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吃肉粽不肉重!專家建議粽子不胖吃法、提醒這5類人群 濕熱端午易引發脾胃不適,淺嚐即止

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啊!但是粽子的熱量高、油脂多、澱粉比例重,尤其對女性來說,若不注意吃法、份量和搭配,很容易攝取過多熱量導致脂肪堆積。

Source/京都堂、Photo/pexels.com、Unsplash

吃肉粽不肉重!專家建議粽子不胖吃法、提醒這5類人群 濕熱端午易引發脾胃不適,淺嚐即止

端午節的習俗就是吃肉粽,京都堂中醫張家榕營養師提到,肉粽屬於高油脂食物,一顆肉粽大約等於兩碗飯的熱量,擔心發胖的朋友們她的建議如下:

  1. 01. 可以選擇較小顆的粽子。
  2. 02. 醬料不要淋上去,放在旁邊用沾的減少攝取量。
  3. 03. 食用時搭配等量的蔬菜,並把肉粽當成正餐而非點心。
  4. 04. 食用順序為菜、蛋白質、肉粽,可以有效降低肉粽的攝取量。

Photo/pexels.com
Photo/pexels.com

中醫師談端午飲食與體質調理

此外,面對端午節前後濕熱的環境,周律廷中醫師也特別提醒,脾虛濕阻型體質的朋友們要特別注意,由於台灣春、夏主氣為濕氣,加上梅雨季陰雨綿綿,長期下來也會影響到脾的運作功能,在臨床上多會用茯苓、陳皮、黃耆、赤小豆等藥材來幫助調理,也會針對天樞、大橫、血海、三陰等穴位,幫助健脾利濕;另外可以多攝取南瓜、薏仁、玉米鬚等幫助排除體內濕氣的食物,此外選擇五型藥膳飲中的纖膳飲,日常生活中飲用可以幫助促進新陳代謝、調整體質、維持消化道機能,也要避免攝取生冷、油炸或是加工類的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使濕氣滯留在體內的情形更加嚴重;也推薦多曬太陽來促進氣血循環,搭配運動可以加速體內濕氣的代謝。

周律廷中醫師同時表示,粽子中的糯米屬於難消化食物,對於消化功能較差、容易脹氣的朋友們可能是一種負擔,吃多了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噁心的狀況,建議要減少食用的量,食用時可以選擇更容易消化的圓糯米減少脹氣,並且細嚼慢嚥,減少腸胃負擔。

食用粽子需特別注意的族群

周律廷中醫師最後提醒,患有以下症狀的朋友們也要減少粽子的食用量:

  1. 01. 消化功能弱、胃食道逆流、胃潰瘍者:糯米難消化外還會加劇胃食道逆流,引起打嗝、咳嗽等症狀。
  2. 02. 三高患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粽子高熱量、高血脂,容易加重三高問題。尤其高血脂的朋友們建議去掉粽子內的肥肉再吃。
  3. 03. 糖尿病患者:糯米容易引起血糖波動,建議挑選少油、少糖的粽子,且一餐不要吃到一整顆,分餐食用。
  4. 04. 腎臟病患者:注意沾醬的鹽分攝取,以及內含的高磷食物攝取份量。
  5. 05. 發燒、咳嗽、黃疸、關節痠痛問題:粽子可能加重不適。

而面對端午節前後濕熱交織的氣候變化,從飲食、生活習慣到心理狀況都需要特別留意,尤其是脾虛濕阻型的朋友們,體內較容易堆積濕氣,更需要注意避免濕邪入侵體內,影響到自身的身體狀況。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