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SCRIBE
站內搜尋
風格學院
會員登入
LIFESTYLE深度聚焦
用一頓飯拉近距離,專訪「Eatgether」APP,創辦人Mask:「人們的幸福都因相聚而來。」
Eatgether簡稱EG,以「一頓飯拉近距離」為目標,溫暖了許多孤獨的心。
派脆克
2021-02-04
生活用品味佐餐, 專訪 昉小姐 Eira:「人生在世要愛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飯。」
從食材到擺盤無一不講究,昉小姐Eira所呈現的,是「吃」的堅持。好好吃飯對她來說,除了是日常必需,更是善待自己的唯一方式。
從上班族、世界旅人到頌缽音療師,Ashley:「頌缽是一份溫柔的陪伴。」
本來在國外接了夢幻工作,要當翻譯嚮導跟著團四處旅行,Ashley 卻因為疫情回到台灣,彷彿落魄的籠中鳥。直到聽見人生第一響頌缽聲,像找到磁力線,一路走向了現在的頌缽師之路。
JheSyue Liu
2021-01-11
強暴是男人的浪漫?Pornhub上的真實性侵,反映從未解決的性別問題
《紐時》揭「被 Pornhub 毀掉的孩子」整起事件,不僅是單一成人影音平台包庇與助長性犯罪的問題,更凸顯整個成人影片產業的性別歧視,除了美國政壇與商界的群起反制外,我們能做些什麼,推動改變?
女人迷Womany
2021-01-03
塩田千春展覽前,先從8個面向認識這位日本藝術家!2021年五月震撼個展就在北美館!
2019年,東京森美術館推出《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不僅帶來可觀人潮,也引發社群媒體狂熱。如今,這超級大展將在2021年五月1日移師北美館展出,趁此時分,請與我們一同藉由不同短故事,感受塩田千春的獨特魅力。
2020-12-29
專訪 GEmma 吳映潔:生為女生,別害怕去要,更別害怕得到
專訪 GEmma 吳映潔,有些成長需要時間和耐心,假如人生所有選擇都被預設,踏出的每一步都知道會怎麼成長、哪裡跌跤,那該有多無聊。
2020-11-29
我與瑪麗蓮夢露共度的夜晚
傳奇攝影師 Douglas Kirkland 《我與瑪麗蓮夢露/1961年的夜晚》,在書中他回憶了與這位好萊塢女神在那些夜裡工作的點點滴滴,還有她難以抹滅的光芒永存。
美麗佳人編輯部
2020-11-26
Mia Khalifa:看過我的身體,不代表擁有我的身體
前成人片演員 Mia Khalifa 接受訪談,說若能重來,她不要進入這行。她談埋葬過去,談重生,也談社會對成人片演員的無理期待與侵犯。她說,對成人影片的又愛又恨,是源於羞恥感,因為去觸碰了不該碰的性。但話說回來,對性渴望又如何?
2020-11-22
「她不是爸爸,她就是琦琦!」琦琦一家,坦然迎向愛與療癒的彩虹家庭
二年前,一段網路影片「同性戀的小孩會是同性戀嗎?」吸引95萬人次瀏覽、逾六千人轉發。琦琦李詣琦與同性伴侶偉伶、兩個女兒組成的彩虹家庭,一夕爆紅。明知外界眼光少不了窺伺、批判,她們不謀名氣、不圖利益,單純只想宣告:「在愛裡,我們沒有不一樣。」
a 編
2020-11-20
2020首屆台東設計師週,東海岸在地工藝跨界的能量迸發
2020年第一屆「台東設計師週」Style Only In Taitung在台東美術館盛大舉辦,一睹令人驚豔的作品亮點!
2020-11-09
大咖雲集!2020女力覺醒講座論壇登場,陳文茜、陶晶瑩、徐若瑄、周品均齊聚,傳遞「蛻變」力量!
一年一度由《Marie Claire美麗佳人》舉辦的「女力覺醒講座論壇」即將在下月登場,今年以女性知性內涵為軸心,以女性力量釋放為向力,邀請台灣當代知性女性代表陳文茜、陶晶瑩、徐若瑄、周品均擔任女力導師,現場大咖雲集,由她們分享在人生道路上,對生命體悟、走過...
Hask
2020-10-22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22歲的厭世代告白:不負眾望太困難,不負自己就好了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不懂得犧牲只想過得安穩⋯⋯」來自好樂團《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也說中你的心聲了嗎?
2020-10-17
超越定義的Ta!紅尾 Mx.Redtail:「享受充滿自信的自己,不和循規蹈矩的世界妥協。」
高䠷修長的身形,紅尾展現的是一種充滿儀式性的姿態。受超模 Andreja Pejić 的精神鼓舞,超越性別二分法的範疇,在美的多元地帶,Ta的妖媚魔力,兀自遺世獨立著。
2020-10-15
有一群女人,做著全世界最危險的工作:辛巴威巡護員Akashinga
Akashinga 不只象徵著力量、速度、紀律,更象徵著支持與重建,你很難想像,這支擁有軍人般爆發力與行動力的隊伍,是由各個曾經破碎的生命所組成——性侵受害者、受家暴者、單親媽媽與愛滋病患者。
2020-10-10
不論異同的彩虹公寓,楊雁、費宇、德德──家不靠血緣綁定
「身為同志族群,我們有權選擇自己的家庭,我們有權選擇讓什麼樣的人圍繞身邊。」這是美國變裝皇后RuPaul說過最有名的一句話,把當代家庭的意義作出最包容的詮釋。這句話放在楊雁、費宇、德德組成的三人小家上,得到最好的例證。
2020-10-08