爛或潰瘍等問題。胃黏膜受損的主要原因多半來自於:壓力、暴飲暴食、抽菸、喝酒、咖啡因過量所導致。
據研究,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造成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主因之一,因細菌會分泌酶破壞黏液、侵入胃壁,引起慢性發炎。加上現代人 飲食與生活習慣不良,經常性的暴飲暴食、吃太快、三餐不定時,且常吃辣、炸、酸等重口味食物,加上熬夜與壓力等作息不良,都會促進胃酸分泌與自律神經失衡,讓胃部健康亮起紅燈。
胃黏膜受損時會出現的症狀有:上腹脹痛、灼熱(尤其空腹或半夜時);打嗝、反胃;感到食慾不振或噁心等,這些都是警訊要提醒自己正視身體的健康。
盤點對胃黏膜有幫助的天然食材與其營養價值
食物絕對不是萬能解方,但這些食物中蘊含了對胃黏膜有修護效果的能量,在可以的情況下也是多多益善。
1.香蕉:
可以刺激胃黏膜細胞的生長,進而產生更多黏膜來保護胃壁,有助於預防胃腸潰瘍,但有些人空腹吃香蕉可能會引起腹脹、胸悶等不適,特別是脾胃虛寒、胃酸過多者應慎食。
2.蘋果:
保護胃黏膜、減少腸胃發炎,並有助於維持腸道菌叢健康,因為其中含有豐富的多酚類物質。
3.莓果類&石榴:
幫助抑制幽門桿菌的生長,減少其附著於胃壁,並提供維生素與抗氧化物來幫助黏膜修復與維持健康。
4.胡蘿蔔、南瓜:
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發炎作用,可以減少胃部發炎反應,並幫助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產生的活性氧,減弱發炎信號、修復受損的胃黏膜。
5.蜂蜜(尤其是麥盧卡蜂蜜):
對於胃酸分泌發揮調節作用,尤其是於胃酸過多或胃潰瘍患者,在飯前飲用溫蜂蜜水可減輕刺激,有利於潰瘍癒合。
6.山藥:
富含黏蛋白和消化酵素,這兩種成份能幫助保護胃壁,同時促進消化,且黏稠的質地也能有助於修復胃黏膜,對消化功能發揮輔佐功效。
7.秋葵:
秋葵的黏液中含有果膠、黏多醣和糖蛋白,這些物質會在胃黏膜上形成保護層,減少胃酸和食物的刺激。

8.燕麥:
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和黏液蛋白,能幫助修復黏膜,並提供益生菌以維持腸道健康。但若有胃潰瘍或其他胃部問題,建議將燕麥打成燕麥奶再食用,並避免攝取過量以免造成刺激。
9.紫菜、海帶:
豐富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和潤腸通便,被稱之為「腸胃的清道夫」,且海帶的熱量低又富含碘和鈣,也有助於代謝和預防血液酸化,對腸胃健康有不錯的幫助。
10.大蒜(熟食為宜):
蒜素和硫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幽門桿菌,減少胃潰瘍的風險,但空腹或過量食用則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
11.綠茶或高麗菜汁:
其中的維生素U能促進黏蛋白分泌,有助於修復受損的胃黏膜,促進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的癒合(建議飯後飲用)。
12.溫牛奶或豆漿:
牛奶和豆漿對胃黏膜的好處因人而異,對健康人或有攝取均衡營養的人來說,確實是提供蛋白質和能量的易消化食物來源;然而,對於本就胃酸過多或胃潰瘍患者來說,大量飲用牛奶可能會刺激胃酸分泌,反而容易加重症狀。加上豆漿性偏寒涼,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脾胃虛寒者應少喝。

建議避免的飲食與習慣,讓胃部常保健康!
會破壞或刺激胃黏膜的食物包括:辛辣、油炸、過酸(檸檬、醋)、過鹹等要避免,且飯後不要立即躺下;高咖啡因(咖啡、能量飲)與酒精及碳酸飲料都要有所限制;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要長時間空腹;適度運動、睡眠規律、避免過度壓力,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養胃基礎原則須謹記。
延伸閱讀:
- 「丁香」天然的抗炎特效藥 3種丁香養生法 專治口臭、胃脹、還能提神醒腦、緩解生理不適!
- 吃飽飽好幸福?專家揭「每餐吃太多」的5大危害:傷腸胃又發炎,補救5建議要學起來!
- 脂肪最怕的「天然清腸刮油水」8種調配法來了!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是大餐後最需要的解救飲品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