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月光騎士》:遊走於不同人格之間的超級英雄,帶來一則漫威電影宇宙中最為獨立的冒險故事

就在《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Doctor Strange in the Multiverse of Madness)上映的同一天,Disney +的漫威影集《月光騎士》(Moon Knight)也同步迎來了完結篇,使網路上的影劇討論話題,幾乎全被漫威霸佔,甚至還有漫威迷表示自己更喜歡《月光騎士》,也讓這部影集的魅力因此更叫人好奇……

Photo / Disney +

《月光騎士》:遊走於不同人格之間的超級英雄,帶來一則漫威電影宇宙中最為獨立的冒險故事

由奧斯卡.伊薩克(Oscar Isaac)主演的Disney +影集《月光騎士》,在漫威電影宇宙中可以算是頗為特別的存在。就漫威的其它作品來說,縱使主線劇情大多各自獨立,但也往往會在一些細節上不斷提醒觀眾,這部作品乃是漫威電影宇宙的一份子。

到了近年,這種情況則變得更為明顯,有時還需要觀眾有一定程度的前導知識,才能完整地了解故事發展。例如在《月光騎士》完結篇播出同一天上映的電影《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就是一部你最好得先看過影集《汪達幻視》(WandaVision),才能完整了解角色行為的作品。

延伸閱讀

相比之下,《月光騎士》則大可被視為一部完全的獨立作品看待,縱使劇中確實有在畫面背景這類地方出現過一點點相關元素,但就算你對漫威電影宇宙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也未必會在第一時間留意到這種細節,自然也就別說會對劇情有任何影響了。

正因如此,使《月光騎士》成為了一部不管是否漫威迷都能輕鬆觀賞的影集,光是主角是一名具有解離性身分疾患的超級英雄這點,便使《月光騎士》擁有一定程度的吸引力,讓你一開始先是由於主角兩個人格間的個性與身分差異感到好奇,接著再透過對於他們的描述,在究竟哪一方才是他最初的人格,以及這兩個人格之間的關係發展等情節,就這麼被抓住了注意力。

由於這樣的角色設定,使《月光騎士》最為人稱道的地方,自然是男主角奧斯卡.伊薩克的精采演出。他除了以美國與英國口音明顯帶出兩個人格的差異之外,也在演出細節上下了不少功夫,不管是表情或小動作,都能讓觀眾輕易辨別出那兩個人格的不同,因此光是欣賞他的表演,便足以成為你該看《月光騎士》的原因之一,甚至還可以讓人理解,為何《月光騎士》明明是一部超級英雄劇,但主角實際變身成遮住臉孔的月光騎士等橋段,卻在比例上明顯較少的原因──因為,要是這種場面過多的話,也實在太浪費奧斯卡.伊薩克的演出了。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比起超級英雄片最為常見的動作類型來說,《月光騎士》在調性上其實更接近懸疑驚悚片,除了透過上述提及的部份以外,像是各種有關第三個隱藏人格的暗示、主角之所以具有解離性身分疾患的原因,以及究竟什麼才是真實,什麼才是幻想等相關情節,都成為了讓觀眾就這麼自願上鉤的相關原因。

不過可惜的是,這些環節既是《月光騎士》的優點,卻也在完結篇播出以後,成為了本劇的缺憾之一。

就角色安排來說,主角兩名人格間的關係確實有其動人之處,但不斷暗示到了幾乎已成為明示,每個觀眾絕對都能發現相關線索的第三個人格,卻到了最後的地方才總算出現,導致一切在欠缺相關描寫的情況下,使主角的整體塑造就這麼往後倒退了幾步,使結局變成了僅僅在乎意外效果的尋常驚悚片收尾,也相當程度地損及了全劇的完整性。

說真的,就《月光騎士》最後一集的安排來看,會讓人覺得這則故事確實需要超過現有六集以上的篇幅才能說得更加完整。除了上面提到的主角部分以外,像是伊森.霍克(Ethan Hawke)飾演的反派,也在一種你明明知道他還有更多故事可以描述的情況下,就這麼草草收場,而其它像是埃及諸神的關係,甚至是祂們強弱程度的對比,也都在缺乏說服力的情況下就這麼迅速帶過,因此使你在回憶起前面的情節時,會發現《月光騎士》確實在許多地方都暗示了觀眾還有更多細節存在,只是到了最後,竟然變成有不少地方僅僅做出了最基本的交代,使得那些看似大有可為的部份,也就這麼落得了一個虛晃一招的下場。

不過,雖然有這些問題存在,《月光騎士》還是一部相當具有娛樂性的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優點之外,像是融入尋寶情節的冒險元素也十分有趣,甚至會讓人希望主角他們在發現某個知名歷史人物的墳墓等情節,能夠敘述得再多一些什麼的。

總而言之,如果你還沒有看這部影集,那麼在看完《奇異博士2:失控多重宇宙》,等待電影《雷神索爾:愛與雷霆》(Thor: Love and Thunder)於七月初上映的這段期間,抽空看看《月光騎士》這部頗為特別的漫威電影宇宙之作,勢必會是個相當不錯的選擇。而要是你已經看完了《月光騎士》,那麼光是想像一下這個角色日後究竟會怎麼與其它的漫威英雄連成一氣,想必也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吧。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