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女性脾胃差怎麼調?中醫推薦10組不跑不跳「養脾胃微運動」每天10分鐘改善脹氣疲勞
by fish Weng-更新
Photo/Getty Images

為什麼女性特別容易有脾胃問題?
《黃帝內經》提到:「脾胃者,倉廩之官」,意思是,脾胃是掌管人體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以決定氣血能否被好好生成,中醫也常會說:「後天之本在脾胃」,意指脾胃只要一弱,整個人就容易進入一種「沒真的生病,卻一直不舒服的狀態」。臨床中醫師也觀察到,現代女性的脾胃問題,常來自三個日常習慣:
- 01. 長期壓力大、想事情想不停(中醫說的「思傷脾」)
- 02. 飲食時間不固定,早餐隨便或乾脆不吃
- 03. 久坐少動,氣血卡在腹部中焦
久而久之,吃進去的東西「變不成力氣」,反而堆成濕氣與疲勞。
女性脾胃差,身體會先出現哪些訊號?
看看以下列出來的,如果發現自己同時中了好幾項,其實就是脾胃在向妳「求救」了!
✔ 消化與腸胃
●吃一點就脹,飯後頂胃、不舒服
●早餐最沒胃口,越到下午越累
●大便偏軟、黏,或容易腹瀉
✔ 精神與體力
●明明沒熬夜,卻怎麼睡都像沒睡好
●下午特別容易腦霧、沒精神
●天氣一濕熱就整個人更沉重
✔ 外觀與體態
●水腫明顯,腳踝、小腿、眼皮容易腫
●小腹鬆、身體線條不俐落
●臉色偏黃、不透亮,看起來總是很累
中醫有一句話:「脾主肌肉、主運化水濕」,所以很多看似是體態或疲勞問題,其實源頭都跟脾胃狀態有關。
為什麼脾胃不好中醫反而建議「不跑不跳」的運動?
不少人一想到要改善體力,第一個念頭就是跑步、流汗、燃脂,但中醫並不鼓勵脾胃虛弱的人一開始就做高強度運動,原因很簡單:過度流汗容易耗氣,反而讓人更疲勞。對脾胃狀況不佳的女性來說,關鍵不是「消耗」,而是讓氣血動起來、讓中焦醒過來!因此,中醫更推薦溫和、能天天做、做完不覺得累的微運動,慢慢把脾胃運化功能養回來。
中醫推薦10 組不跑不跳「養脾胃微運動」
1.飯後散步
怎麼做:飯後15–30分鐘之後慢走5–10分鐘
功效:可以幫助消化、減少積食與反酸
✔ 特別適合外食族、常脹氣的人

延伸閱讀:
2.踮腳尖
怎麼做:站立踮腳20–30下
功效:刺激足底脾胃反射區,也可以改善很累想睡覺
✔ 早晚各一次即可
延伸閱讀:
3.還陽臥
怎麼做:平躺,腳掌相對、膝蓋自然外展,靜躺呼吸5分鐘
功效:放鬆腹部、調整氣血,改善濕氣重與睡不好
✔ 很適合睡前做

延伸閱讀:
4.腹部按摩
怎麼做: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畫圈3–5分鐘
功效: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祕與口氣問題
✔ 飯後 1 小時或睡前

延伸閱讀:
5.金剛跪(坐)
怎麼做:跪坐在腳跟上1–5分鐘
功效:幫助消食、穩定睡眠
✔ 吃撐或晚餐後特別有感

延伸閱讀:
6.蝴蝶式坐姿
怎麼做:腳掌相對,膝蓋輕輕上下晃動1–3分鐘
功效:放鬆腹股溝與中焦,改善久坐悶脹感

延伸閱讀:
7.樹式站立
怎麼做:單腳站立,各30–60秒
功效:穩定氣血、幫助心靜下來
✔ 早上醒腦、下午提神

延伸閱讀:
8.站姿腰腹畫圈
怎麼做:站立,雙手放在腹部或腰側,腰腹小幅度畫圈,左右各10圈
功效:溫和喚醒脾胃、改善晨起疲勞
✔ 對多數女性來說,比傳統五禽戲熊式更好上手、也更容易做得久

9.滾背法
怎麼做:平躺抱膝,前後輕滾背部10–20下
功效:疏通中焦、放鬆脊椎與壓力
✔ 下班後放鬆很適合

10.貓式伸展
怎麼做:拱背與塌背交替 10–15 次
功效:促進消化、改善腹脹
✔ 建議飯後1小時再做

延伸閱讀:
忙碌女性這樣做就好(10分鐘示範)
早上:站姿腰腹畫圈+踮腳尖(約 3分鐘)
晚餐後:散步或金剛坐(約5分鐘)
睡前:還陽臥或腹部按摩(3–5分鐘)
不用每個動作都做,選2–3個妳最做得下去的,比硬練習更重要。
延伸閱讀:
- 朱珠連續八年入選全球最美面孔!產後瘦身25公斤,重在修復和階段調整
- 《操控遊戲》都敬秀:「世界上我最討厭的就是運動!」靠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拍戲前再爆發的短期瘦身法維持輕盈體態
- 還在超慢跑?來試試「666步行法」每天1小時,助妳代謝全開、燃燒萬惡脂肪 輕鬆走出易瘦體質!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