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ONSHIP聊心事

人生最難的,就是接受真實的缺點!停止批評自己、練習看見你的好,就能往更好的人邁進。

現今社會下,許多人總覺得永遠比不上別人,你也是其中之一嗎?諮商心理師 李家雯(海蒂)在新書中教你一步步從這負面漩渦中走出來,學習看見自己的好,才能往更好的地方前進。

Photo/tvN drama、悅知文化

人生最難的,就是接受真實的缺點!停止批評自己、練習看見你的好,就能往更好的人邁進。

文/李家雯《你在煩惱什麼呢?:大學諮商心理師給你的陪伴之書,關於成長的疼痛與焦慮》出版社/悅知文化

總是覺得比不上別人,要怎麼肯定自己?

「曾經,我好討厭一個人!討厭到了每天都哭的地步!但所幸,我已經和這個我最想好好相處的人,和平共處了。那個人,就是我自己……」─日劇《我們的奇蹟》

你有沒有很討厭自己過?很討厭、很討厭……討厭到恨不得自己最好可以「消失不見了」?討厭到完全看不見自己有任何存在的資格?但你知道嗎,被自己這樣厭惡的你,依然有值得欣賞的亮點。

我有個學生大雄,對自己特別自卑。他來自鄉下地方,藉由繁星入學機制來到大學,上課時看到教授在臺上講得口沫橫飛,同學認真抄筆記,自己卻像鴨子聽雷,完全跟不上。他覺得自己資質不夠,所以更努力在班上追著同學的腳步,平時下課也會拜託同學跟他分享筆記,考前更是會格外加強自己的弱勢科目。即便如此,但他每一學期都追得很辛苦,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與限制。

大雄來找我的時候,頭總是低低的,聲音很輕,眼神也飄忽閃爍,看起來就很沒有自信的樣子。但他笑容靦腆,每次講到願意幫助他的同學,都懷抱著無比感激的心;他覺得比起同學給予的幫助,他實在沒有可以回報大家的。他很生氣自己在課業、分組報告的無用,於是只要同學在其他地方有需要,他一定努力回報,舉凡社團活動、宿舍搬遷、班級競賽,只要能做的,他一定會用力幫忙。

「都已經在功課上幫不了大家,還要靠別人了,總要在其他事情回報一下吧!」他搔搔頭,靦腆地說。

但我在和大雄談話的過程中,卻注意到他身上一個亮眼的特質,是他自己也沒有注意到的。雖然他總覺得自己不如人,但卻正是這一份「覺得不如人,無法幫大家忙」的想法,驅使了他更賣力在同學之間付出,而他的真誠以待,也讓大家更想接近他,更願意幫助他。那種長久以來綑綁著他的「自卑」,說穿了,正是驅動他發奮向前、突破困境的正向力量。

自卑底下,其實蘊藏你強大的能力!

所謂「自卑」是什麼?那是一種我們覺得自己不如人、永遠都不夠好的感覺。而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則認為,正是這種「悶悶的,覺得不夠好」的感覺,驅使人行動,在心裡產生一種「想去翻轉生命」的刺激。美國心理學家魯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認為,人的自卑感來自三種因素:生物性的自卑(biological inferiority,指人類生理性上的不足)、人類宇宙性自卑(cosmic inferiority,指人類體悟到自己在宇宙世界中的渺小與微不足道),以及社會性自卑(social inferiority,即是人類在社會脈絡,與他人比較下,自覺不足的感受)。阿德勒的經典名著《自卑與超越》一書中也明確地說:「自卑感(覺得不夠好)的感覺人皆有之,如果運用得當,其實是一個健康的正向力量,也是可以翻轉我們的良好能源。」因為人類的整體運作與進步,就是基於想要克服「不夠好」、追求「更好」的心態。雖然我們的語言文化中,已將「自卑感」視為一個負向的詞彙,但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自卑感受(inferiority feeling)是人必定會經歷的歷程,但我們也能夠以此凝聚向上翻轉的力量。

就像大雄,即是落入了社會性自卑,從小到大持續與他人比較下,總覺得自己不夠好、能力不如同學,但這樣的心境也讓他想著:「我要努力跟上大家!」於是產生一連串後續「奮力追上」的行為決定。他不只在團體中努力幫助同學,也參加其他校外的補習;放假時他常在圖書館念書,也會跟學長姐借筆記,這些都是他努力想補償自己不足的方式。

你不妨也想想你自己,在生命中一定多少都有過覺得自己不如人、比較差的感覺,對嗎?然而,你是否有機會更客觀地看待這個經驗?這個「不如人」的感覺,有沒有曾經為你帶來什麼行動上的改變,甚至收穫?

跟你分享我自己的例子。從小到大,和班上那些大眼動人、長髮飄逸、氣質出眾的同學相比,我一直都是個不起眼的小孩,沒有出眾的外貌、沒有漂亮的成績,在班上別說老師了,同學也很少把我當作核心人物。小學三四年級時,還發生過想要約同學來家裡陪我慶生,卻一個人也沒有的悲慘事件。但慢慢地,我長出了一個特別的能力:說笑話!我發現只要我在與同學相處時,適時地成為潤滑劑,扮演幽默的角色,就能找到自己的歸屬感。而這樣的能力,不只幫助了我在成長過程中和朋友打成一片,更幫助了我在目前工作需要到處演講、上課時,能適度發揮幽默性格,而不讓聽眾和學生覺得我是個嚴肅、難以接近的人。

我們的文化時常聚焦於那些正向、完美的事物,並沒有給「自卑感」一個公平的眼光。現在的你或許對人生有些遺憾,也對自己有許多不滿,但你有沒有想過,一路以來能夠在崎嶇中前進、每一步都有所成長,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你想要「翻轉自卑」的心境,驅使你達成目標?

我承認,如果沒有自卑感,活起來會更加舒服;但如果沒有這些匱乏與不足,你就不會知道自己可以造就多麼豐碩的成果。人生不會是完美的,你可以抱怨、不爽那些鳥事,但也別忘了感謝那些不完美,因為它們讓你知道,生命其實有很多種可能性!

缺點就是缺點,怎麼可能有亮點?

日本有間和菓子店堅持手工製作,所以做出來的點心因裂開而變成「不良品」的機率很大。為了追求品質,店家過去一律丟掉這些NG商品,造成不少浪費。

直到某天,一位員工突然發現這些有缺口的點心,其實很像裂開的嘴。

於是發揮創意幫這些有缺口的點心點上了芝麻,瞬間「裂口」成為了可愛表情。NG商品不再NG,一躍成為店裡的人氣商品。

你眼中那些自己的缺點,在他人眼裡,也可能是你最獨特的個人特質!

曾經有學員私下問我,是否推薦某一堂專業心理學課程?當時我問了他幾個問題:「你是為了什麼目的而想上這門課呢?」「具體來說,你希望自己透過課程獲得什麼?」一時之間他也說不上來,只回答:「因為我是素人背景,所學也不是心理科系相關,所以我想上這個課程來補足我不夠的專業知識。」

「對!你念的不是心理,所以你的特色正是你並非心理背景,不是嗎?因為你和大家的專業不一樣,當你成為一位陪伴者或助人工作者時,必定能提供和我們不同的幫助。」這是我的回答。

你呢?是否曾試著從不同角度,看見你自己的「亮點」?

某次會談中,我問了大雄:「具體來說,你不喜歡自己什麼地方?」接著他開始如數家珍地說:「我討厭自己太害羞,不善於說話!同學每次被老師點到名字,都能大方回答問題。但我就容易想太多,擔心說出來不夠正確,每次都無法有自信地回應老師。跟同學相處時,我常覺得自己說話不經大腦,因為太直接而傷害了別人的感覺……」總之,大雄不停地和別人的長處比較,總是看見自己不夠好的那一面,而沒有機會轉換另一個角度看待自己。

我在害羞靦腆的大雄身上,看見了內斂低調的特質;於是我提醒他,在這個多元的世界,我們需要安靜的人,為我們展示沉穩的能力。他說自己總是想很多,但這是一種能夠深思熟慮的特質;在這個強調冒險的世代,我們需要懂得慢下來的人,為我們緩一緩過度衝動的風險。

事物總是有一體兩面,每種特質都有自己的亮點,也各自有適合發光發熱的時機。與其去追求自己沒有的,不如打磨自己擁有的。就像大雄身上還有許多良善的特質,但他自己總是選擇忽略。他太常將自己的好,視為理所當然了。

理所當然的事,也可以好好欣賞

「你講得出自己一百個優點嗎?」我這樣問大雄。

這是日劇《我們的奇蹟》裡,男主角一輝對初識的女主角育實說的話,而我將這個問題借來用在和大雄的會談裡。接著,我開始細數……

「你是守時的人,每個禮拜和我約定好的晤談,絕對不遲到;你是很有禮貌的人,每次你進諮商室,都會先跟我打招呼,主動對我微笑;你對學習的態度認真,我注意到你花在念書的時間比別人多……」

「等等!老師!你說的事情不都是理所當然的嗎?」大雄的反應跟電視劇裡的女主角一模一樣。他傻住了,立刻制止我再說下去。

我也就如男主角一樣笑笑地回答:「理所當然,就不值得被看見、不能被鼓勵嗎?」在我們的文化裡,並不讚揚「說好話」,大家普遍認為除非是特別突出的成就,否則沒有什麼好值得說嘴的。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能做到大家都做得到的事情,就不值得被肯定嗎?即使文化氛圍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學習自我肯定,試著如實地看待自己的能力,並給予自己該有的認同。而事實上,我們都不會因為獲得了鼓勵,就從此不再進步了。相反地,大部分的人之所以會成長,都是因為自己表現不錯的地方受到了肯定,增長信心後,就更想再接再厲,不是嗎?

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一九七七年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 theory),指出人們在「正向與受肯定」的環境浸潤下,會產生足夠的信心與希望,也會更有意願投入自我改變的歷程,後續也有許多的研究者證實這個理論。簡單來說,一個人越相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完成任務時,就越有機會成功執行任務、面對挑戰。你越能「自我肯定」、看見自己的好,就越能持續進步。

停止對自己的砲火,看見自己的好

人生最難的,莫過於真實坦露自己的缺點與自卑。接受自己有各種正向和負向的感覺、承認自己的渴望與欽羨,以及理解世上總有做不到的事,這些都需要勇氣!

認知心理學認為,人之所以感受不到幸福,是因為覺得「真實的自我狀態(現實我)」和「自己理想、渴望的狀態(理想我)」差距太大。這兩者的差距越大,人對生活的滿意度就越低。而我們也會認為,如果接納了這樣的自己,就好像間接承認「我就廢!」「我就做不到!」,承認現實的自己和「理想我」根本是天差地遠。要降低對生命的失望並獲得滿足,有兩個策略:

1.降低理想我的標準

你得客觀地去思考,一直以來渴望的「理想狀態」是真的可達到嗎?還是遙不可及的癡人說夢?例如,我的「理想我」是希望能夠有模特兒般高挑纖細的身材、姣好的外貌,但除非我去整形或增高,否則,這是我不可能輕易達到的目標。因此,若用這樣的標準在追求理想我,只是一種最終會自我挫敗的追逐而已。

2.提升現實我的評估

同樣要客觀思考,你對「現實我」的評估是依據真實的狀態,還是落入了我們在前幾篇所談到的「認知偏誤」,因而對自己的評價有了錯誤解讀?例如,現實中的我身高不到

155公分,而我武斷地認定這就是不好,這樣的我「矮人一截」!此時我就是落入了「世上只有高個子才是絕對的好」這樣非黑即白的認知偏誤。

要能夠開始調整看待自我的眼光、練習自我鼓勵,除了可以請身邊的朋友提供你客觀的評論,也需要你發揮創意,打開不同的視野來看見自己。

在下一頁,我為你準備了兩個練習,希望能夠協助你找出自己的優點,並翻轉觀點。

阿德勒心理學相信,個性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否。當你在恰當的時機展現適合的特質,你就能成為發光發熱的人。學會接納自己,是我們一生的功課,但只要願意開始練習,都有機會改變。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