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職場

「被動式攻擊」說話方式會破壞關係!學會換位思考,才能開啟有建設性的溝通

人際溝通之間,常因為小細節而破壞氣氛、造成芥蒂,不想默默被記上一筆,南韓職涯發展講師朴根一告誡避開「被動式攻擊」說話方式,值得你我放在心中。

Photo/Getty Images、幸福文化

「被動式攻擊」說話方式會破壞關係!學會換位思考,才能開啟有建設性的溝通

文/朴根一 《一開口,就讓人有好感:成熟大人都重視的50個表達細節》、出版社/幸福文化

只是心直口快?這可不能合理化冒犯他人的事實!

 A:不是啊,像你這麼出色的人,怎麼會為了那點小事感到煩惱呢?是不是有點誇張了?

來賓:才沒有,我那時候真的很煩惱。哈哈︙︙

B:A先生,你今天說話帶刺呢!

A:沒有啦,我只是好奇才這樣問!

B:(看向來賓)A先生就是這樣心直口快,不要在意,輕鬆聊就好。

來賓:好的,謝謝。

B:A先生,今天切換為「溫暖主持人」模式,如何呢?

嘲諷的說話方式,無論意圖是什麼,都會給對方帶來深刻的傷害,並破壞彼此的關係,這就是典型的「被動式攻擊」。

在眾目睽睽之下,說話要更加小心。以前面提及的情況來看,主持人用嘲諷他人的方式開玩笑,即使來賓知道這是節目的調性,也會感到受傷。因此,當一位主持人嘲弄來賓時,另一位主持人通常會打圓場,以平衡談話氛圍;但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立刻找到這樣的平衡點。

像這樣自以為幽默而嘲弄他人,會讓對方有被羞辱、冒犯的感覺,談話氣氛也因此搞僵。尤其在商務場合中,這樣的說話語氣是非常危險的。

舉例來說,如果客戶詢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而你卻回答:「這不是當然的嗎?」聽到這樣的回答,客戶是不會想繼續對話下去的。無論再多的說明、解釋,嘲弄的語氣已使其顯得毫無意義。不妨這樣回答:「那部分我們也有討論過,謝謝您的指教,我們會進一步評估。」

這樣的態度展現了解決問題的意志,並且對建立信任感有很大的幫助。

在會議或報告的場合中,嘲弄的口氣也很容易引發衝突。如果主管說:「這點子你也好意思提出?」報告者的士氣會受到打擊,而聽眾的注意力也會受到干擾。

 

這樣的說話方式對團隊合作毫無幫助。請嘗試以開放式問句來展開對話吧。

「針對這個點子,你可以再詳細說明嗎?」

這樣的話語可以幫助報告者保持信心,並進行一場有建設性的討論。

建立「為自己說的話負責」的意識 

嘲諷在心理學中,被視為一種被動式攻擊行為。這些人不會直接表明自己的憤怒,而是以隱諱的方式讓對方感覺到不舒服,進而造成影響。被動式攻擊的典型特徵,包括「間接表達」和「逃避責任」。

「我只是開玩笑而已,你幹嘛這麼敏感?」

這些話漠視了對方的感受,表現出一副責任不在自己身上的迴避態度。

「這有很重要嗎?」

這種表達方式,展露出不重視對方提出的問題,且逃避嚴肅對話的傾向。

 心理學家希歐多爾.米隆(Theodore Millon)將這種被動式攻擊行為分成四種類型:「不快型消極主義者」、「優柔寡斷型消極主義者」、「不滿型消極主義者」、「婉轉型消極主義者」。這些人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而是間接導致雙方關係惡化。

被動式攻擊會讓對方感到困惑並擾亂對話節奏。請試著使用能表現出合作意願的說話方式吧。

「我不太了解您的意思,能否再次詳細說明呢?」

這種表達方式一開始可能會感到尷尬,但對方會有受到尊重的感覺,進而提高對話品質。

意識到自己忍不住生氣時,先停頓一下並深呼吸,然後用平靜的語氣重新對話。與其說:「你為什麼這麼做?」不如說:「你能告訴我哪裡有困難嗎?」也是一個好方法。

換位思考理解對方立場的態度,可以減少衝突、建立信任,並使關係更加緊密。請循序漸進練習減少被動式攻擊的行為。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