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Art Talk】均勻製作胡忻儀專訪,每個展覽都是一場溝通

她從博物館出發走進一座又一座的展覽館,用展覽將歷史、人權、藝術介入你和我的日常生活。

採訪撰文/陳純純 攝影/Hedy Chang 攝影助理/Lil Light、JC PAN、Kang

【Art Talk】均勻製作胡忻儀專訪,每個展覽都是一場溝通

《品牌的故事》特展標語上寫著「18世紀風格男人的品味生活。歡迎光臨乾隆選品店!」讓人就不禁莞爾 一笑,以現代語彙搭配帶有時代感的乾隆畫像,顛覆以往大眾印象中的故宮展覽形象,這是提到均勻製作,總會連結到的展覽作品。近年甚至有與亞紀畫廊合作日本攝影大師《植田正治逝世二十週年紀念回顧展》,以及策展範圍拉至綠島人權 藝術季,與策展人高俊宏合作的《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更不能不提剛落幕的2021年 《白晝之夜》線上版, 都是由均勻製作統籌執行。


均勻之外

均勻製作的英文名字是「Goldilocks Production」,Goldilocks 來自《三隻小熊》故事裡的主人翁,名字也有「恰到好處」的意義,正如均勻製作想傳達的理念,透過全面徹底消化資訊後再傳達給觀者,使之接收正確、不過多也不少的訊息。 


而目前在台灣,展覽製作與策展人的角色其實常會被混為一談,現今許多不同專業領域的獨立策展人,其實很需要展覽統籌的團隊,協助實現心中最理想的展覽樣貌。「為什麼叫均勻製作,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希望讓大家都可以在展覽的產業裡各司其職,獲得有效的資源完成展覽。」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娓娓道來「均勻」兩字背後更深遠的含義。

從博物館到展覽館 

唸的是博物館學,卻在因緣際會之下踏進展覽工作的領域,開始只是協助美術館與來台參展的國際藝術家溝通協調,而後任職過建築師事務所、當代藝術畫廊,最後自己創立展覽製作公司;接觸了許多公共藝術類型展覽,一路足跡似乎都有脈絡可循,卻又是自然銜接養成為現今統籌者的角色。 


今年均勻製作即將邁入第五個年頭,胡忻儀說:「展覽其實是與大眾溝通的一種方式,同時也帶有很深厚的社會責任,若不是自己的公司,可能沒有辦法自主,或任性的選擇想執行的主題表達真正的理念。」

價值與核心 

而選擇展覽製作的核心是什麼?她表示關鍵在於是否能帶給社會正向的力量,一如即將與嘉義市立美術館合作的《大展身手做展覽》兒童策展計畫,是針對兒童策展舉辦的活動營隊;透過策展的方法,激發兒童對於日常生活的觀察力,也期望他們能對世界繼續保持好奇心,並在活動過程中表達、溝通、協調,進行觀點交流。 


最近剛落幕的《假如綠島是一面鏡子》,則賦予了更深沉的期望,雖然因為距離遙遠所以執行難度更高,不過因為認同國家人權博物館推動人權、轉型正義改革的理念,她和團隊便無遲疑的承接下展覽,「我們有這樣的平台以及能力統整製作,透過展覽傳遞一個正向的社會價值,那就是我們需要負的社會責任。」她說。


展覽的初衷 

另一個觀察到的現象,是現今國內外展覽單位皆企圖與大眾靠攏,如近年出現數量龐大的多媒體展覽,又或是圖像授權展,雖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大眾歡迎,但反向思考,難道現在的觀眾已經無法耐心觀看靜態展覽嗎?或許不是這樣的,她回憶起多年前在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被希臘機械互動裝置藝術家 Takis 感動的瞬間:「因為我並無從事創作,所以當看見他使用日常生活中簡單的機械原理,除了覺得是非常聰明的作品外,當下有一種靈光拋出,得到超乎預期的感動。」 


她始終相信觀眾是可以教育的,如果展覽沒有給予新的思考,觀眾便無從得知原來有如此與眾不同的觀點與表現形式,挑戰觀眾既有的框架,給予新的體驗,以及觀展後能在觀眾心中、 腦海裡迴盪不已感動的瞬間,或許才是均勻製作想要表達的理念。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