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2025大阪特輯|達人推薦美食地圖,咖啡、喫茶、街頭食堂一次收進行程

不是觀光客行程,是在地人、達人們私藏的日常清單,用咖啡吧、喫茶店、街頭風景重新認識大阪!

採訪撰文/陳純純、廖崇捷 攝影/SkyC

2025大阪特輯|達人推薦美食地圖,咖啡、喫茶、街頭食堂一次收進行程

餐飲工作者 Rene

曾在大阪生活一段時間的文字工作者 Rene,行前強力推薦大家展開一場「大阪喫茶店巡禮」。他特別鍾情於帶點老派風情的傳統喫茶店,於是我們來到了位於牛郎街笠屋町筋內的「香豆」。整體空間色調沈穩內斂,紅色絨布座椅、玻璃吊燈、手寫帳單與復古菜單,營造出一種懷舊又迷人的氛圍。無論是看起來平凡的鬆餅,還是經典的維也納咖啡,味道都令人驚艷。不過也要提醒對煙味敏感的朋友,這裡並未禁煙,煙霧瀰漫的氛圍也是這類老派喫茶店的「原汁原味」,請自行斟酌體驗。 

另一間同樣充滿懷舊風情的喫茶店,是隱身於心齋橋小巷內的「麓鳴館」。空間圍繞著一座圓形吧台展開,從點餐、倒水到料理,全由店主老奶奶親手打理。他不僅掌廚,還會在等餐的空檔,踩著從容步伐走向唱盤,慢條斯理地換上一張黑膠。窗外是喧鬧熱鬧的大阪街頭,窗內卻像是與世隔絕的靜謐時光,這樣的對比令人難忘,也讓「麓鳴館」成為心齋橋一隅最獨特的存在。


《大阪上陸》作者、咖啡達人 Chez

最近推出新書《大阪上陸》的旅遊達人 Chez,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宣傳行程。延續他對咖啡一貫的熱情,新書中也收錄了許多他私藏的大阪咖啡廳名單。於是,我們特別請他推薦幾家必訪之處,在拍攝最後一天收工後,便直奔「Mel Coffee Roasters」。 

這間小巧的店舖座落在離鬧區稍遠的街角,雖然不算顯眼,卻因入選「亞洲最佳咖啡館」而吸引不少咖啡迷慕名而來。走進店內,烘豆機、咖啡器材與商品陳列幾乎佔滿了所有空間,因此僅提供外帶。門口設有簡易板凳,成了短暫歇腳的小角落,反倒增添了幾分大阪街頭風情。 我向店員表示偏好花果調性的風味,他親切的推薦了淺焙的「Honduras Androz Parainema」手沖咖啡,接著是尋常的在紙杯上寫上名字、付費找零所有舉動都細心體貼又友善,也難怪這裡能成為大家心中的大阪咖啡首選。


時尚公關 Machico

在時尚圈備受推崇的公關 Machico(鈴木真知子)是土生土長的大阪人,長年負責日本時尚雜誌在臺灣拍攝的聯繫與協調,對臺日兩地文化皆相當熟悉。他則推薦我們去看看鄰近中之島美術館的喫茶店—「珈琲の店 ボア」(Café de Bois)。 

談起推薦理由,Machico 笑說,這裡是大阪少見的禁菸喫茶店,不僅如此,對工作族群也相當友善,店內備有插座與各式充電線,十分貼心。或許因店名「Bois」在法文中意為「森林」,無論是外觀、桌椅還是餐具,皆以綠色為主調,但整體氛圍依然保有懷舊的昭和感。 我們點了特製的檸檬汽水與熱可可,接著上桌的,是幾乎每桌都會點的蛋沙拉三明治。鬆軟吐司夾著恰到好處的滑順蛋沙拉,咬下一口便能理解它為何會成為招牌。若有機會再次造訪,真想試試深受在地人喜愛的早餐套餐!


資深採訪編輯 派脆克

來到大阪,道頓堀在夜裡的豔光四射,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各式大型招牌有著異想天開的思維,大概只有日本人能夠超越日本人,賣神戶牛的店家,蜘蛛人往扇貝裡爬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不就是個招牌,何必認真,哈!跑了90年,如今來到第六代的「 Gligo 」跑跑人,是來大阪到此一遊必拍熱點,像是在激勵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人生就是一場比賽,直到迎接終點的那刻,都要努力不懈地向前衝衝衝!值得一提的是,日間、傍晚以及夜裡此處的景色大有不同,多走幾趟絕對會有意外發現。


生活風格採訪編輯 Sky

「吃」,果然是超越語言與國籍的共通語彙。 原本第一天還有些靦腆的攝影師 Okabe San,在最後工作日,竟因為一碗咖哩和蕎麥麵,拉近了許多距離。 採訪三得利總部那天,濕冷又細雨綿綿,氣溫逼近個位數,Okabe San 帶我們來到他熟門熟路的愛店「 守破離 」。熱湯入口,再咬下彈牙的蕎麥麵,瞬間就被療癒了。 

另一家是「Curry Ya Dekkao」,看著他從入店就熱情地幫我們介紹點餐,大概是這五天工作下來,說最多話的一次(笑)。這裡主打的是斯里蘭卡風格的家常咖哩,點餐方式也很有趣,主餐可以任選兩種不同肉類,再挑三種配菜,想吃得豐盛點滿五六種主菜也沒問題。 一上桌香氣就撲鼻而來,層次雖然複雜,酸、辣、鹹香具備,卻又比起日式咖喱更為清爽,可以盡情享受主食與各種配菜風味交疊的樂趣,每一口都令人驚喜,難怪他這麼有把握的說:「沒有人會不喜歡這家店。」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