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不是節食、不是戒碳水 中醫師親授正確減重觀念:「五穀為養」攝取好碳水才能養出健康易瘦體質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Photo/Pexels.com

林巧薇中醫師(https://www.kyoto.com.tw/doctor/lin-qiaowei)提醒,所謂的「戒碳水」並非是拒絕所有的碳水化合物,而是要避免「精緻碳水」,中醫觀點強調「五穀為養」,而碳水化合物屬於「五穀」,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也和五臟六腑的健康息息相關,是脾胃運化的重要物質,可以補益脾胃、滋養氣血,有助於腸道蠕動,如果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便會導致脾胃虛弱,甚至由於脾胃運化失常,引起水濕停聚,形成痰濕,進而造成體重停滯;而碳水化合物也是氣血生化的重要來源,如果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則會出現氣血虧虛現象,導致代謝減慢,同時忌碳水也是相對違反人性,若前面越極端戒斷,後面恐反彈成暴食狀態。
因此,林巧薇醫師進一步解釋,應該是選擇「好碳水」食物,如糙米、燕麥、紫米、黑米可以取代白米和精緻澱粉,另外也可以多攝取山藥、芋頭、南瓜等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可以有效穩定血糖,促進排便,與此相對,白米、白麵條、白吐司等精緻碳水,就是透過加工、烹調處理,將"有生機"的東西去除掉,如胚芽裡的營養素,而這類精緻碳水容易使血糖飆升快速,營養價值較低,且熱量較高。
林巧薇醫師建議,攝取時要控制份量,建議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應佔每日總熱量的45%~65%,也要搭配蛋白質與健康脂肪,如堅果、豆類、魚類等幫助肌肉合成,穩定血糖,足夠的肌肉量才是不復胖的關鍵,另外搭配蔬菜也可以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幫助提升飽足感,也可以控制血糖,延緩血糖飆高喔。
林巧薇醫師最後表示,黃帝內經說,東方人屬「木」,樹木要長得好,需要有好的土壤,而五行上,脾胃對應為「土」,所以也可以說萬病不離消化,消化好,病才會好,而消化好需要健脾,此時五穀類就不能少,因此,選擇優質的碳水化合物來源,而非戒斷碳水化合物,才能維持健康,若擔心五穀類使血糖飆升太快,可以多食用荷葉、黃耆等處理血糖問題的中藥,中醫強調「脾主昇清」,養好脾胃,消化機能佳,身體自然健康。

京都堂中醫林巧薇醫師
擅長主治:減重雕塑、穴位埋線、美顏針、婦科調理、月經不調、經前症候群、睡眠問題、自律神經失調、代謝症候群、多囊性卵巢、巧克力囊腫、更年期症候群、青春痘、痤瘡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 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經歷:板橋京都堂中醫診所醫師 林口京都堂中醫診所醫師 台北京都堂中醫診所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台灣中醫美容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中醫婦科醫學會會員
延伸閱讀:
- 「三式蹲」被日本稱為腰腹特效減肥藥 練習2週明顯感受小腹緊實、姿勢變正、褲頭變鬆!
- 「487走路減肥法」:掌握4個走路技巧、每天8000步、堅持走7天,身體瘦一圈!
- 「蘋果醋」是夏日必喝減肥神器!蘋果醋隱藏功能、最好喝的做法、7天蘋果醋+飲食搭配計畫來了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