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美食
高雄「雋GEN」中餐廳蟬聯米其林一星,師徒重逢以三套新菜單書寫粵菜的過去與未來
by Sky Chen-更新
Photo/雋GEN、SkyC

今年8月中旬,台灣餐飲圈大事—《台灣米其林指南》公布最新摘星名單,而高雄「雋GEN」再度蟬聯米其林一星。對餐廳來說,這是相當振奮人心的榮耀,然而對廚藝總監陳泰榮(人稱早哥)更開心的是,近期與邀請恩師葉志光重新披上廚袍,兩人相聚在高雄廚房裡並肩,將粵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化作一道道能被品嚐的精彩菜單。
延伸閱讀:
料理成為粵菜的縮影與對話
繼上回兩位主廚攜手舉辦「傳統.經典」限定餐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雋GEN」中餐廳再次以嶄新企劃迎接賓客。這次不再只是一次性的餐會,而是規劃了「雋.溯」、「雋.習」、「雋.境」三套全新菜單。我們特別詢問了新菜單的發想過程,早哥提到,他們總是先設定題目,再由廚師去構思。這一次的套餐三部曲的名稱,就像是一段段廚藝歷程與粵菜歷史的書寫。對他而言,料理其實就是一部「可以吃的記憶」。
他回憶,六〇、七〇年代的廣東菜口味偏甜,許多做法如今幾乎消失,例如冰泡蛋球或是砂糖搭配糕點。八〇年代經濟稍微繁榮,出現了中式合併料理,用蒜蓉、起司或梅干烤龍蝦,當時是創新的代表。到了九〇代,隨著經濟起飛,鮑魚與魚翅成為餐桌上的主角。這些往日的風景,如今透過葉師傅與早哥的合作,再度回到餐桌。
「雋GEN」的新菜單,看似三份套餐,卻是三段人生。讓「初心」、「承傳」與「昇華」都藏在料理中,每一口,都是他們廚藝、人生、經歷的縮影。
菜色介紹—
「雋.溯」:象徵尋根與初心
菜色看似樸實卻帶著深厚情感。「家鄉蓮藕餅」是其中的代表,將豬絞肉、鹹魚、香菇與蓮藕丁混合,外層包裹薄切蓮藕片,再以中小火煎至金黃,入口外酥內嫩,讓人想起童年餐桌的溫暖。另一道清涼補「老火鮑魚湯」則傳承了粵式火候的智慧,使用小排、鳳爪與多種草本藥材慢火細燉,湯頭清而不淡,補而不燥,展現粵菜養生的底蘊。
家鄉蓮藕餅
蓮藕餅下鍋時發出的滋滋聲,對葉志光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記憶。那是物質不算充裕的年代,卻能因幾塊煎得金黃的蓮藕餅而滿足。將蓮藕丁與豬絞肉、鹹魚、香菇、馬蹄拌成餡料,再用薄片包裹下鍋,外酥內嫩、紮實飽滿。它或許不是宴席上的主角,卻是無數粵式餐桌上最能喚起回憶的家常味道。
清涼補老火鮑魚湯
老火湯是粵式家庭不可或缺的日常記憶。清涼補老火鮑魚湯承襲四時調補的傳統,恪守「清而不淡,補而不燥」的理念,以小排、赤肉與鳳爪細火慢燉數小時,熬出澄亮清潤的湯底。鮑魚以低溫入鍋,釋放鮮甜卻不顯油膩,再佐以薏仁、蓮子與淮山等草本食材,入口清潤溫和,展現粵式老火湯以時間換取純粹滋味的養生智慧。
「雋.習」:承傳與磨鍊
菜色中有葉師傅年輕時在台灣受到啟發的「梅子白玉苦瓜」。清爽酸甜的話梅醃漬入苦瓜片,帶來細膩清新的滋味,既有台灣的靈感,也延續了粵菜對細節的執著。另道「京醬爆鰻球」,是葉師傅年輕時最愛觀摩的菜式,炸得金黃的鰻魚裹上濃醬,在辛辣與酸甜間取得平衡,讓快火與濃醬的功夫展露無遺。「法式焗小龍蝦」則呼應八〇年代香港吸納西式料理技法的風潮,以奶油慢火收汁,乳香與龍蝦鮮味交織,呈現出粵菜師傅如何將異國技術消化再創。最後的「家鄉雞玉飯」,看似簡單卻暗藏許多基本功,雞丁與紅蔥拌炒後鋪在越光米飯上,再加上一顆半熟荷包蛋,雞油的香氣、紅蔥的甜味和米飯的嚼勁在口中相遇,樸素卻雋永。還有一道現磨「芝麻捲」,葉師傅堅持用手工炒芝麻、磨粉、調漿,入口綿密清香,體現他對手工技藝的執著。
梅子白玉苦瓜
葉師傅初到台灣時,在一家老餐館嚐到梅子白玉苦瓜,清爽酸香令他印象深刻。回到廚房後,他親手改良,讓口感更細緻、風味更收斂。白玉苦瓜切片後浸入話梅醃汁,酸甜滲透而不搶味,爽脆清香中帶著果香層次。這道並非傳統酒樓常見的料理,卻展現粵菜兼容並蓄的精神,也延續了師傅對細節與平衡的堅持。
京醬爆鰻球
還在學徒時,葉師傅遇上這類濃醬快火的菜總想偷學,下班後請老師傅喝酒套話,他說:「師傅也只會丟下一兩句,能不能聽懂就看慧根了。」正是這股主動,讓他一路精進。鰻魚去骨炸至金黃,再與豆瓣、番茄、辣椒調製的醬汁快炒,色澤油亮、香氣撲鼻,辛辣酸甜中收汁緊緻。這道京醬爆鰻球,除了有師傅對調製醬料、火候掌握的功力,也承載了他從學徒時代起的求學精神。
法式焗小龍蝦
這道料理誕生在八〇至九〇年代的香港,那是西式技法逐漸融入粵菜的時期。葉師傅當時正好任職於酒樓,第一次看見這道料理就感受到文化交融帶來的新鮮感。雖然名稱帶有「焗」,實際手法卻更接近煨煮。要以文火將奶油慢慢收濃,讓龍蝦在溫和火力下保持鮮嫩,同時吸附乳香。這種烹調需要極高精準度,火候稍長便會過於厚重,收汁不足則顯得淡薄。當醬汁輕薄地貼合龍蝦,不僅凸顯海鮮本味,也體現了那個年代粵菜師傅的創新精神。他們在吸收西式技法的同時,仍然堅守粵菜強調食材與火候的核心,讓這道菜成為時代變遷下的代表作。
豉椒味菜炒和牛
「味菜」也就是粵式鹹酸菜,與豆豉、辣椒快炒能激出厚重香氣,是葉師傅年輕時練功的基本菜。要炒得準確,得盯緊火候與油溫,稍有差池就會走味。當年多用蔬菜搭配,如今他改以和牛入菜,細嫩的肉質更能凸顯鹹香勁道。他說只要掌握了這個味道,拿來炒龍蝦都沒問題!而這道料理看似粗獷,實則講究,每一步都靠多年爐火邊的反覆磨練,才炒得出真正到位的風味。
家鄉雞玉飯
對熟悉「寒舍主人」蔡辰洋的人來說,他最常提起、也最喜愛的,正是這碗雞肉飯。沒有華麗擺盤,也不靠昂貴食材,卻能以樸實做法呈現驚豔滋味。雞肉切丁後與金黃雞皮、紅蔥頭爆香,再以醬油、雞高湯與冰糖熬成醬汁,鹹甜交織,嫩中帶韌。米飯選用顆粒分明的越光米,吸飽醬汁後覆上一顆半熟荷包蛋,蛋黃流淌,讓口感更添圓潤。這道看似簡單的料理,其實融合油溫掌控、紅蔥火候與雞油香氣等粵式基本功,看似樸素卻藏有許多細節的一道。
現磨芝麻捲
在香港茶樓,芝麻捲其實是很尋常的事情,特別在於得採全手工製作。多數店家以半成品蒸熱即上桌,葉師傅卻從源頭做起,要先將黑芝麻以小火炒香、細磨成粉,與冰糖、馬蹄粉調成漿入盤蒸透,微涼時脫模捲成薄筒。入口細滑,芝麻香純而不膩。對他而言,費工不是炫技,唯有手作才能留住食材的天然香與彈性。這道看似樸素的甜點,既是餐後收束,也是把「做工見真章」的老派精神留在口中的方式。
「雋.境」:昇華與自在
「辣子蒸野生犬牙南極鱈魚」將新加坡香料與粵式蒸魚功夫結合,魚肉細嫩鮮甜,與辣醬相互碰撞出令人驚豔的滋味。「金湯野菌翡翠」以南瓜和胡蘿蔔熬煮成金湯,包裹白蘿蔔與野菌,看似清淡卻考驗火候與比例的拿捏。南北萬壽果官燕則以木瓜與燕窩細火慢燉,果香淡雅,滋潤養生,是過往富貴人家最愛的甜湯,如今再度出現在餐桌上,是對粵菜藥食同源理念的延續。
辣子蒸野生犬牙南極鱈魚
這是葉師傅旅居新加坡時汲取靈感的產物,氣候關係,當地人喜濃厚的風味。他將南洋醬料的辛香與粵式蒸魚的細膩火候結合,讓人嚐到熟悉又新鮮的滋味。選用肉質細嫩的南極鱈魚,以清蒸保留鮮甜,再覆上辣椒與香料調製的醬汁,入口既有魚肉的柔滑純淨,也有層層疊疊的辛香刺激。這不僅有粵菜的精準技法,又吸收異地風土的熱烈風味,也道出粵菜在海外發展時的靈活與包容。
金湯野菌翡翠
在酒樓時期,葉師傅記得有些老主顧總會提前來電,為的就是這道「隱藏版菜色」。要先將白蘿蔔挖空填入野菌與時蔬,澆上以南瓜、胡蘿蔔熬成的金湯,金黃湯色映襯著淺白蘿蔔,清香中透出鮮甜。這麼多年後,再次端上這道料理,他想表達粵菜的精妙不只在刀工火候,也在日常食材的細緻處理。當令蔬菜細火慢炆,讓野菌釋放香氣,金湯柔滑,白蘿蔔吸飽湯汁後更顯甘美。這看似清淡的一道,其實全憑廚師對火候與比例的嚴謹掌握。
南北萬壽果官燕
「木瓜」又名萬壽果,自古因滋補潤養而成為富貴人家的餐後佳品。與南北杏、燕窩同以文火細燉,湯色清澈,入口果香淡雅,潤而不膩。葉師傅提到這是時間相當久遠的老菜,過去都是富貴人家在喝。對他來說,重現這道甜湯不只是致敬經典,更是將粵菜藥食同源的智慧延續到今日。於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喝上這樣一碗溫潤的甜品彌足珍貴。

相關資訊
「雋.溯」套餐, NT2,680(+10%):是起點,也是心底最深的歸屬。回溯粵菜起源,以純粹手藝還原餐桌上的家常滋味。
「雋.習」套餐, NT5,280(+10%):是修行,也是與前人的對話。濃縮主廚走入名流餐桌的黃金年代,體現師徒傳承的誠意之作。
「雋.境」套餐, NT8,880(+10%):是風格,也是回望後的自在。遊歷各地後,主廚以粵菜為根基,將所見所學化為己用,並以成熟手筆融會貫通,展現粵菜圓融而高端的境界。
雋 GEN
07-3384885
高雄市前鎮區復興四路8號
線上訂位 inline.app/booking/GENbyMattChe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