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誰需要額外補充高蛋白粉?運動前後的補充方式與建議!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TEXT/Irving k Edit/Rice Photo/Gettys

高蛋白粉是什麼?
高蛋白粉(Protein Powder) 是一種濃縮的蛋白質營養補充食品,從天然食材,如:牛奶、豆類、蛋或穀物中萃取出蛋白質成分,並去除多餘脂肪與碳水後製成的沖泡型粉末,方便在運動訓練前後或營養攝取不足時快速補充。
近期的美國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最新調查發現,約70%的市售蛋白粉「每份」就含超過其建議鉛攝入量。重金屬的攝入若累積多年,可能對腎功能、骨骼、神經系統造成風險。因為在美國市場,蛋白粉並不像藥品那樣嚴格審核其安全性與效能,換句話說,產品上架前並非都經嚴格檢查,而植物來源的純素蛋白粉(如:豌豆、米、豆類來源)出現的重金屬往往比乳清(whey)來源高。台灣目前被發現的蛋白粉重金屬案件沒那麼多,但在挑選時依舊有些重點須留意是否有第三方檢測、標示清楚成分與來源的產品,此外,此次美國被檢測出有疑慮的產品多屬或添加調味與糖分的版本,也能做為選擇時的參考依據。
延伸閱讀:

哪些族群建議額外補充高蛋白粉?
1.重訓、健身族群
因肌肉修復與生長需要大量胺基酸,光靠食物難達到每日需求(每公斤體重約需1.6~2g),蛋白粉能幫助更快速補足。
2.高強度運動或耐力運動者
像是經常跑馬拉松、打球、HIIT、有氧課程的人,運動中肌肉會分解蛋白質,補充蛋白有助修復與維持代謝效率。
3.飲食不均衡者
現代人外食機會較多,蛋白質量常攝取不足或來源偏單一,甚至早餐吃不下的人可考慮以蛋白粉替代。
4.體脂控制或體重管理
高蛋白可增加飽足感並減少肌肉的流失,還能幫助維持基礎代謝,也很適合想以代餐方式控制熱量的人。
5.高齡族群
年齡隨著增長身體合成蛋白效率也會下降,容易造成肌少症,50歲以上且活動量仍高的人就可以開始考慮添加高蛋白粉來補充,體重下降或食慾不佳的人也能搭配食用。
但要注意,腎功能不全或肝病患者需經醫師評估後再考慮是否添加,且孩童與青少年仍應以天然食物為主。

運動前後補充方式大不同!
運動前:提升能量+胺基酸預備
於運動前30~90分鐘(以免腸胃不適)補充,幫助穩定血糖,避免運動中頭暈,提供肌肉合成所需胺基酸並能幫助訓練時維持力量與專注度。建議攝取蛋白質10~20g、碳水化合物(香蕉、麥片或全麥麵包)20~40g、水分300~500ml能預防脫水並有助於肌肉的收縮率。
運動後:修復+合成
運動後的30分鐘內是「黃金修復期」,可幫助肌肉修復、增加肌肉合成:補充肝糖原、減少延遲性的肌肉痠痛。建議攝取蛋白質20~30g(女生可略少一些)、碳水化合物0.5~1g(每公斤體重)、水分加電解質則視流汗量來決定補充量。
運動後的這餐(或蛋白飲)是一天中最關鍵的蛋白質攝取時機之一,以增肌為目標的人,可選含乳清分離蛋白或加BCAA的產品;若是減脂為目的,則挑選低糖版本。如果是晚上運動的人睡前不想吃太多,也可以蛋白粉+水果+無糖豆漿這種簡單又有營養價值的搭配即可。
關於粉補充的小提醒:
即使你在運動前後補得再好,但整天蛋白質攝取量不足,效果也會打折。一般來說,每日蛋白質建議量是以每公斤體重1~1.2g為主,但有規律運動的人則要提高到1.4~2g,有增肌需求者更要補充到2~2.2g。
- 01. 蛋白粉無法取代所有正餐,是「補充」。
- 02. 腎功能較弱或有慢性疾病者,在大量攝取蛋白粉前應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 03. 若運動時間超過90分鐘,可在過程中少量補充碳水與胺基酸,避免肌肉分解。每3~4小時一次的蛋白補充,間歇性效果最佳。每喝一次補充蛋白粉建議多喝300~500ml的水。
- 04. 若腸胃敏感的人,可改為植物性或水解型蛋白粉減少刺激。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