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職場
耶魯研究證實:成功人士都在偷偷練的5招情緒穩定術,學會情緒調節幫你升值又加薪
by 商業周刊-更新
撰文:王貞懿 圖片:網路

情緒調節不是天生就會的能力,而是可以透過練習與覺察後天培養。它是面對未知挑戰時保持冷靜、激發創意、維持職涯韌性的關鍵。當專案延誤、客戶抱怨不斷,有些人手足無措,有些人卻能穩住情緒、理性應對,差別就在於——情緒調節力。
數據也證實這項能力的價值:發表於 PMC 的跨職業研究指出,即使排除年齡、性別與教育程度等影響,高情緒智力者仍普遍擁有更高薪資。
根據 TalentSmart 調查,高情緒智力者平均年薪比低情緒智力者多出近 2 萬9000 美元,75% 的人資主管也將「情緒調節力」列為升遷與加薪的關鍵。世界經濟論壇預測,情緒技能需求在 2030 年前將成長 26%。耶魯大學研究更指出,最成功與具創造力的人,往往都擅長掌控情緒,優雅面對挑戰。
5大情緒調節策略
耶魯大學情緒智力中心的資深研究科學家通過長期追蹤研究,歸納出成功人士共同運用的五大情緒調節策略:
1.選擇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會調節情緒的人很會安排時間,知道哪些事會讓自己累,哪些事會讓自己有精神。科學家把這叫做「情境選擇」。這不是要你逃避困難,而是當你知道現在的辛苦是為了更好的結果時,就能提前準備好自己的心情。
2.換個地方工作
當工作讓你心情煩躁時,可以換個環境試試!從辦公桌走到咖啡廳,這個簡單動作會重新啟動你的情緒狀態。研究發現,環境改變能幫助大腦切換模式,原本的負面情緒也會跟著轉換。
3.暫時做別的事
覺得煩躁時,先去做其他事情。研究發現,這樣不但能讓心情好轉,還可能讓你想到新的解決辦法。特別是當你有明確目標,又能在不同工作間切換時,創意最容易出現。

4.重新定義失敗

失敗時會失望、沮喪,這很正常。但別讓這些情緒阻止你再試一次。
關鍵是退一步保持好奇心:為什麼接觸的人會有某種反應?他們是真的不在乎,還是只是沒有足夠的資訊了解狀況?你也可以重新評估自己的情緒觸發點,例如當你感到緊張焦慮時,可能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你對這件事很投入、很在乎。
5.真心改變,而不是假裝
面對討厭的工作,你可以選擇「假裝開心」或「真的讓自己開心一點」。但假裝很累,真心調整自己的想法更有效。試著找出工作中真正有意義的部分,你會發現自己更有動力,也更有創意。
情緒調節不是天生特質,而是可以培養的技能。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能成功駕馭情緒,而不是被它牽著走的人,不僅能在職場中脫穎而出,更能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保持韌性和創造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