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美食
台北「Chaud Doux」全新法式餐館9/27開幕,態芮主廚何順凱監製、林庭右主廚掌勺,以「溫暖做菜,溫柔待人」展現法式日常
by Sky Chen-更新
Photo/Chaud Doux、SkyC.

位在台北捷運中山國中站商圈的全新法式餐館「Chaud Doux」,是由米其林三星餐廳「態芮」(Taïrroir)主廚何順凱(Kai Ho)監製,並由曾於法國當地米其林餐廳歷練的主廚林庭右(Leo Lin)掌勺,將於9月27日(六)正式開幕。在這個醞釀近十年的計畫中,Chef Kai 特別談到:「Chaud Doux 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從態芮誕生時就已經存在的計畫。」
在法文裡,「Chaud」代表溫暖,「Doux」代表溫柔。「Chaud」也象徵爐火的熱度與料理的香氣,是廚房裡縈繞不散的煙火氣;「Doux」則帶著細膩與體貼,體現在服務與交流之間的柔軟心意。在台語中,「Chaud Doux」的發音又近似「siu-tōo」,有「相遇」的意味,寄託了兩位主廚對餐桌邂逅的想像。
品牌精神「溫暖做菜,溫柔待人」,是「Chaud Doux」最核心的信念。法國料理的本質在於「風土」,用此時此地的食材,結合法式經典技法,呈現最真實的滋味。法文中的「Cru」也有雙重意涵,既指「產區」,彰顯地域特色,也指「生」,象徵不過度烹調,以保留食材的純粹風味。這份對自然與真實的堅持,正是「Chaud Doux」誕生的初衷。
延伸閱讀:
里昂精神在台北重現
當走進空間時,能立即感受到「Chaud Doux」想營造的經典法式小館氛圍。用餐區以工作檯劃分爲二,主用餐區選用訂製藤編座椅搭配木質桌面,白天有自然光透入,白色薄紗簾映照綠意與日光,桌面隨時間變化而展現不同光影,氛圍輕盈而日常。牆上古典與現代並置的鏡面與飾物,法式日常不言而喻。另一側則是深綠色半圓卡式沙發座椅,抬頭可見深色木質壁櫃,陳列著 Chef Kai 親自挑選的器皿,氣氛顯得更為沈穩典雅,一致的是不張揚卻耐人尋味,處處都展現其細膩的心思。
Chef Kai 對細節的要求,從櫃檯石材的選用,到桌上刀叉、餐盤的手感與比例,全都親自把關,甚至挑選帶有年代感的古董與二手器皿,為用餐增添故事感。就連廁所的藍綠色長條磚、燈光亮度,以及將推門改成滑門等細節,也都出自他的規劃。他強調,餐廳不只是料理本身,而是一種完整的氛圍營造,讓客人走進「Chaud Doux」時,能感受到被細心構想過的空間,也完整整個用餐體驗。
忠實呈現法式傳統的料理哲學
雖然是法式餐廳的概念,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放大到外面的核心,可以用台灣的食材做出最法國的味道。—Leo Lin
在菜色上,「Chaud Doux」是以里昂「Bouchon」(經典法式小館)為根基。里昂是法國傳統料理的發源地,孕育了無數樸實卻雋永的日常風味;以此為起點,向北延伸至巴黎,向南連結馬賽,進而涵蓋整個法國各地。餐館延續「Bouchon」精神,將在地與當季食材融入經典技法,端出踏實、不鋪張卻份量十足、風味濃郁的菜餚。
主廚林庭右(Leo Lin)自開平餐飲學校與高雄餐旅大學起步,為了精進法式技藝,曾遠赴法國里昂求學,就讀於享有盛名的「Paul Bocuse」廚藝學院,並在當地米其林餐廳歷練,累積紮實的傳統基礎。回到台灣後,他先後任職於多家知名餐廳與酒店,逐步建立起將在地食材融入法式技法的特色。他在談及料理理念時表示:「雖然是法式餐廳的概念,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放大到外面的核心,可以用台灣的食材做出最法國的味道,這是第二層核心。第一層核心的話,就是要忠實呈現法式傳統菜的感覺,有點老派有點復古。」與 Chef Kai 合作設計菜單時,兩人更是一拍即合。尤其是初期在規劃講菜單時,他與 Chef Kai 很快就有共識,在五分鐘就把菜單規劃完成。他形容,這樣的過程比較像是重拾初心,把他們一路走來最喜歡的菜再做一次,而不是刻意去設計什麼新概念。
在料理中融入台灣食材的巧思,Chef Leo 也提到:「過癮的地方其實有一點私心,就是希望哪一天真的有法國人來吃了,他吃到比如今天的豬肉上面那個皎白筍,其實是一個非常法式傳統道地的調味方式。傳統是用芹菜根去做,可是我們希望用皎白筍。讓客人吃到後從巴黎連結到台北的感覺。」用細緻而克制的在地化手法,讓台灣食材在保持法式精神的同時,也展現出風土的獨特性。對於個人風格在料理中的比例,Chef Leo 也有明確的看法。他坦言,每一道菜或多或少都會留下一點自己的個性,但不會過多。因為在「Chaud Doux」,首要的目標是傳達法國料理的文化,而不是凸顯個人風格。他也形容自己的角色:「我比較像是橋樑,試圖把法國人如何飲食、他們的味道偏好與用餐氛圍帶到台灣,讓客人能真實感受到法式日常。」
「Chaud Doux」菜色介紹—
目前餐廳午間低消為 NT1,500/人,晚間為 NT2,200/人,菜品單價約在NT450~NT2,080不等,採全單點模式,此價位不僅反映對食材與服務的要求,也希望能讓更多人以合理的門檻,真正走進消費者的日常。
豬耳朵蛋糕 Cake aux oreilles de cochon
在法國料理傳統中,開胃小點(Amuse-bouche)不僅是味覺的暖身,更是餐桌故事的序曲。以豬耳朵蛋糕迎接正餐前的小點,正是源自里昂的日常風味。Chef Leo 特別介紹:「第一道開胃菜那道是豬耳朵蛋糕,那其實就是非常非常典型里昂的名菜。他們也是當作開胃小點,簡單吃,鹹香又有滋味。」里昂素有「法國美食之都」之名,隆河阿爾卑斯大區因地緣與歷史而深受豬肉飲食影響,從香腸、臘肉到滷製與燉煮,皆展現質樸卻深厚的地方記憶,而鹹蛋糕(Cake sale)正是其中具代表性的料理。主廚以鹹的磅蛋糕為底,將蔬菜高湯燉滷、帶韌性的豬耳朵與干蔥、巴西里、葛瑞爾起司交融,鋪上炸豬耳朵、芥末酸奶與醃漬紫甘藍,香氣與口感兼備。
鄉村肉派 Pâté de Campagne
提到里昂傳統料理,肉派是不可或缺的一味。Chef Leo 指出「Pâté」是一道能夠代表里昂的料理,他依循里昂傳統比例,將雞肝、鴨肉與豬肉巧妙融合,選用究好豬與豬背脂增添油脂厚度,以干邑白蘭地提升香氣,再加入開心果與紅酒燉煮的無花果,增添層次與口感。其製作繁複,需歷經三日完成,所有食材分門處理後再層層堆疊,忠實還原經典工序,搭配纖維細緻的金瓜、白木木耳與迷你羅曼生菜,並以芥末籽醬與橄欖檸檬油醋佐味,清新中帶出濃厚的肉香。(NT480)
里昂沙拉 Salade Lyonnaise
里昂當地飲食文化講究樸實卻不失風味,沙拉也能展現出地方特色,以簡單食材組合卻蘊含濃厚地方氣息。選用豬五花製成厚培根,刷上特製蜂蜜巴薩米克烤肉醬慢烤,帶出甜鹹交織的層次,搭配波士頓奶油生菜、紅橡木萵苣、蘿蔓與紫甘藍等多種沙拉葉,清爽脆口,與培根的濃厚滋味形成鮮明對比。(NT450)
生魚薄片 Carpaccio
在法國料理中,「Carpaccio」指以生魚為主的料理,將魚肉切成薄片,僅以檸檬汁、橄欖油、鹽與胡椒簡單調味,突顯食材本味。選用台灣紅甘魚,其細膩彈牙的肉質與適中油脂最為迷人,輕炙過後,更添鮮甜,搭配自製乳香發酵甜椒、墨西哥辣椒與蓮藕脆片,帶來酸香、辛辣與爽脆的多重口感,最後淋上青醬與檸檬油醋醬,雖然清新卻又有豐富的層次。(NT480)
大蒜香芹奶油烤大蛤 Palourdes au Beurre Persillé comme Escargots
靈感來自巴黎經典的焗田螺,此道料理最早出現在巴黎廚具老街蒙托格伊路,以香氣濃郁的大蒜、香芹與奶油調和出迷人風味。Chef Leo 解釋這道菜的創意轉換:「這道有點台灣 twist 的做法,因為外面烤蝸牛太多了,我們就覺得蝸牛是屬於大地的滋味,那希望放一點海洋的滋味來呈現,所以選了大蛤。上面的那個大蒜香芹奶油(beurre d’ail et persil)還是原汁原味還原。」以鮮味飽滿的大蛤取代田螺,將傳統手法轉化為別具巧思的呈現,入口時,奶油的醇厚、大蒜的辛香與蛤蜊的鮮美交織,既保留了傳統巴黎風味的經典輪廓,為味蕾帶來新的驚喜,搭配上一旁的麵包片,讓人欲罷不能。(NT480)
法式爐烤雪巖雞 Poulet Fermier Rôti, Riz Pilaf
這道料理靈感來自南法經典烤雞料理,並選用「雪巖雞」來製作。Chef Leo 特別說明到:「雞的品種我們有特別挑選,最後選了品牌叫岩生築見,它有一個很棒的品種叫『雪巖雞』。因為它是選用法國的蘆花種土雞,再與們台灣的紅羽雞配種而來,所以口感很鮮甜肉質有彈性。」雪巖雞要先經醃製,再以普羅旺斯柑橘風味的奶油填入雞皮與雞肉間,靜置一天,最後以慢火爐烤,呈現最貼近法國當地的烤雞口感。搭配的皮拉夫香料飯選用法國常見的印度香米,Chef Leo 強調:「巴斯馬提米飯也是非常經典的食譜。法國人習慣用巴斯馬提米來做炊飯,所以我們也沒有改動,完全保留原汁原味的做法。只是用烤雞的油來調味,讓香氣更完整。 」(NT2,080)
馬賽魚湯 Bouillabaisse, Fruits de Mer, Rouille
源自南法馬賽的經典湯品,以濃郁湯底而聞名。一開始是漁夫以當日漁獲熬煮的家常湯品,如今已成為法國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一。Chef Leo 則說道選擇這道菜的原因:「除了馬賽魚湯大概就是,因為我們會放大,不只是做里昂菜,我們會往南做點,普羅旺斯南方的東西。海鮮也是一個台灣很重要的物產,所以我們把馬賽魚湯盡量做得優雅細緻,然後有台灣的風味在裡面。」湯底以魚骨、蟹殼與蝦殼搭配大量蔬菜拌炒後熬煮,加入番紅花與茴香酒兩種不可或缺的經典元素,賦予鮮明香氣與層次。依循傳統,搭配大蒜番紅花蛋黃醬(Rouille)與葛瑞爾起司,濃厚海味與香料風味更顯和諧,完整呈現普羅旺斯風情。(NT1,680)
潤煎鴨胸 Canard à la Plancha, Sauce Bigarade
靈感來自巴黎歷史悠久的銀塔餐廳(La Tour d'Argent)經典血鴨料理,也是法國特別是巴黎與西南部地區,向來偏愛以鴨胸入饌。選用屏東振聲鴨,外皮香煎至酥脆,醬汁以雞高湯為底,融合橙果泥、香料、雪莉酒醋與香橙干邑酒;更特別的是,將青蒜綠色段炭烤後煉製成灰燼油(ash oil),帶來獨特的煙燻氣息,增添深沉韻味。(NT1,280)
洋梨巧克力脆皮泡芙 Profiterole Belle Hélène
甜點部分,林庭右主廚選擇了最能代表法式甜點精神的經典之作,靈感源自傳奇人物奧古斯特・埃斯科菲於19世紀末創作的經典甜點美麗海倫燉西洋梨。Chef Leo 近一步說明:「這個甜點有一個很漂亮的名字叫做『Belle Hélène』,法國很多甜點都是用女性名字命名的,浪漫又優美。」以手工製成的四顆泡芙為主體,搭佐西洋梨雪酪,淋上法芙娜巧克力醬,呈現冷與熱、酥與滑的對比。( NT480)
香橙干邑舒芙蕾 Soufflé au Grand Marnier
舒芙蕾是源自法國、擁有百年歷史的經典甜點,經烘烤後質地輕盈蓬鬆,但出爐後會迅速消氣縮小,因此被譽為「稍縱即逝的美味」。林庭右主廚談到選擇這個口味的原因:「之所以選擇舒芙蕾,就是因為它最能回到經典。加入甘邑白蘭地,是我們當初學習製作舒芙蕾時的起點,也是最初的味道。」(NT460 )
把「法式日常」變成養分,留給下一個世代
我的工作就是,讓大家有轉身的空間。—Kai Ho
Chef Kai 對於「Chaud Doux」的期許,不僅止於提供美味的法式料理,更希望這裡成為一個平台,讓年輕人能在餐飲業看到前進的可能。他坦言:「我的能量跟精神大概就這十年了,就是四十,了不起五十歲,我還有體力、精力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對時間同樣敏銳的他,將此轉化為對團隊培育的用心,開設「Chaud Doux」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為團隊創造發展空間:「我有我的 team,有同仁們。有的人跟我已經工作六、七、八年。大家沒有轉身的空間,你不可能說六樓永遠只有我。那他們要去哪裡?他們要長大、要結婚、要生小孩、有家庭、有計畫。而我的工作就是,讓大家有轉身的空間,讓大家看到六樓是有發展的。」從態芮到 Chaud Doux,始終把重心放在「人」,那麼簡單而實在,卻藏著滿滿細節,正如「Chaud Doux」所想傳遞的日常法式—「溫暖做菜,溫柔待人」的心意。
Chaud Doux
營業時間:午間:週五及週六 12:00 - 14:30、週日 11:30 - 16:30,晚間:週二至週六18:00 - 22:30(逢週日晚間及週一公休,如遇特別節日或活動將另行公佈營業時間與店休日。)
用餐低消用餐低消:午間為NT1,500/人,晚間為NT2,200/人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113巷6弄11號
訂位連結:https://inline.app/booking/Chaud-Doux/Chaud-Doux
IG @chaud.doux
延伸閱讀:
- 米其林一星「好嶼HOSU」攜手「農場晃晃」推台灣首創「后土牛」:採1500日飼育未生產母牛國產黑安格斯,同步發表中秋燒肉禮盒
- 2025《首爾米其林》三星餐廳「Mingles」主廚姜珉求來台客座,9/12~14台北晶華酒店登場
- 2025《臺灣米其林指南》得獎名單深度解析:新北新竹入版圖,頤宮、態芮、JL Studio穩坐三星,8家新進一星餐廳
- 獨家專訪|巴黎人氣餐酒館「Early June」:匯集全球主廚駐店創作與自然酒共譜美好的初夏回憶
- 為台北而生的餐廳「The Flow」!專訪創辦人鄒斯傑:「我們不再為了拿星、得獎,把做食物的熱情消耗掉。」
- 信義區必訪滬菜餐廳!「台北夜上海」十週年,推出限定新菜與10道經典料理優惠
- 高雄「雋GEN」中餐廳蟬聯米其林一星,師徒重逢以三套新菜單書寫粵菜的過去與未來
- Disney+《大熊餐廳》第四季:不再是廚房版 Fight Club,而是學會撐住彼此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