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職場

擺脫職場情緒內耗,諮商心理師吳姵瑩:「用溫柔的力量接住自己的情緒」

在職場中,「情緒勞動」和「情緒內耗」是許多人面對的重要課題,唯有開始學習辨識自己的情緒迴路、練習應對的具體技巧,並以內在溫柔的聲音跟自己對話,才能擁有重整內在秩序的心理能量。

企劃執行&造型/Lulu Tsai;採訪撰文/Huang;攝影/Linyen Chou;攝影助理/Johnny Hsu、Hui Huang;化妝&髮型/Chiao-Han Weng;化妝&髮型助理/KK

擺脫職場情緒內耗,諮商心理師吳姵瑩:「用溫柔的力量接住自己的情緒」

當情緒來臨時,你會選擇如何去應對呢?長年致力於推廣心理探索和成長議題的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認為:「情緒就像是一個打開我們內心世界的索引,我們得以藉由情緒的流動,好好地去感受內在。」情緒,其實就是一種外在刺激和自我內在運作系統的連結,每個人會依個人經驗來解讀外在環境面臨的各種狀況,除了因而造就不同的情緒狀態之外,更會進一步影響個人的行為模式。於此,吳姵瑩也特別點出,看見情緒反應的歷程才是這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唯有如此才能進入內在,發現造成情緒反應的真正原因。

 不執著快樂,讓情緒流動

大至生命歷程、小至日常生活……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面對情緒的課題,正面的情緒會讓人感到備受鼓舞、充滿能量;負面的情緒則會讓人感到悲觀消極,因此許多人都會希望自己的情緒保持在快樂的、正向的狀態下,你是否也是如此呢?

但是,其實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讓你在無形間陷入了某種情緒陷阱當中而不自知,因為當你執著於想要抓住正面情緒卻抓不住的時候,壓力隨之而來,你將可能會進入情緒消耗的狀態裡,「不論是正面或是負面情緒,我們都不要去保留它,讓情緒呈現一種流動的狀態。當快樂來,你就好好地感受快樂;當悲傷來,你就好好地感受悲傷。知道自己正在經驗些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綠色不對稱洋裝,iROO。
綠色不對稱洋裝,iROO。

而關於情緒這個課題,吳姵瑩坦言,每個人對情緒的反應和應對,其實都是透過不斷學習而來的,這些學習是隨著自我的經歷,從原生家庭、校園以及職場中一步步養成,而當中更深一層的內涵,是關於「自我接納」的探討──「情緒是連結到我到底對我自己是什麼看法,以及是怎麼對待我自己這樣的概念。」而「情緒內耗」的發生,同樣也是源自於此。

 情緒內耗,辨識反芻迴路

「情緒內耗」的狀態,可以深入從「反芻思考」(rumination)來探討。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負面情緒在腦海中不斷飛轉,越想越多、越想越累,甚至越想越不安……這就是「反芻思考」。吳姵瑩也特別強調,並非所有的反芻思考都是不好的,健康的反芻思考迴路能夠引領我們找出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反之,不健康的反芻思考迴路,則讓人不斷糾結、無止盡的鑽牛角尖,「健康的情緒是流動的,不健康的情緒則是困住的,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你的核心情緒,看見情緒被困住的真正原因。練習包容自己,慢慢累積能看到自己思考迴路的能力,然後才能修改你的內在自我對話,進而提升情緒安撫的能力。」

【職場不心累】吳姵瑩 工作坊

擺脫職場情緒內耗,停止鑽牛角尖的心理清醒術


 情緒勞動,心累的根源

在生活的各種不同場景中,我們不僅經常需要面對自己的情緒,甚至還得非自願地接收來自他人的情緒。在職場中,除了身體和腦力的勞動之外,讓許多人感到心累的根源,便是來自主管、客戶或是同事的負面情緒,當你需要去承擔或是消化這些情緒的時候,就是一種「情緒勞動」。「我看見有一些會大量在情緒勞動的人,他們自己本身就有一個特質,就是他們太在乎別人的情緒,不想要讓別人失望。」而當我們處在一種需要大量地去承接情緒勞動的狀態下時,吳姵瑩建議要懂得開始幫自己去設立一些明確的界限,當界限清晰了,也堅定地表達了自己工作的立場,同時展現理解並支持對方的態度,便有機會能讓雙方在穩定的情緒狀態下讓工作更加順暢,而這也有助於讓自己的情緒成熟度越來越高。

綠色不對稱洋裝,iROO。
綠色不對稱洋裝,iROO。

當我們從情緒內耗聊到了情緒勞動,很理所當然地,「情緒管理」就被當成我們面對情緒課題時一個良好的解決方案,不過吳姵瑩在此時卻給出了另一條思路,「其實我覺得情緒不太需要管理,當你感覺它很失控的時候,才需要管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好好理解跟接住自己的情緒,其實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被自己接住、被自己理解,你的情緒就流掉了。」當你開始學會溫柔地接住自己,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心反而更有力量。

延伸閱讀:


【職場不心累】主題講座

2025年11月29日 首度集結三位諮商心理師
|蘇絢慧、林萃芬、吳姵瑩|
帶你告別情緒加班日常,重整內在節奏,活出不再被情緒綑綁的自己。

📌 蘇絢慧 講題:為情緒設下健康的防火牆


📌 吳姵瑩 講題:釐清自己的內耗心理地圖

📌 林萃芬 講題:職場人必練的情緒肌力


早鳥優惠 立即報名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