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周慕姿療心室】在疫情之下,我們可以怎麼安撫自己

2021年台灣經歷了一次疫情的爆發,我不知道和之前比起來,我們是不是更有能力面對這些。但在情緒的起伏、焦慮與恐慌上,這次說不定比一年前更大。

文 / 周慕姿 圖 / 網路、Pexels

【周慕姿療心室】在疫情之下,我們可以怎麼安撫自己

在去年的時候,疫情剛爆發,當時出現許多「口罩之亂」、「泡麵之亂」、「衛生紙之亂」。過了一年之後,在2021的5月,台灣又經歷了一次疫情的爆發,我不知道和之前比起來,我們是不是更有能力面對這些。但在情緒的起伏、焦慮與恐慌上,這次說不定比一年前更大。有許多人告訴我:「我很焦慮,所以不停看新聞,但新聞越看似乎越緊張,甚至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恐慌感。」

打開社群媒體,一掃過去,也多半都是與疫情相關的新聞,我們會從中感覺到各種情緒流竄:焦慮、恐懼、憤怒指責、抱怨別人等。事實上,在這樣的生存危機下,會焦慮是正常的,因為人的生活滿意度,與生活的「可控制感」有關,當生活可以控制、預測的部分越多,我們就會對生活越滿意、自我感覺也會越良好,情緒自然就會穩定。想要狀況可控是人的本能,但面對疫情,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發展。

為了獲得「可控感」,或許你會看到身邊的人有這樣的情況:

重複地觀看新聞

有些人會想去一直看新聞,想要得到更多資訊,理性地說來,可解釋成當我們有越多第一手資訊,越知道可以怎麼反應。實際上,人有一個習慣,面對恐懼時,我們會升起焦慮,因而會讓我們想重複確認那些「恐懼」是否離我夠遠,而我是安全的。

所以,重複觀看新聞,原本是為了確認「恐懼」是否離我夠遠、我是否還是安全的;但我們卻因重複地暴露在引發危機感、焦慮感的訊息之中,而使得我們的大腦一直處在警戒狀態,反而容易引發許多焦慮與恐慌的症狀。

抱怨、歸咎與指責

當我們面對困難時,有些人會習慣「找戰犯」或「找原因」,這些抱怨雖然可能對事情無益,但抱怨的人,卻會因而獲得一些可控感與自己似乎有些能力、能做些什麼的錯覺,特別是「歸咎」,會讓人有種「所以這個狀況不是我的責任」,而讓我們對於所發生危機的憤怒感有地方發洩。

想去買很多民生用品、防疫物資囤積,確認自己有足夠的資源

所有的「想要多一點」,都是因為不安、焦慮,帶動我們的恐懼與匱乏感,這些原始的情緒讓我們能控制衝動、判斷力的前額葉功能下降,也使我們可能會衝動行事,被情緒與危機感整個包圍。

那麼,在這個時刻,要怎麼樣讓焦慮恐懼不要綁架你的前額葉?

很簡單,深吸一口氣,確定現在你在安全的地方。然後穩穩地跟自己說:「我可以未雨綢繆,但不用去控制未來。」原本「焦慮」的出現,就是提醒我們「未雨綢繆」的可能;但當未來的可能性、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希冀去控制的我們,必然會感受到失控的焦慮與不安;但我們仍能把注意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居家安全、戴口罩勤洗手、沒必要不出門等。

感受自己目前的生活仍然安全,先不用去擔心那些還沒有發生、且不能控制的事。因為如果不能控制,你的擔心對事情並沒有幫助,只會讓你更擔心焦慮,能理性判斷的前額葉更沒功能。

除此之外,若我們願意給別人一點善意、試著照顧自己之餘也照顧別人,這樣的互相幫助與善意,是我們克服內心的焦慮與恐懼,超越自我而得到意義感與歸屬感的方式。打退焦慮與恐懼的方法,永遠是信任、愛與互相支持。相信我們都能夠過這一關。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