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我與電影,最好的時光|導演潘客印:「電影讓我誠實面對自己,知道自己的脆弱和想望。」
by Nic-更新
企劃/廖崇捷、涂千曼 統籌/涂千曼 採訪撰文/解光芸(潘客印)、廖崇捷(林弋微、洪昰顥 、儲旭)、涂千曼(杜均堂、梁碩麟、陳克勤、盧律銘) 插畫/顧萱 受訪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隨著11月金馬獎頒獎典禮登場,我們邀集來自電影幕後不同領域,由業界推薦的傑出工作者們,分享電影及他們的人生。包括電影核心的導演及編劇潘客印,鋪陳畫面的電影攝影師陳克勤、美術設計梁碩麟,一些少見的職業如動作設計洪昰顥、特效化妝儲旭、親密指導林微弋,還有聽覺呈現的電影配樂盧律銘、聲音設計杜均堂。並邀請插畫家顧萱,將這些工作的場景與身影,以流動的畫面形式呈映在我們眼前。
「拍電影不是我的夢想,」潘客印說,「夢想終究是夢,不會實現,但電影是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
潘客印做過唱片宣傳、活動執行,他發現工作得有興趣才能做得深,於是從剪接助理做起,最終因想剪自己的作品才離職。後來他什麼都接,尾牙、推甄影片,臉書蓬勃他也拍起網路情境劇:「不過網路上絞盡腦汁想的內容很快被代謝,我希望故事能留在觀眾心中久一點。」他自學寫劇本,歷經許多胎死腹中的案子後,短片《姊姊》誕生,也成為《我家的事》序曲。

苦日子還在進行中
回想那段苦日子,他印象最深就是醬油拌飯。當剪接助理薪水一萬八,房租就要八千:「我中餐就吃醬油拌飯,是從我媽那邊學來的,一碗飯上淋一圈黑龍蔭油、一圈苦茶油。」如今是否苦盡甘來?潘客印笑說:「我覺得苦日子也還在進行中。」他提及與《台通》的訪問:「誠誠說『我們都是不怕窮的人』。物質上沒有太多要求,就可以把資源放在想做的事情上面。」
《比海還深》的強大後勁
曾覺電影離自己很遠,潘客印小時候只看第四台、周星馳,現在問他人生電影是什麼?他總回答:「是枝裕和的《比海還深》」。他進電影院看《比海還深》時,當下只覺得輕快,回家卻在洗澡時突然「皺臉醜哭」。電影裡阿部寬演一個不得意的作家,即使努力仍無法成為家人想要的樣子。「我想到從小到大身為男性被賦予的期待,很多挫敗與疲累都必須吞下,這些心情在那刻突然被勾出。後來《比海還深》變成我很常看的一部電影,」潘客印說。

寧靜致遠的快樂
潘客印認為,拍片最好的時光就是讓別人看見他看見的光芒。《我家的事》演員都入圍金馬,他開心說:「我眼中的他們就是這麼好,評審看到了,我就很開心。」主題曲《一路順風》,是他把片子給盧廣仲看之後收到的歌:「像我說了故事,聽的人從心裡長了什麼東西給我看到,那是很穩、很暖的心情。」最想達到的目標則是「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他解釋:「電影讓我誠實面對自己,知道自己的脆弱和想望,越認識自己,就有機會讓人生變成最舒服的狀態,那就是幸福快樂的日子。」

創作路上電影就像他的夥伴:「不用講話他就懂我,我有什麼不好的情緒也可以講給他聽,當我快樂的時候這個人會擁抱我。創作是孤獨的,在當下就是電影與我彼此依賴的關係。電影對我來講就是,一個隱形的朋友。」

導演\編劇\剪輯 潘客印
畢業於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曾創作網路短片《半夜的十二碗紅豆湯》引發熱潮,2019年第一部電影短片《姊姊》獲文化部電影短片輔導金補助,2025年以《我家的事》入圍第62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最佳改編劇本、以及第27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