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牛津大學:睡眠品質差 最快恢復方法不是早睡、也不是跑步,而是…

老是睡不著、或是淺睡多夢容易醒?牛津大學提出了最有效率改善睡眠品質方案,從生活作息、運動、飲食和睡眠環境多管齊下,只要稍微改變一點點,妳的睡眠品質將會大大提升!

Photo/Pexels、Unsplash

牛津大學:睡眠品質差 最快恢復方法不是早睡、也不是跑步,而是…

改善睡眠品質6大方案:

1.認知行為與睡眠限制療法(CBT-I + Sleep Restriction Therapy

牛津研究顯示,失眠者進行短期睡眠限制療法,透過「床上時間限制(Sleep Restriction)」重建健康的睡眠模式:經6個月後,有42%參與者有效改善睡眠並提高生活品質,而單靠睡眠衛教書籍組的人僅17%達標。

實務操作:

●控制上床與起床時間,使“床上時間”縮減至實際睡眠時間,加強睡眠效率。

●禁止白天午睡,建立固定時間表。

●當睡不著時,起床後轉移注意力,再於10–15分鐘後嘗試入眠。

2.生活作息

由牛津諮商中心提供的《Sleep Tips for Students》手冊中了解,生活作息的改變對於睡眠品質大有幫助,內容包括:

  1. 01. 穩定作息:每日固定時間吃飯與睡眠。
  2. 02. 睡前預備流程:睡前1小時停止工作,30分鐘進行放鬆活動(閱讀、冥想、熱水澡、輕瑜珈、聽舒緩的音樂)。
  3. 03. 環境舒適:保持床鋪、室溫、光線與噪音適宜。
  4. 04. 避免刺激:睡前2–3小時避免咖啡因、茶、巧克力與劇烈運動。
  5. 05. 勿大量進食或空腹就寢
  6. 06. 不要長時間躺床等待睡意:超過15分鐘可起床轉移注意力後再嘗試。
  7. 07. 睡前禁用3C產品至少半小時以上
  8. 08. 避免連續晚睡並早起(7–8 am),禁午睡。

Photo/pexels.com
Photo/pexels.com

3.運動習慣

同樣來自於牛津諮商中心手冊的資訊,規律適度運動(如早晨運動30分鐘)能縮短入睡時間、提升睡眠品質,延長整體與深層睡眠時間,同時運動也有助於減壓、提升情緒,這對改善睡眠非常重要。

建議執行:

●上午或下午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快走、騎單車、游泳...等)30分鐘。

●避免睡前2–3小時進行劇烈運動,以免刺激神經系統導致失眠。

Photo/pexels.com
Photo/pexels.com

4.飲食策略

牛津從飲食和睡眠的互動中研究發現以下3大重點可以幫助提升睡眠品質:

●地中海飲食、高纖低脂飲食可促進更佳睡眠品質。

延伸閱讀:

●含「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餐點(如全穀、蔬果)可幫助縮短入睡時間、延長睡眠時間。

●若無法入睡,可於睡前吃小點心避免空腹干擾,但避免大餐。

Photo/pexels.com
Photo/pexels.com

5.高亮光與晝夜節律同步

●白天適量曝曬可強化生理時鐘與褪黑激素正常分泌 。

●睡前應降低曝光強光與電子螢幕,以保護褪黑激素生成 。

Photo/pexels.com
Photo/pexels.com

6.遠離5大睡眠殺手

  1. 01. 藍光:阻斷褪黑激素釋放,睡前1小時應停止使用各式3C設備。
  2. 02. 咖啡因:下午2點後盡量避免使用。
  3. 03. 酒精:雖然助眠但破壞深層睡眠、易中途清醒。
  4. 04. 大餐/高脂晚餐:影響消化,讓交感神經活化,入睡困難。
  5. 05. 不規律的作息:晚睡晚起破壞褪黑激素與皮質醇節律。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