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專訪】大地工作坊「林潔怡」將生活渲染成一首繽紛的詩

充滿變化的植物天然染,讓從事染識工藝16年的林潔怡深感魅力無窮,為重新賦予這項時光歲月詩意的美,她化身為教學傳承使者,持續渲染出屬於台灣土地的色彩。

採訪撰文/曹沛雯 攝影/陳志華

【專訪】大地工作坊「林潔怡」將生活渲染成一首繽紛的詩

「早期前人會將染好的纖維布料用石頭泥土覆蓋於溪水或河塘中,利用含有金屬礦物質的溪沙或泥土做為媒染,讓布料色素與金屬礦物質產生化學變化而使顏色變深與固色。例如大陸的香雲紗,以薯榔染色後覆蓋在泥沙中,讓蠶絲纖維布料產生出一面是黃褐色一面是黑灰色的迷人的色彩,當初發明這些技法的人,真的很神奇。」染織工藝師林潔怡聊起這些老智慧也忍不住發出讚嘆。

工藝與藝術的啟蒙

從事染織工藝16年的林潔怡,被問及關於藝術的啟蒙就不能不提到姑丈,姑丈張文暐是台灣知名蠟染藝術家,也是任職於玉里高中的美術老師。由於小時候經常在花蓮玉里姑姑家過暑假,讓她受到美術的薰陶;姑丈擅長將印染、紮染、絹網版畫、水墨、油畫疊色等等技巧融合在蠟染作品中,耳濡目染之下,讓她也學會調配染料、絹印等技術。

嚮往朝藝術創作發展的林潔怡,高中選擇就讀美術科,在學校裡油畫、國畫、絹印、版畫……通通都得學,也因此奠定了創作的根基。對手作工藝興趣特別濃厚的林潔怡,尤其對於織品染印情有獨鍾。

學習過程中,林潔怡發現化學染料顏色雖然鮮豔明亮卻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於是開始轉向傳統天然的染織技藝;就讀研究所時,她參加了位於南投草屯的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開設的藍染研習,自此一頭栽進天然染織工藝。

當一家人都愛上了植物染

約莫同一時期,林潔怡的父母親因緣際會參加了社區大學的植物染課程,也開始著迷於植物染,於是,一家人便在住家附近找了空間當工作室,成立「大地工作坊」。

這座位在農地裡的鐵皮小工寮,雖然沒有完善的設施和舒適的環境,但一起做植物染的時候,卻是全家人最快樂的時光。有一次小偷把電線都剪走了,正在趕作品的一家人,索性就把桌子搬到樹下有電接的地方繼續完成作品;甚至把家裡廚房當成染坊使用,一起熬汁、染色。

家族旅行更是經常利用假日一起去參觀展覽或進修研習,他們以精湛的作品征戰世界各地,而曾獲得大韓民國天然染色文化商品大展銀獎,入選過美國新墨西哥阿布克奇第九屆纖維藝術雙年展、西班牙國際纖維時尚配件雙年賽、德國慕尼黑 TALENTE 2010、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等競賽。

時間是最棒的催化劑

對林潔怡來說,天然染最大的魅力在於充滿變化。每種植物在用於染色的時候都會隨著氣候、季節、產地差異而產生微妙的變化,所以每一次的結果都會帶給人不一樣的驚奇。

尤其植物染具有溫潤的質感,雖然每種植物都有不同的色彩,但彼此搭配起來卻不衝突;加上植物染具有天然防蟲抗菌作用,蘊涵土地的能量,對人體也更為自然無害。因為天然,植物染成品會隨著時間慢慢褪變,但在林潔怡眼中這就是自然的定律,是溫度與層次的轉換,當色彩隨著時間軌跡變化也是一種詩意的美。

工藝創作路上的貴人

為了將天然染織技巧廣泛應用,林潔怡研究所畢業後開始跟著國寶級老師許木蓮學習女裝製作打版。許木蓮老師在工藝創作這條路帶給她莫大的啟發,除了養成她不害怕提問的習慣,即便是遇到瓶頸只要透過不斷練習,問題也一定可以迎刃而解。十年磨成一劍,從一開始不會踩裁縫車,到取得女裝甲級證照,林潔怡不再侷限於染織纖維藝術創作,更跨足服飾設計領域。

兼具傳統與創新的染織藝術

曾赴德國慕尼黑踏查觀摩歐洲纖維、金工等各項工藝,林潔怡發現相較國內工藝設計風格普遍拘謹,歐洲工藝創作風格大膽活潑,不少作品更是量體龐大,而且風格誇張又奔放。深受啟發的她開始大膽應用各種特殊材質與技法,重新賦予台灣傳統染織工藝新氣象。

林潔怡擅長以金屬色點綴,與絹印技法產生的銳利線條去混搭植物染,並使用繡縫技法點綴的方式,賦予原本充滿溫潤感的植物染更活潑、個性的一面。有時候也善用染色過程中不可預期的缺陷,一般人認為是髒點、染色不均勻的瑕疵,在她眼裡卻是種層次感,讓瑕疵也可以是個性美。

林潔怡在2020臺灣工藝競賽的得獎作品〈雅樸系列〉,以梅、蘭、竹、菊比喻春、夏、秋、冬四季,運用絹印結合移印技法,層層堆疊出植物枝葉的色彩相互融合。由於植物染色彩沉穩樸拙,她便運用了擅長的手工縫繡讓畫面立體也更富有層次感。

染出屬於台灣土地的色彩

為了將這項美麗的傳統技藝傳承下去,研究所畢業後,林潔怡開始了教學生涯。目前任教於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與正修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她,稱自己是系上的異類。因為染布需要大量的體力活,系上老師們總是打扮得高雅時尚,而她總是一身T恤、牛仔褲的在扛樹枝、瓦斯、鍋子,看起來像女工一樣。

林潔怡在學校開了一門「纖維藝術」課,讓學生嘗試以樹枝、樹葉、果實、塑料、金屬等各種媒材進行編織,甚至鼓勵學生去資源回收場挖寶找廢棄物來用,除了探索材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是重新去體會物品的意義。這種惜物的態度,也是在從事植物染過程中慢慢養成的。

「帶家裡小狗出去散步時,如果發現路邊有斷枝殘木就會撿回來用,例如大葉欖仁、福木這些常見了路樹都是很好用的原料,餐廳或大盤商剝掉不要的洋蔥外膜更是寶。」林潔怡說,洋蔥外膜可以染出黃褐色,福木是黃色,以前的人會拿來煮養肝茶的大葉欖仁是土黃色,而在她心目中最能代表熱帶南台灣的色彩,是荔枝染出來的紅褐色,與檳榔子的褐色。

成為傳承工藝文化的使者

除了在大學任職,五年前工作室搬遷到環境更加寬敞舒適的現址後,也在自家工作室開班授課,並和父母親一起在社區大學、樹德科大職訓班開課推廣染色工藝,教學內容以天然染色技法為主。先將採集來的植物或現成的中藥材,清潔後剁碎,接著熬汁、過濾、染布。透過糊染、綁紮、縫紮、拔色等不同技法,可以讓一塊布產生各種變化,例如以「亂針縫」縫紮法加以染色,就能在同一塊布上形成色澤深淺不同的豹紋;之後就可以將染好的布品進一步設計製作成各種服飾或日常生活用品。去年獲得「2020台灣工藝之家」殊榮的林潔怡,如此不斷透過教學,來將這項迷人的傳統工藝源源不絕地傳承下去。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