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美食

臺北全新日料「亘一郎 KOICHIRO」用創意重塑江戶前壽司,細緻呈現一期一會的四季饗宴

赫士盟餐飲集團打造的全新餐廳「亘一郎 KOICHIRO」,由曾奪下多座米其林一星榮耀的押野亘一郎(Koichiro Oshino)主廚坐鎮,以創意重塑江戶前壽司形式,透過位上服務、細膩節奏與四季食材,帶來一次專屬於台灣的「一期一會」。

Photo/亘一郎 KOICHIRO、SkyC.

臺北全新日料「亘一郎 KOICHIRO」用創意重塑江戶前壽司,細緻呈現一期一會的四季饗宴

所謂的「江戶前壽司」,傳統上多以板前形式呈現,主廚站在吧檯後方,與客人面對面,以秒計時將握好的壽司直接送到食客面前,確保米香與魚鮮在最佳狀態下入口。由赫士盟餐飲集團打造的全新壽司餐廳「亘一郎 KOICHIRO」,在結束「祥雲龍吟」於原址營業的兩年多後登場,並打破傳統「江戶前壽司」慣例,改以簡約沉穩的開放式空間與位上服務,料理長將在相鄰吧檯現場捏製壽司,再由服務人員將每一道作品送至桌前。這是主廚押野亘一郎(Koichiro Oshino)在尊重傳統之上,為江戶前壽司帶來的全新嘗試與自我挑戰。

全新壽司餐廳「亘一郎 KOICHIRO」。
全新壽司餐廳「亘一郎 KOICHIRO」。
用餐空間,靜謐而寬敞。
用餐空間,靜謐而寬敞。

延伸閱讀:



從阿姆斯特丹到台北的「一期一會」之旅

餐廳的靈魂人物,是擁有37年壽司職人資歷的押野主廚,他自18歲便踏入餐飲業,足跡橫跨荷蘭、日本與新加坡。1992年在阿姆斯特丹的「Hotel Okura Amsterdam Yamazato」餐廳磨練,四年後回到日本持續精進。2010年則受邀前往新加坡「萊佛士酒店的 Shinji by Kanesaka」 擔任主廚,並為餐廳摘下2016至2019年的《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一星,並入選「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的榜單。2017年則轉戰新加坡卡爾登酒店,同樣帶領「Shinji by Kanesaka」持續獲得一星榮耀,並在2018年獲頒 Best Asian Restaurants Awards 年度廚師獎。2020年,他在新加坡創立以自己姓氏命名的「Oshino」,同樣的憑藉著精湛的廚藝連續四年蟬聯米其林一星。

主廚押野亘一郎(Koichiro Oshino)。
主廚押野亘一郎(Koichiro Oshino)。

也因為長年旅居海外的經驗,讓押野主廚養成因地制宜的創作習慣,不像外界對日本壽司職人的既定印象,不僅不拘泥於單一做法,反而以開放的心態與靈活的思維,根據當地氣候與口味調整料理風格。他以新加坡為例,因為當地氣候炎熱、飲食文化偏好濃重,他便融入辣、甜、酸等元素;來到台灣後,他發現台灣人的味覺與日本相近,不必為了迎合市場而改變核心味道,這份親近感讓創作能更接近自己熟悉的節奏。


談起為何選擇落腳台灣?押野主廚坦言,這既是延續過去海外工作的習慣,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回顧15年前初到新加坡時,他的目標是讓更多人喜愛壽司;如今當地市場已趨飽和,他認為階段性任務完成,便開始尋找下一個能激發創作熱情的舞台。日本壽司市場雖然成熟,但競爭更為激烈,加上他本就享受海外生活與文化交流,秉持「一期一會」的精神,希望在不同土地與人相遇,因此將目光投向台灣。與他在新加坡結識的江振誠主廚 的引薦,更成為促成與赫士盟集團合作、開設「亘一郎 KOICHIRO」的重要契機。

秉持「一期一會」的精神,希望在不同土地與人相遇。
秉持「一期一會」的精神,希望在不同土地與人相遇。



在形式中找平衡的挑戰

餐廳用了前身祥雲龍吟的格局,入口處設有小巧的休憩區與酒櫃,迎賓後便引領賓客踏上鋪滿碎石與幾何石板的廊道,暖黃燈影隨步伐輕晃,像是將人從日常送入另一個專注的世界。押野主廚以沉穩墨黑為主色,象徵白晝將啟前的靜謐時刻,再以檜木細節柔化氣韻,呼應壽司職人的專注與嚴謹。空間可容納約三十多位賓客,雖未採傳統板前形式,他透過座位配置與服務節奏,讓每位客人在位上也能感受到板前般的臨場感與溫度。這份空間與動線的安排,正是他回歸壽司「無」的境界、從零開始迎接台北挑戰的起點。

製作壽司的吧台,設於用餐空間中心位置。
製作壽司的吧台,設於用餐空間中心位置。

而,改為座位式服務,對他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壽司的品質,尤其是「醋飯」:「板前服務時,客人能在壽司完成後3到5秒內品嚐;改為桌邊送餐後,時間差可能達數分鐘,溫度與口感都會受影響。」因此,押野主廚花費相當長的時間重新調整醋飯配方,並精算其送餐的流程、動線,以確保每一口都能呈現理想狀態。

改為座位式服務,對他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壽司的品質,尤其是「醋飯」。
改為座位式服務,對他來說最大的挑戰是壽司的品質,尤其是「醋飯」。



Simple is the best:關於「好吃」的直覺踏實

Simple is the best,食材本身就很美,料理的責任是讓它被完整看見。

開幕菜單押野亘一郎先從自己最熟悉的江戶前壽司出發,以「在位上也能吃到最專注的壽司」為目標。整套菜單約有十五道料理,以冷熱交錯的形式呈現,在壽司與壽司之間穿插著椀物、烤物與蒸物,讓味覺有了舒適的節奏。此外,壽司的呈現也別出心裁,服務人員將會送上裝有三貫的精緻木盒,以及一支專屬的醬料筒與刷具。將由客人親手在合適的魚面上刷上醬汁,不僅保留下魚料的光澤與濕度,也讓醋飯維持在最佳口感。主廚更在桌邊親自示範食用的方式,並提醒食客們入口時要將魚料朝下,讓舌尖最先捕捉到魚料鮮明的香氣。

專屬的醬料筒與刷具,在壽司上桌後,由食客自己擦上。
專屬的醬料筒與刷具,在壽司上桌後,由食客自己擦上。
主廚會在桌邊傳授吃壽司的技巧。
主廚會在桌邊傳授吃壽司的技巧。

菜色設計上,他秉持「Simple is the best」的信念,看似簡單的調味、食材組合,其實都暗藏細節。像是醋飯的酸度與溫度每天依食材微調;刷醬清淡不搶戲,只是將魚料與米飯輕輕串聯;一尾香魚卻能品嚐到烤、炸與一夜干的不同層次,鹿兒島和牛菲力的配菜則混合幽庵燒與天婦羅兩種手法,讓蔬菜在油脂中保留清爽。他特別提到,夏季菜單的基調是清爽淡雅,像毛蟹冷盤或柚子佐花竹蝦,都是對炎熱天氣的回應;等到秋天,他計畫引入更多台灣食材,與日本漁獲交織出更濃郁、層次更深的味道。期望讓人一口就明白「好吃」的那種直覺踏實,就如他所說的: 「Simple is the best,食材本身就很美,料理的責任是讓它被完整看見。」

一尾香魚卻能品嚐到烤、炸與一夜干的不同層次。
一尾香魚卻能品嚐到烤、炸與一夜干的不同層次。



像回到家一樣的餐廳

餐期中,還有一道別具意義的風景,是身兼女將的主廚夫人 Motoko 女士。他以優雅沉著的步調,從引領入座、介紹空間到獻上熱茶與侍酒,甚至端上甜點,都細緻照顧每位賓客,與主廚一同完成屬於兩人的一期一會。餐桌上優美的器皿,也是他倆共同精挑細選,讓每道料理都在最適合時機登場,令我留下深刻印象。

器皿、備品個是細節,都是由主廚與夫人共同精挑細選。
器皿、備品個是細節,都是由主廚與夫人共同精挑細選。

或許「亘一郎 KOICHIRO」的魅力,不只在於料理技術,真的就像主廚說的希望像款待朋友與家人一樣對待每位客人,帶著溫暖與輕鬆的用餐氛圍。餐廳名字就是主廚的名字,是他給自己的挑戰,要讓過去新加坡的熟客、而今台灣的食客,甚至世界各地的人,都記住「亘一郎」。在他眼中,壽司不僅是日本文化的延伸,更是一段段相遇的故事與季節的記錄。「希望客人每次來,都能遇見不同的驚喜與感動。」他說。

主廚與夫人十分活潑開朗。
主廚與夫人十分活潑開朗。

吧檯旁,那塊隨押野主廚漂泊多地的杉木,終於停在台北,也真的讓「亘一郎」有了家的味道。

吧檯旁的「杉木」,有著主廚對「家鄉」與「家」的執念。
吧檯旁的「杉木」,有著主廚對「家鄉」與「家」的執念。



菜色介紹—

「亘一郎KOICHIRO」將於8/20起正式開幕,首獻15道薈萃傳統江戶前壽司精神的壽司料理,並帶進顛覆板前壽司供應型態的嶄新詮釋,每位NT7,200元,即日起開放預訂。

先附|毛豆冷湯

以清爽湯品開場,將毛豆先燙後烤,釋放濃郁香氣,再與熟成時間較長的本枯節柴魚及干貝高湯融合,消解台灣夏日的悶熱。湯底加入茶葉高湯,入口帶有淡雅清香,並以馬鈴薯皮與葛豆醬汁製作的杉流點綴,增添層次與夏季氣息,可感受那份細緻的清新。

刺身|比目魚、醋凍、水蜜桃、馬告、芽蔥、花穗

以夏季肥美的比目魚作為主角,魚肉質地細緻、油脂柔和,入口即化。不同於一般刺身的表現方式,主廚在魚身覆上一層清透的醋凍,帶來微酸的清爽感,與白身魚的甜味相互呼應。配料選用當季水蜜桃丁,果香與酸度為整體增添輕盈層次,芽蔥與花穗則帶出清新草本氣息,主廚特以台灣才有的馬告串連起所有風味。品嚐時要將醋凍均勻抹在魚片上,再與各種配料拌入一同入口,完全體現了主廚眼中的盛夏風味。

壽司|鮪魚中腹、花枝、真鯛

第一回主廚拿手的「壽司」登場,依序呈上的有鮪魚中腹、花枝與日本真鯛,組合出豐富的口感層次。鮪魚中腹肥美細膩,入口油脂在舌尖緩緩化開;花枝彈牙爽脆,帶來清新的海味;真鯛則以纖細的肉質與清甜滋味收尾,映照出當季魚鮮的精髓。主廚建議先品嚐鮪魚,感受江戶前壽司最直接的魅力。最特別的是品嚐時,僅需在配料表面輕刷少許醬油,讓魚肉與醋飯緊密結合,再將魚面朝下入口,便能在咀嚼間完整感受魚鮮、醋飯與醬香交融的滋味。

椀物|鮑魚 冬瓜、紅鳳菜、山椒葉

取台灣蛤蜊高湯為底,盛裝日本黑鮑魚的細膩鮮味。配料中有兩種不同狀態的冬瓜,有柔軟多汁的塊狀,另有爽脆輕盈的細絲,並以紅鳳菜模擬海帶芽的質地與色澤,為湯品增添在地風味。先嗅聞暖湯的鮮香,再啜一口湯、配一口料,讓味蕾在層層交織的鮮甜與蔬香中延展,最後以山椒葉收束香氣。

壽司|金目鯛昆布漬、日本白蝦與海膽、醬油漬赤身

這道壽司盤選用三款風味鮮明的組合,金目鯛以昆布漬的方式醃製,帶出魚肉的甘香與柔嫩;富山白蝦細膩滑潤,略帶黏稠口感,上方覆以北海道紫海膽,濃郁甘甜在舌尖綻放;醬油漬赤身則將清爽的鮪魚赤身輕醃,讓淡雅魚香因醬味而更顯突出,並點綴柚子皮增添清香。

烤物|香魚、小黃瓜醋

以夏季代表食材香魚作為主食材,主廚以串籤固定魚身,呈現如在水中悠游的姿態,也寄託著對山形家鄉的思念。香魚頭段帶有經典的苦甘,香脆程度讓人誤以為是以油炸完成,魚身則同樣外酥其內的肉質卻又細緻水潤,魚尾則濃縮成一夜干般的香氣。搭配一旁的小黃瓜醋,酸香清爽,十分開胃。

蒸物|茶碗蒸、梅、洋蔥、秋葵、蓮子

以茶碗蒸為主體加入南高梅帶來酸甜清香,並以秋葵的滑順口感呼應梅子的風味。表層覆蓋白洋蔥,兼具薄膜與細絲的不同口感,底部則藏有來自台南的蓮子,蓬鬆綿密,讓整體層次更豐富。以湯匙由上而下挖取,將梅子、秋葵、洋蔥與蓮子一次入口,感受酸甜、滑順與綿密的交織。料理盛裝於原本用來喝咖啡的杯子中,為餐桌視覺增添了有趣的日洋融合。

壽司|海膽丼、鮪魚、鮭魚卵、魚子醬

以壽司概念延伸的海膽丼,將鮮甜海膽與醋飯拌勻,鋪上油脂細緻的鮪魚、飽滿鮭魚卵與鹹鮮魚子醬,形成多層次的海味組合。原味可感受道醇厚與鮮美交織的口感,再用桌邊現烤的愛知縣海苔包裹,化身成手捲般的雙重吃法。這道料理的靈感來自主廚對太太的貼心設計,因為 Mokoto 小姐過去並沒有特別喜歡海膽,他便以巧思讓海膽的風味更容易入口,就連海苔也來自夫人的家鄉,為餐桌增添了幾分甜蜜與趣味。

烤物|鮮蟹焗烤、甜豆、綠皮檸檬

以北海道毛蟹為主角,卻捨棄傳統焗烤常見的鮮奶油或奶油,改用擁有240年歷史的京都西京白味噌,帶出細膩鹹香與輕盈口感。呈現形式也不像過去整隻蟹腳抑或是帶殼蟹肉奉上,反而取下蟹肉與甜豆、綠皮檸檬搭配,並交織出三種層次的甜味,入口溫潤卻富有層次。食用前要再次將食材攪拌均勻先品嚐原味,接著可擠上一旁附上的檸檬,既能提亮風味,又不會掩蓋毛蟹與味噌的自然甜美。

烤物|和牛或鮪魚大腹、綠竹筍、西洋菜海苔、蘆筍、芥末

烤物主菜有鹿兒島A5和牛菲力或鮪魚大腹兩種選擇,此次我們享用了鹿兒島A5和牛菲力,搭配上山葵、鹽,一旁還有酸香的海苔拌西洋菜平衡牛肉豐厚的油脂,形成絕佳風味組合。配菜中的綠竹筍採用日本傳統的「幽庵燒」手法,先以醬油、味醂、日本酒與柚子皮醃漬,帶出細緻的柑橘香與淡淡醬香,再烤至外層微焦、內裡則脆嫩多汁;另有以天婦羅方式酥炸的晚香玉筍,帶來輕盈苦甜的香氣,為整道料理增添層次。

清口|金桔冰沙、金桔皮

這道清口料理以台灣金桔搭配日本頂級和三盆糖製成雪酪冰沙,酸甜細緻、香氣高雅,用於在十道料理後為味蕾轉換節奏,迎接尾聲的壽司饗宴。主廚也特別解釋,用台灣在地的金桔,融合日本傳統的細膩製糖技法,展現他在台灣獻藝的心意。


壽司|竹莢魚、干貝、星鰻、鐵火卷、玉子燒

最後的壽司組合由左至右依序為鹿兒島的竹筴魚、北海道干貝以及來自東京灣的星鰻跟玉子燒,搭配上鐵火卷。竹筴魚佐以香蔥,干貝與星鰻則已事先調味,入口能感受干貝極其鮮甜的滋味,以及星鰻鬆軟的口感;玉子燒外層帶有如烤布蕾般的香甜焦香;鐵火卷則融合鹹香滋味。

椀物|味噌湯、海帶芽、蔥、豆腐、山椒粉

搭配最後的壽司組合的是再家常不過的味噌湯,配料豐富完全能感受到主廚款待的心意,柔嫩的豆腐、爽口的海帶芽再以蔥花點綴,最後灑上帶有微辣與清香的山椒粉,讓暖意與香氣迷人蔓延。

水果|哈密瓜、芒果、西瓜汁

西瓜汁以經典調酒「瑪格麗特」為靈感,將西瓜汁盛於鹽口的酒杯中,融合紅、黃兩種西瓜汁與果泥,杯中橘色小球為小玉西瓜,搭配脆爽的西瓜皮丁,帶來酸甜清新的口感。先品嚐原味,再抿一點杯緣的鹽,感受甜度與層次的變化。 一旁盛放台灣阿露斯哈密瓜與愛文芒果,呈現兩種截然不同的香甜風味。

甜點|黃豆冰淇淋、黑蜜

以自製黃豆霜淇淋作為餐會收尾,口感濃郁卻依然清爽,搭配香氣馥郁的黃豆粉與以黑糖熬製的黑蜜,層層堆疊出醇厚而溫潤的風味。






亘一郎 KOICHIRO

營業時間:午餐時段待開放,晚餐6:00 PM – 10:00 PM (每周一公休)

(02)8501-5808

台北市中山區樂群三路301號5樓

koichiro.com.tw

訂位方式:KOICHIRO Inline

IG @koichiro.tw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